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峰
小学品社课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品社课的教学需要执教者积极地探索创新,否则将会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常识课或以说教为主的思品课的传统层面上,难以充分发挥品社课特具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功能,实现其教学目标。因此,品社课教学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活用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活动、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精心创造,着意求新,努力使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贴近生活,认知明理。
小学生对品社规范的认同和品社生活的适应,无不源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小学品社教材的选材尽管是贴近学生、贴近品社的,但作为统编教材,只能是针对小学生生活的共性特点,内容也只能是广义的品社生活方方面面的共性的基本常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针对当地乃至本班学生生活实际和社区环境等特点,确定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形象、化笼统为具体,创造性地让学生在具体实在的生活中感悟生活,认识常识,明白道理,进而付诸行动,养成良好习惯,积淀素质。
小学品社教材一、二册前五个单元均以“人”为圆心,人与人的关系为半径,从家庭到品社逐步辐射、扩张,构成品社生活的横截面。选编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即使是以后各册拓展到中国至世界品社、文化、经济发展史及地理知识,只要教材教法处理得当,善于创新,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同样可以缩短时空距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我在教《家庭》这一单元时就分别创设了这样一些让学生直接参与说、思、议、辨、演的命题:
如让学生在各自介绍家庭成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家庭组成结构,并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与未来家庭构成的新趋势,提出这样一个新问题:如果爸爸、妈妈都是独生子女,将来可能出现怎样一种新的家庭组成形式?独生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将应承担怎样的责任?这一想象性的讨论,再结合班上几位学生(已是这种“四二一”模式)的家庭实例现身说法。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的学生,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将来在家庭中的重大责任和义务。这就突破了教材所述的“父系家庭”的局限,与学生现在或未来的家庭更为贴近。
在教学《我与家庭》时,特地请单亲或隔代抚育等特殊家庭的学生说说他们的苦衷,这使得占全班绝大多数的健全家庭的学生大受震撼,许多平时怨父母、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学生都流下了泪水,深深感受到父母之爱、父母之恩的珍贵。同时,也更关心帮助那些缺少父母之爱的同学了。
在教《我家的亲戚》时,也针对当今小学生的父母已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的实际,让学生对照教材图表所列找出自己所没有的亲戚,让其他有这些亲戚的同学说说某类亲戚与自己家庭的关系。如何热情接待亲戚、如何做受主人称赞的小客人,这是小学生学好品社交往,养成文明习惯的起始和基础。通过学生交流和讨论之后,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迎宾”、“作客”的角色表演竞赛,让教学寓于活动体验之中。
总之,生活在交通便捷、家长观念、文化素养、家庭经济条件等都今非昔比的品社环境下的小学生,他们对外信息的所知所获乃至耳闻目睹的生活阅历,都大大超越他们父辈的童年,他们所懂的往往出乎老师的意料。只要我们对此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就能够使教学紧贴学生生活及其所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不难做到。有不少学生随家长远游所到过的地方比老师更远、更多,他们给孩子带回的不仅是各地特产,更有世界各地的地理、气候、政治、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涉及方方面面的丰富信息。这些都是我们三至六册有关教学内容可以随机活用的理想“资源”,关键是我们能否更新教学观念,置学生于主体地位,很好地开发利用这些品社课“教活”的“资源”。
二、注重实践,冶情强能。
我认为品社课的教学目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传授有关品社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突出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品社、关心环境的情感陶冶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初步形成适应品社生活并为将来去改造品社,创造更为稳定安全、文明富裕的品社生活奠定基本能力。冶情强能,除了参与力所能及的家政管理、自我服务及学校和社区某些服务性义务劳动之外,大多只能是见习性或模拟性的“亚实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我教前或教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主要有这么几种类型:
1.实干型。如在家长配合下的“家庭理财一日”,“双休日独立采购”及平时的家务劳动、待人接物、出门作客等;在校内的“小植物园轮值管理”、“班干的竞选、轮值”;在社区的“敬老院服务日”、“跟踪服务对象(军烈属、孤寡老残)小组轮值”、“幼儿园服务日”、“小记者采访(对象可涉及各行各业)”等活动。
2.见习型。如“当回小交警”、“假日下乡去(与农民亲戚家的孩子共同生活几天)”“学做营业员”等活动。
3.参观型。如参观工厂、医院、车站、码头、农村专业户,利用假日跟爸爸、妈妈去“上班 ”等。
4.模拟型。主要是在校内开展多种品社角色模拟表演活动。如营业员与顾客、医生与病人、老板与工人、主人与客人以及自护防范等特定情境中的角色表演活动。
诸如此类的活动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拓展,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品社常识,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大增,品社适应性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思想情感大有长进。
三、借助电教,化难解惑。
我们既要看到当代小学生阅历、认知的广泛性,也要看到他们视野所及的局限性。如对祖国、对世界、对人类文明的昨天和今天,毕竟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当初学这些“远程”内容时,必然感到既新鲜又困惑,这是品社课教学中的难点。借助多媒体、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把世界带进课堂,将历史再现,让学生走进世界,目睹古往今来,是帮助学生化难解惑,初识大品社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极好途径。
比如:“我国的壮丽山河”、“中华民族的历史”、“举世闻名的中华名胜古迹”、“人类文明的足迹”、“丰富多彩的新世界”等等,都可找到丰富的图像资料创编制作成动静结合、繁简相宜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地跨越时空,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感悟增知。然而电化辅助教学,并非多多益善,效果在于适当、适时、适度的巧用。在这方面,我从实践中归纳出这么几条原则。
1.突出主题与适当拓展相结合。
这里的主题即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所运用的一切电化都必须服从这一主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本主题,有必要适当扩充一些背景资料,拓展一些相关内容,但必须主次分明,突出主题,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要舍得“割爱”,绝不可仅从资料优美、有趣出发,有意无意地广采滥用,以致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影响教学效果。
2.系统化与专题化相结合。
一个单元乃至几个单元都是一脉相承、紧密联系的内容,在课件制作时可以而且应该统筹策划,一并编辑制作,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系统化。但在结构规划上,则必须注意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相对独立性,即专题化,以便在教学中分别选用。
3.画面点晴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即课件运用不是一下子连续放下去,看完了再学课文内容,而是结合课文层次,分段分档,交叉相融,相辅相成。做到既有动态画面的浏览,又有定格画面的细察、讨论和质疑、思辩,或结合课文找答案,或联系经历说所知。总之,必须坚持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使看屏幕展示与思、说、问、议相配合,与学生课文的内容相匹配。若只是让学生当被动欣赏的“观众”,不做,或很少有机会成为主动参与者、探索者,势必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深切地感到,品社的确是一门复杂广泛而又极其重要的学问。小学品社课的教学仅凭照搬教材,照本宣科,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显然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只有认真探索研究,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发挥这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只要我们为了学生的未来,用心研究探索,勇于革新创造,教活教好这门课程的途径与方法还是十分宽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