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均伟 刘丽艳
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是语文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也是从根本上把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方向。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将自主探讨、和谐阅读、合作评价贯穿于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力图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合作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我们所进行的尝试,力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营造一个互动的学习型氛围,小组内互相帮助、小组间积极竞争,以优带差,使各层次的学生在阅读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概括能力的提高,从而变被动单向的阅读为主动多向的阅读,通过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这一重点,语文阅读课教学就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精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而要改变过去只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就要转变教师旧有的阅读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这也是进行语文阅读课教学自主探讨、小组合作阅读尝试的关键。只有教师的观念变了,思想更新先进了,对新时期的教学理念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后,才能使语文阅读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活动才会变得轻松、愉悦,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新时期教育界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势下,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文章写作的技巧和阅读的要领,结合笔者学校实际,对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力求从根本上改变阅读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让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师选定文章
每次阅读课前,教师要精心选编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章,只有那些令学生极感兴趣的记叙性、抒情性、议论性的优秀文章,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所选文章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因为学生阅读学习的目的除了是提高阅读能力外,还有一点就是积累语言、学习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顺利地通过高考。
2.合作小组划分
教师可根据学生阅读水平、阅读速度、学习成绩的差异或座次安排分组,每组由教师指定或组内推选一位组长,由组长负责具体分工。组内有朗读(1—2人)、发现提出问题(2—3题)、集体讨论、记录讨论结果等分工,具体可由教师指定或同学自荐。这样的分组分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位同学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和阅读习惯,这将对今后的语文日常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研讨交流评价
教师将选定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后,即要求每组同学在15分钟左右阅读分析完文章,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有结果后其中一名同学将本组最好的一个问题写在黑板指定位置上。然后教师将问题分派给其他组再进行集体讨论,约5分钟。之后在教师指导下,每组同学分析交流分派的黑板上的问题,提出问题的组对回答问题的组作出评价,约10分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是我们探讨的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合作与竞争的氛围。我们的教学过程以评价为辅助,以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寻找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方法。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本环节就是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品尝到合作学习、集体研讨的无限乐趣。
4.摘抄整理、迁移提高
交流评价结束后,每组同学选择黑板上的3—4个问题整理在阅读学案上,同时摘抄文中精美语句、语段,进行仿写、背诵,或写出二百字左右的简评、写作借鉴,约10分钟。这一环节就是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进一步欣赏、积累、运用文章的语言,并为学生提供发散性训练,创造性地解决阅读和写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语言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强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让学生分享到交流研讨、合作学习的成果,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这一流程将合作阅读与自主探究有效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应加以重视。
1.学生合作阅读的课堂有时难免会显得噪杂,其中有部分学生可能乘机不参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同时要求小组长督促组员积极参与。
2.小组划分要根据学生实际和目标文章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避免因方式单一,让学生丧失自主探讨、合作阅读的兴趣。
3.文章阅读理解对差生来说,是一种学习难度较大的过程。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意识远远低于优等生,教师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强信心,大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避免“组内权威”现象的负面影响。
4.由于语文阅读课是以小组达成某一目标为教学目的,这可能会导致小组成员忽视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而只重视小组的合作成果。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重视小组讨论过程,避免自主探讨、合作阅读流于形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从中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学到的知识和愉快的情感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求知欲望,感受到了语文阅读课的快乐,促使自己更加乐于读书、乐于学习语文。学生作为具有思想个性的人,在语文阅读课中受到人文的关怀和真、善、美的熏陶,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会受到尊重。每个学生也会受到别人的鼓励,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做到了多阅读、多思考、多听说、多练笔,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阅读,自能读书,具备了参与学习、合作研讨的能力,挖掘了自身的潜力,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让自己永远处于积极乐观的发展状态,从而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语文阅读课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完全投入到阅读当中,着力于文本的阅读。在合作中,组员要互助互学,共同参与,这样既可以彼此提高阅读水平、共同探讨阅读技巧,还能以小组竞争的形式,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团结意识,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当然,要使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真正收到实效,语文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还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时要加强合作、学习借鉴,不断改进和创新。
(房均伟 刘丽艳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第二中学2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