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已实施几年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大家已达成共识,可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操作,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发挥主体作用,仍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潜移默化地进行激活培养。
所谓“激活”,是指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那么,应如何展开?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有条不紊着手:
一、拓展文本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式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在阅读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内容比比皆是。如续写结尾,想象人物的心理或对话,补充故事情节,描述环境场景等。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材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可以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可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也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训练修辞的时候,教师不必大讲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由造句,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如全国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无边无垠”造句,要求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教学《晋祠》,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每人说一处祖国的名胜,这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但是我们部分教师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强调其唯一性,这样就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二、探究问题实质,开发学生求异性思维
以前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入现成的答案中,并为此而苦费心机用尽手段。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质疑、探究。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有时甚至是引导他们去发现不同于教科书和教参的理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在对教材的理解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我们的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地发挥他们的独立见解。比如《出师表》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课本注释:“不毛,不长草木的地方。”有学生提问:“泸水的南方应是云贵地区,植被丰厚,怎么会不长草木呢?”查查古籍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毛”“苗”同音,毛者苗也。“不毛”应是“不长庄稼的地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就有学生认为愚公搬家更省事,现代移民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一般来说,对于学生的不同理解,只要基本符合事理,教师都应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让学生保存心中那熠熠生辉的创新火花,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虽然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有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的习惯。
三、利用作品空白,发展学生想象性思维
所谓空白处,是指在一些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对菲利普一家在哲尔赛岛游玩的经过、回程以及所有人物的结局都没有交代,这是作品中的空白。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补充。再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空白。《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接下去就写到:“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这中间都有着大片的空白。而诗歌的语言中空白则更多。一教师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故意深情提起诗人对“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的具体情景没作过多描写,需要学生结合诗作情感基调并通过想象作补白尝试。为了作引导,教师率先对“邮票”的情景作想象性描绘:“我们看到一位两鬓斑白的母亲,坐在窗前,看着儿子的来信,眼中泪花闪烁,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学生在课后所作的补白的训练中,想象异常丰富,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料,恐怕也超出了诗人的意料。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补充这些空白之处。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创设特定情境,训练学生“角色”式思维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是以情动情、营造感动、启迪悟性、开发灵性的极好素材,以此为切入点,同时,引用恰当材料渲染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入乎其内去领悟作品的深厚意蕴和表现力度,又能出乎其外去探求阅读的规律和方法,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兴趣,跨越地域、穿越时空去感受生活的美好,领悟生活的真谛,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学素养,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性思维开辟广阔的天地。不少课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讲课时要创设情境,进入角色,假如我就是课文中的“我”,从而充分去感受、体验,大胆想象。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充满着亲子之爱的美文,若能以“爱的私语”的音乐为背景,用笔画勾勒父亲拖着肥胖臃肿的身体攀月台的一幕作辅助,假如我就是课文中的“我”,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这一感人的情境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他们父子之间的深情。鲁彦的《观潮》一课中写观潮人昂首期盼望潮水的到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如果我在其中,看到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周围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将是怎样的,我的表情、动作会怎样等等。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树立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意识,加深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为其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铺设良好的氛围。
当然,“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远不止这几个方面,这也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把握好转换思维的方向和角度,抓住有利时机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就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余运孝 浙江省开化县第二初级中学3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