孙 静
学界泰斗季羡林,从来都是以谦和、平易的面貌出现在他的文字中,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记录着生活中的琐屑事,但无一例外地传达的是真性情。《幽径悲剧》便是季老81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力作,讲述了一株古藤萝无端被砍的悲剧,字里行间溢满悲天悯人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在这篇文章中熠熠生辉。
一、古藤与幽径周边环境的和谐之美
关于古藤,季老咏物散文中也多次提及。在季老的笔下,古藤是生命的主体,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无棚,也无架”,对人类索取甚少;“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彰显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历史悠久,生机盎然;“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善良、美丽;加上这一条幽径,依山傍湖,曲径通幽,春夏秋冬,四季皆景,绿意盎然,蕴含着无限生机。季老二三十年之久,天天走这一条路,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亲近、和谐。古藤因幽径而更显沧桑,幽径因古藤而凸显幽静,两者相互映衬、相互照应,在燕园早已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这也体现了大自然自身的和谐,是一种原生态的和谐。
二、“我”与藤萝的和谐之美
季老作为一位大学问家,学术研究是科学严谨的,“同一种死文字拼命”,也是枯索的,古人有闻鸡起舞,朗润园是鸡闻他起舞,因此在写作之余,他常常散散步,数数荷花,听听雨,嬉戏猫……,点滴的感悟诉诸于文字。这些“足以缓解他如此惨淡经营的学术生涯,使他的心灵中所贮藏的人性的温暖得以释放,将自己诗人般的情态自由找到归宿”(范曾《彼美一人——谈季羡林先生散文》)。而在这条二三十年天天走过的神奇的幽径上,“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难忘它的幽香,难忘它青云直上的风度,难忘它的善良,具有历史的厚重美、生命的活力美。此时的藤萝集真、善、美于一身。面对这样的大美之景,季老赏心悦目,“顾而乐之”,陶醉其中。
然而难忘的还不仅于此,这不是一株普通的藤萝,它历尽沧桑,十年浩劫中,在其它同类“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的情况下,它幸免于难,是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更是季老精神栖息地。文革初期,他既被新北大公社打倒,又被同派落井下石,季老曾想自杀离世。正是这棵藤萝,让季老在“悲愤、惆怅之余”感到一丝慰藉。嗅着古藤萝花“淡淡的幽香”,听着藤萝花上“嗡嗡的蜂声”,看着历经磨难,却岿然不动、满树生机的藤萝,季老“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这株古藤给予他活下去的勇气,做燕园教授、学者中的“鲁殿灵光”,做知识分子界的“鲁殿灵光”。此情此境大概就是刘勰所说的“物我双会,心物交融”。
三、内心的和谐之美
季老向来“相信人、人类都是向前进步的,向着真、善、美发展,这是总的规律,懂得规律的话就有了个人和谐了。……顺着规律走就是和谐,规律就是人的趋向,向真、善、美发展。”(人民网2008年12月19日)文章写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各种思潮一浪高过一浪,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芸芸众生争名争利,虽喧嚣于个性的崇尚,却把美作为买卖的对象。自然不会有人来关注一株野生古藤的命运。正是那个时代,作为季老的二三十年来天天见面的老友,就这样突然发现被砍了,成了“吊死鬼”,“仿佛成了失掉母亲的孤儿”,季老“悲哀至极”。其惨状目不忍看,“紧闭双眼,疾趋而过”,耳朵里却传来“古藤的哭泣声”,“它在控诉无端被人害”。究竟是什么原因要砍掉它?也许是愚氓无知,无视它作为生命的存在。也许是愚氓灭美。更让季老感到悲哀的是这样的悲剧发生在北大燕园里,这个中国最有历史、思想最为解放的最高学府里。茫茫燕园中,“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颗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季老感叹人们都为名利而奔波,蔑视生命。当世之人已违反了向着真、善、美发展的规律,这是一种冲突、个人内心的不和谐。季老却决意承担这个被忽略的悲剧,重视生命和谐美的价值,永不放弃揭露悲剧,永不放下维护人类真、善、美的决心。这是追求个人内心的和谐,更为可贵的是季老付诸行动——撰文警醒世人,以此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在当今全社会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这本身就极具有现实意义。
(孙静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22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