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地理课

2009-10-28 04:19陈玲花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教材讲台新课程

陈玲花

我校实施了高中地理新课改,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批评和质疑,取而代之的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而新教材只给了我们一本教材,却没告诉我们具体的教法,如何上好地理课成了地理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新课程的学习和通过观摩地理课堂教学的体会,就“地理课到底该怎么上才既能完成素质教育,又能应对高考”谈谈看法。

一、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

传统的教材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体,配有少量练习,很少结合社会实践,割裂了地理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而新教材理论知识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例如,在关于“地球的自转”这节内容中,关于自转周期、角速度的大小和规律、线速度的大小和规律,老教材直接把结论给出让学生记忆,而新教材则需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由此可以看出,教材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探究、应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地理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只是被动地去听、去记、去接受知识。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改变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由课堂的执行者、实施者向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学生驰骋思维、畅所欲言。这是地理新课改的重要前提。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改下传统教育的“满堂灌”、“师问生答”、“师讲生听”等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要把学生真正摆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动起来。我在新课改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新教材的内容凸显生活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体验地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时教师应设计生活问题,利用带有悬念的导言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问题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到悬念化解、问题解决、找到答案为止。

2转变好讲台角色,引学生动起来。

长期以来,“三尺长讲台,是教师传道的小天地”,学生很少上讲台当“小老师”。而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讲台,让学生来过把“老师瘾”。每节课我都会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登上讲台讲对当节课的认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和胆量,又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除了每节课的5分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让学生通过表演、小结、朗读、指挂图、实物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上讲台来展示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促学生动起来。

我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大量的图片、录像、三维立体动画、声音、文字资料等经过艺术处理呈现出来,让学生有多维空间的概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我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动他们在课外搜集相关悃片、音像资料等。这样学生在参与中丰富了地理知识,劳动成果得到了肯定并能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参与热情也越发高了。

4设计好课外活动,要学生动起来。

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需要通过课外活动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在这方面也要重视。比如,在讲必修第一章“月相”的内容前,我让学生选定一个场地,逐日逐次观察月亮在太空中的方位、低平高度和两面凸出方向,绘出观察时的月相草图。通过课外活动,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转变考查方式,激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考查是以测试题、课堂练习题、作业为主要考查方式,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很不利,而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我们需要转变考查方式,比如办地理手抄报、写地理小论文、做地理拼图,学生自己出考试题、总结知识提纲、组织地理知识竞赛等。

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

新世纪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其掌握独立面对世界的生存技能。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变革。新课标倡导的新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1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现有教学条件下的高质量的学习,所有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

3探究式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

例如,我让学生观看了美国一部大片——《后天》,影片一开始,一连串异常的冰雹、洪水、冰川、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使他们惊心动魄、目瞪口呆。北极冰原崩塌了;像足球那么大的冰雹在东京从天而降;超巨型的龙卷风横扫洛杉矶;高涨的海水涌进了纽约,连大货轮都漂进了大街;大冰暴袭来,整个大都会陷进冰雪堆里,自由女神像被冰雪埋了半个身子;人们无处可逃,遍野是冻僵了的尸体……全球面临陷入一万年前的冰河世纪的危机。观看完影片后,我提出了如下探究性问题:《后天》的这些景象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生吗?这些气象灾害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我们从中又接受了哪些教训呢?回过头来研究我们生活中的气象要素,能从相关的气象数据中发现什么?看看气象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通过研究,能得出什么结论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纵观这次新课程改革,无论是课堂组织形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利学性、进步性和可操作性。但新课改毕竟还是新生事物,还存在不成熟性,需要我们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摸索与总结。我相信我们的地理课堂会越来越有魅力!

猜你喜欢
新教材讲台新课程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爱在讲台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