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2009-10-28 07:01陈月馨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北平境界读书

笔者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中有一个子课题是“用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确实,学生需要一定的阅读量。一是因为当一个人拥有了较高的语文素养,我们生命的高度才能得以提升。二是因为高中课程标准必修要求:“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但是今天的高中生已经很少有充裕的阅读时间了,作业及各种各样的考试、活动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全部学习生活,他们已经难以抽出时间来进行大量的阅读。当一个人有大量的时间阅读的时候,他可以大声地说“读书可以不求甚解”,但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才能让他们获得阅读的最大价值呢?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了。

事实上,造成学生阅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仅是沉迷于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此为一;现在的语文教育,由于要历经高考这个瓶颈,很多老师也会急功近利,考什么教什么,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也为学而学。此为二;阅读需要一定的方法,“不求甚解”的阅读固然是一种很轻松的读书方式,但也使学生阅读的效果不明显,唯有多读书,加大阅读量才能有明显的效果,而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干脆就不怎么读,此为三。那么在加大阅读量这点无法保障的时候,如何以读书来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呢?唯有使学生做到会读书,求阅读的质量,求在最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阅读价值。

阅读需要一定的过程及方法,不可能急就而成。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笔者认为读书的过程亦似这三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初次接触,随意观察,表面印象,没有深入探讨。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进入怀疑、批判阶段,疑团满腹,眼前是假象。 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经验证、分析后获得领悟和证明,疑虑解除。

阅读的三重境界是通过对文本表面东西的观察,看到的文本“只是”文本,再通过经验去推理、去分析、去想象、去猜想,然后形成一种独有的理念,看出文本里蕴藏的另一面,也就是更深刻的一面。但是这还不够,还要在这种基础上再进一步观察,在某种高度上观察,此时会发现原来文本“还是”文本,只是多了些感悟,多了些感受等等的文本。

一、进入文本——“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进入文本是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用自己的眼光去接触、观察文本,去观察它的字、词、句、意,对文本产生感觉、知觉然后形成意象,知识在脑海里存储的一个认知过程。认知的过程越长,学生对文本的印象越深刻,认识越能独到。所以在接触一篇文章时,要求学生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得琅琅上口,读懂文章内容,读出文章情感,形成自己对文章初步的认识。虽然无法观察到文本的全部,“只是山”“只是水”,但是第一步的认知已经掌握了一个文本的整体形象。笔者在上老舍的《想北平》时,课前阅读时就对学生提出阅读的这三重境界要求。第一重境界学生是比较容易达到的。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以自己以往的阅读经验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读懂文本,对文本有了自己的初步的独到的认识,明白作者《想北平》中的“想”究竟是想北平的什么,作者是怎么想的,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语言文字等文本的整体形象都已在读者的心中。整体的把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第一阶段的成功也鼓励着学生走进阅读的第二层境界。

二、跳出文本——“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里的“不是”与前面的“只是”正好相反。前面是肯定,这里是否定,这个否定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怀疑、批判上,通过怀疑、通过批判再提出自己的假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推理,通过思辨、论证,实事求是地去探索事物的实质和全部,看得比“只是山”“只是水”要全面一些、深刻一些。第二重阅读境界是进入怀疑、批判阶段,此时疑团满腹,眼前是假象,不再是原来的文本了。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当学生所认知的与书本上的相矛盾,或者是学生所认知的与现实社会产生差异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疑惑,就会怀疑。通过怀疑、批判再提出自己的假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推理,通过思辨、论证来释疑,这是阅读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只有进入这个阅读境界,才能对事物有自己的独到思考和独到见解。

学生在深入阅读《想北平》后就出现了这样的疑惑:作者反复地说对北平“说不全”,对北平的爱“说不出”,对自己喜爱的故乡“说不全”爱“说不出”,那还能算爱吗?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去质疑,去批判。比如说爱自己的母亲,自己对母亲是多么熟悉,对母亲的爱也全能说出来,如:爱在电话的那一端,爱在妈妈的唠叨里,爱在雨天雨伞的倾斜里,爱在每日的柴米盐油上……况且一般人写故乡都会选些有代表性的值得自豪的东西来写,但作者选的却偏偏都是些平凡花草,寻常巷陌,写得那么俗,作者这样写,是否有印证他自己的平民作家的称号的嫌疑?作者这样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是否欠妥当?

达成第二个阅读境界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学生深入到文本,又要跳出文本,看到文本的另一面,但也不是那么艰难,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这个苹果。

三、回到文本——“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学生带着许多的疑惑在思考。通过自己的经验及阅历来批判来推理来思辨来论证。结果有学生就此问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者出身贫寒,作者自诩为平民作家,平凡花草,寻常巷陌早已融入了他的血肉,一枝一叶总关情,情到深处自无言,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北平的爱。学生找到了验证的依据:老舍说他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口语化、朴实无华的语言特点正是平民作家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所以没有嫌疑。学生通过第二层阅读境界,收获更多,更能明白作者1936年羁旅青岛,面对“华北危急,北京危急”的情况却无能为力,杜鹃啼血为的是哪般了。此时学生的阅读认知进入了一个比较高的阶段,阅读的最大的价值也在学生的质疑、释疑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再如有学生课外阅读《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对结尾提出了质疑: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可结尾却是悲剧性的,为什么不以大团圆结尾?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从人物性格着手去分析。“性格即命运。”焦仲卿是孝子,软弱,遵从母命;刘兰芝虽识礼多才,但忠贞不二,不堪驱使,这就必然导致婚姻的悲剧。引导学生从社会背景去分析:汉代的封建思想统治非常严重,一个小吏和一个弱女子是难以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去获得婚姻的幸福的。通过对这个结尾的疑,通过分析后获得领悟,更能察觉出故事的悲剧意味。

经验证、分析后获得领悟和证明,疑虑解除。有了自身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领悟,有了对文本相关材料的积淀,再回到原来的文本,一定会感受更深刻,视角更广阔。此时的读者实现了与作者的心心相映。

一本书不可能改变人的一生,是因为这书还是作者的;人生却可能因为读了一本书而改变,是因为这本书的灵魂已经是你的了。只有经历了阅读的这三重境界后,徜徉在文本中才能与作者作思想交流,才能领略新知,闻你之所未闻,才能尝尽世间的酸甜苦辣,尽晓天地诠释人生,获得书之灵魂。

读书的目的,终究是要在书籍的启示下,自己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就要在读书中多加思索,多有生发,防止使自己的头脑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窒息了创造精神。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所以我们要从阅读中走出来体验,因为不体验就学不到。《幽梦影》里也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以书本梳理生活,以生活印证知识,两相乘除,人生境界自然会更上一层楼,生命高度自然能得到提升。

教给学生终身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终身阅读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里以求取最大的价值,用阅读来提升学生的生命高度。满腹文字,才能一身墨香。

(陈月馨 江苏省震泽中学215231)

猜你喜欢
北平境界读书
北平的秋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我爱读书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想北平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