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新课标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强调了语文的文化性质、文学性质,语文教育的精神作用、审美作用。新课标以“语感”为中心词,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核心命题,大大强化了语文活动、语文学习与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之间的关联,把“自然状态的语文学习”也纳入到语文课程。
人文应该包括“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在语文的“人文性”中还应关注自然。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而其最终归宿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笔者以为,“语文”当重其文学味,文化味,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下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三个层面谈谈自己在高一语文课程实践中对人文性的落实。
一、知识与能力层面
语文的第一节课,笔者就和学生聊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好它。笔者问学生“完璧归赵”中璧为何物?他们回答璧就是玉啊。笔者接着问璧中心空的部分叫什么?学生们答不上来,很好奇。笔者告诉他们那叫“好”,看到的玉的部分称为“肉”。“肉”大于“好”时,称为璧;“肉”等于“好”时称为环;“肉”小于“好”时称为瑗。一节课举了几个这样的例子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与文学、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一门人文科学。
知识层面——建构开放的语文课堂,立足课堂,抓住教材的同时,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的广阔天地。
首先,语文教材——不论是必修教材还是读本都很好地体现了人文性特征,如果利用好这些教材,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每课利用学案,来补充文化背景和作者相关知识,拓展同题作品阅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学和文化的熏陶培养。
再次,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求教学要跳出课本、课堂向生活、向社会开放,而且要求语文学科本身要向其他学科开放,与其他学科整合。如《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可以思考:和谐社会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吗?是不是应该包括别的什么?我们不妨像山那样思考。——客观地、长远地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如《阿房宫赋》扣住“覆压三百余里”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让学生用数学方式计算,阿房宫究竟有多少楼多少阁。学生很有兴趣地计算,得出结论,“矗不知几千万落”的“几千万”指几千或几万。像这样的学科融合还有很多,学习《荷塘月色》关于月光的描写时就调用了物理知识;学习《琵琶行》《秋声赋》,最好能和音乐联系;学写景抒情诗最好能结合绘画艺术;学习长篇名著就和电影艺术结合等。
刘祥先生说:文本资源开发的人文性,关注学生读懂领悟了什么,着力于培养他们生成阅读文本的欲望,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
能力层面——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能力。这正是重视“人”的人文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以此为基本要求,活泼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关于文章开头部分“小屋似眉梢的痣一点”的探讨。
生1:写出了小屋小巧、精致、自然。
师:说小巧尚可,后两种说法欠妥。仅为小吗?
生2:这是美人痣,写出它的美。
师:是吗?美人痣长在哪?
生(查字典):眉心或嘴角。
师:那就不是美人痣。
生大笑。
师:我们仔细看看这句话的关键词是“痣”吗?如果这颗痣……
生3:“一点”
师:“一点”方为小,如果把这“一点”放大、放大、再放大(做手势)
生(大笑):丑了,不美了。
师:那“一点”有何艺术效果?
生4:“一点”恰是“点缀”!
师:我们姑且称其为美人痣,没有美人痣不会让美人的美大打折扣,但有了这“一点”,会让美人更妩媚和飘逸!我倒觉得这样新解美人痣更好——管它长在哪个部位,只要长在美人脸上的痣就是美的!
生:(又大笑)有道理!因为这山也是美的。
师:数量词作为关键词,有时也能形象生动地展现美。回想一下,哪个地方还学过数量词的妙用?
生:《湖心亭看雪》中“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在语言课堂上,更多地重语文味,让提高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不露声色悄悄进行。秉承笔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成功学习。
二、过程和方法层面
语文的人文性重点体现在关注学生,关注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层面表现在:
(一)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在师生互动的条件下进行沟通与对话,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如在学习《前方》一文时,让学生在借助学案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以“对话”为主要教学方式,对话形式多样化,活动丰富多彩。如对第三段点评的评价过程就涉及到多种对话形式:学生预习阅读文本,写下点评——与文本对话;教师课前翻阅批改——师生对话;课堂上教师把点评内容拿出来让同学互评——与同学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提高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学会交流合作,是探究问题的保障。如在探讨十一段三层悲剧实质问题时,考虑到三层含义理解有难度,所以让学生前后桌讨论分析,能通过与同学交流理解的句子笔者就不讲,如“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的意思;讨论后仍有问题的再全班讨论或由教师点拨。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注意激励性的教学语言,鼓励学生有创见的回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建构创造性的课堂,而创造性课堂的建立,必须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教学。经常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去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因为积极性是发挥潜能的原动力,是养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语文教学要允许学生“唱唱反调”。
如研习《清塘荷韵》一文,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有同学提出文章第十节是否多余,笔者让学生展开了讨论。
生1:第9节写“前年和去年”,11节写“今年夏天”,第10节多余,拿掉后不影响。
生2:可有可无。
师:艺术的语言讲究精炼,怎么说可有可无呢,那就该删去吧?
生2:文笔挺好,删掉可惜。
师:我觉得你的意思是这文笔是好的,就是有点什么不好?
生3:意象。
师:哦?那换个意象该是什么才好呢?
生4:蜻蜓。
生集体:前面有关于蜻蜓的诗句了。
生5:青蛙。
师:描绘一下这新的画面好吗?
生5:晚上,我们一家人在纳凉。忽听扑通一声,一只青蛙跳在荷叶上又滑入了水中。大概是荷叶太多了,让青蛙忽视了叶子下面的水,以为跳到“荷盘”(圆荷叶)上可以休息一下,仰望星空,结果不慎落水。它把月影弄碎了……
生鼓掌认同。
三、情感与价值观层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教育只有让学生回到感性、生动、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够满足人的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求,从而构筑起心灵世界的精神家园和意义网络。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就要恰当地运用情感,唤起学生的内心感悟,启迪学生的灵性,有效促进学生兴趣、习惯、审美观、心理品质向健康、和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
因为教材选文本身就是人文经典,所以我们可以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让学生懂得最应该珍惜平凡的世界、平常的生活。我们可以在《我的四季》中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不要希望借助外力摆脱困境,积极寻找改变人生的机遇,要为抓住机遇做好准备。我们可以在《鸟啼》中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向死而生”的精神,让学生明白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只要每一个明天都比今天充实一点,我们可以无限拓展生命的宽度……
“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训练之中,不仅不会削弱语言因素的教学,反而会促进词句篇章的落实……文章的精髓离不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教学中离开了词句篇章,文章精髓就会失去光泽,失去育人的威力;分析推敲词句篇章,如不充分阐发它们要表达的情和意,当然也就显不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只有缘文释道,因道解文,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文道结合,才能实现育人目标。” 于漪老师很准确地描述了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为语文教学做了典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到要想更好地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教师自身必须增长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要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就要先全身心地投入,然后把充沛的感情有层次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互动和微妙的审美心理。我们应该把学生从繁琐的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中解放出来,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归心灵、回归精神的自由,回归审美。让学生可以体味、感受古老语言的生命力,感受不同时代的人的美好心灵,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在语文课堂中享受诗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刘芳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