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军
〔关键词〕 音乐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3.95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A)—0041—01
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是现代文化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青少年心灵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往往得不到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灌输式的”,从开头到结尾都是教师在说、在做,而学生只能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教师教学手法单一,课堂氛围呆板,整节课要么是唱歌,要么是欣赏,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身心疲惫,产生厌烦情绪,课堂气氛也显得缺乏活力,学生学习没有激情。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许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不过硬,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演唱、演奏不规范,即兴伴奏能力欠佳,专业术语解释不到位,教学内容的单调等诸多问题。许多教师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一节课下来教给学生的就是那么点东西,没
有积极地去探索和开发课本资源。
二、创新中小学音乐教学
1. 以人为本,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1)教师要学会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能力和规律出发,熟练地掌握教材,练就灵活自如驾驭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2)注重本学科内教学知识的整合。教师要苦练内功,把握好音乐教学中各教学领域的要求,注重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将它们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形成互动,从而产生一种整体的艺术效果。把一整套的训练编成一个音乐剧,让学生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中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表演能力。
(3)树立音乐与其他艺术、非艺术学科之间的整合观念,让艺术教育延伸至各个教学领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人们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不可能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
2.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模式
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层次性。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层次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程度。其次,学生对学习音乐的认识也有差异性,有的以学习为需要,有的以玩耍为需要。再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强有弱,主动性弱的学生缺乏勇气和自信心,素质能力的培养不能贯穿其中。针对这些差异,我们在创新教学时要做到“点、线、面”的有机互动。做到“点”,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将音乐课本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寓教于乐;做到“线”,即要加强音乐课本所没有的节奏乐训练,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耳朵,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做到“面”,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切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不应以歌唱训练为主,而是要培养学生对歌唱的兴趣和认识,从而达到对音乐歌唱的实践能力。其中,读谱知识教学主要涉及的是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学生大都易于接受。对于欣赏教学而言,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就是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培养其音乐的敏感性和感知力,使其对不同类型的乐曲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3. 让音乐教室成为学生向往的艺术摇篮
优美的音乐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音乐教室的环境布置要有特色。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为此教师可以设立音乐教室“点歌台”,为孩子们储备大量不同风格的中外古典名作和民间音乐等,课前十分钟为孩子们播放。同时开辟“乐器拾趣”一角,教室中除了配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外,再开辟一个小角落摆放孩子们的小乐器,如五花八门的打击乐器、课堂乐器、自制乐器等,给予孩子们认识、使用乐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