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常规的专业教育,还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然而,目前高校在人文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对策。
关键词: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常规的专业教育,还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密切配合(以下均称“三项教育”)。人文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创造性的思维。没有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达不到应有的高度;道德教育是善的教育,它为人文教育和政治教育提供价值基础;政治教育是方向性教育,它为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指明政治方向,我们的人文和道德教育既不是封建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的人文、道德教育。
一、目前“三项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惨淡经营的人文教育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关于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反思也一直在进行。虽然这种反思已经长达十余年之久,但高校里仍然弥漫着一种人文知识“无用论”的思想。许多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匮乏,有的甚至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科类的学生看起来似乎要好一些,但文科知识的积累不等于人文精神的树立。由于缺少专门的人文精神教育,一些同学不是把自己的才情用于“个性”装扮上,就是花在功利性社会追逐的包装中,丝毫没有展示出应有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光辉。更严重的是在被称为象牙塔的高校里不断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马加爵事件”、“硫酸泼熊事件”、跳楼自杀事件……高校却仍然没有从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战略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代之以心理咨询中心的建立来应对。殊不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光靠增加医院是不行的,增强人民体质才是根本。对于受教育者也一样,学生的心灵只有充盈着高尚的人文情怀,才不会被荒芜的杂草占据。
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似乎不需要再论证,但其落实程度却不能令人满意。有的高校把文科类课程的开设等同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开设《大学语文》或《中国通史》;还有的高校把文理知识的互通当作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良方,具体的做法是理科开《大学语文》等文科课程,文科开《高等数学》等理科课程;另有少部分高校采取零散开设几堂人文精神讲座的形式。笔者认为,前两种做法是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简单化为人文知识的累积,后者因为不够系统和专业而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前景堪忧的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一个国家保持发展与稳定、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增强社会认同,从而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荷兰学者W.Laneveld认为政治教育是有意识的传输参与政治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价值、态度和技能。法国学者J.Lazar认为政治教育绝不是中性的,它总包括宣传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学会在所处的政治制度中生活,要认识这一制度的规则和基本价值准则。可见,各国都把政治教育视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国目前正在加快民族复兴的步伐,要使大家齐心协力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政治教育。
虽然高校都开设了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笔者认为,目前的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内忧”“外患”。“外患”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学生选择淡化、远离政治,政治教育的效果下降。“内忧”表现是政治教育自身存在问题,一是重政治理想信念教育,轻参政能力与素质的训练;二是重政策解释,轻政治原理探究。
对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仅仅满足于政治情感的培养和政治理想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文革”中红卫兵的政治热情无比高涨,对当时的政策也无比拥护,自以为保卫了社会主义,却给社会主义造成了巨大灾难。没有深厚的政治学理论基础,不仅无法对各种政治制度做出科学评价,还有可能受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不仅不能提出正确的政治议案,甚至连现行政策都无法透彻理解。而缺乏参政、议政的技能,就难以在实践中推动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结果学生虽然拥护社会主义,但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却可能无从下手;学生虽然欢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模式,但对于如何改善现实的民主状况却可能一筹莫展。建国60年了,一些人大代表还不知道如何提议案,如何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管理国家,这不能不说是政治教育的失职。
(三)难有作为的道德教育
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道德教育都是必须的。俗话说“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彰,国之将亡。”中国自古就是推崇德性,重视道德教育的社会,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就是半部道德教育史。虽然古有“仁、智、勇”君子人格的“仁”字为先,今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字挂帅,但道德教育在高校里却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目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重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二是道德教育附属于政治教育,没有独立的地位(这早有学者论述过);三是教育者的以身示范效应在减退。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道德教育在高校越来越让位于专业教育,而处于边缘化的角落。有的学校甚至对学生失德事件也不予关注和惩处,只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对待;个别不关心集体和他人,道德上后进的学生照样入党并评上先进。在这样的氛围中,道德教育因为越来越不被学生重视而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此外,道德教育没有单独的课程体系,只在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里才有不到三章的内容,还与政治理想信念教育混在一起。这种附属地位,不仅不能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道德人格的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把道德教育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功能降到了最低。(已有学者论述过,不再赘述)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就不会有系统而深入的道德研究,更谈不上令人惊喜的道德创新。德育的学科发展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对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显得无能为力,德育就显得更“无用”。于是,德育在其他学科的眼里就更加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这就出现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我们社会上呼唤道德,另一方面我们高校里却瞧不起道德教育。目前我们社会上对诚信等美德的淡漠,一些触目惊心的行业腐败,不能说与道德教育的弱化没有关系。
另外,在道德教育方面教育者的以身示范效应在减退。任何时代,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教育者都要以身作则。然而,目前一部分管理者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部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下降,对学生的关心减少,教师队伍中不断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等等,这些都使得教育者对学生的道德感召力和影响力大大下降。
二、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过分强调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使高等教育出现功利化倾向
高等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高等教育在经济价值的实现上展现出了极大的魔力。人们在谈论“知识经济”时,片面地把教育的经济功能捧上了天,而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反思、批判功能,对精神文化的提升功能被淡化。结果造成了一种错觉,只有那些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才是学问,才会身价倍增并招人追逐,而那些与经济无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则少人问津。“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就失掉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这种功利性教育观,使基础教育降为应试教育,使高等教育降为谋职教育。在这种功利圈中,人文和道德教育根本找不到生存的土壤,因为它与就业、名利不搭边,它们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是“理所当然”的。寻求出路的教育工作者试图把对学生的道德或人文才情与就业挂钩,其实是硬要人文、道德教育挤进功利圈,结果是徒劳的。政治教育虽然在形式上被重视,但在实质上也无法避免市场浪潮冲击下学生的远离。
大学不应该仅仅是职业技能的培训所,她还应该是大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是人文精神的演习场,是开启心智、开拓境界的象牙塔。但是在一个教育的经济功能被无限追捧的时代里,教育者很难冷静地认识人文和道德教育在终极意义上的重要性。在感觉这也重要,那也重要的思维模式里,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高校不可能从根本上科学地落实人文、道德教育。而对于政治教育,由于一向处于被重视的思想环境里,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它在高校校园里已经受到了冷落,反而不引人注意。
(二)对高校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制度具有导向性,理性的评价制度诱发理性化的行为,功利化的评价制度导致功利化的行为。现在高校的排名主要看论文、科研经费和获奖等。把这些指标纳入考核本没有错,但如果只关注这些指标就显得片面。我国作为科技发展中国家想在科技领域奋起直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学校的第一任务永远是育人,高校教师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优秀人才才是本分,而不是本末倒置地自身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冲锋陷阵。高校需要科研,但必须是基于科学精神和教学需要的、有创新性的科研,一些急功近利的、与教学脱离的科研,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无法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还会诱导一些学术腐败行为。而育人是最难评价的,人才培养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如果没有完善、有力的评价指标,只能流于形式。目前对高校育人的评价主要定位在毕业论文质量、就业率、学生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学生人文精神、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心的评价几乎没有。况且大多数教师不得不为学校下达的科研任务而疲于奔命,哪还有充裕的精力去育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三项教育”不尽如人意也在情理之中。
三、“三项教育”的科学落实
根据前面部分的论证,“三项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要站在教会学生“做人”,即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然后,根据各自的价值取向和学科发展规律,予以密切配合和适当分离,建立起各自独立的教育体系。
(一)深化政治教育效果
对于目前的政治教育,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对四门政治理论课程的优化、改革去落实。对于政治观念和政治理想信念教育的优势可以继续保留,对于政治政策的宣传教育可以适当压缩,对于政治原理的教育应该予以加强。比如,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一些基本政治概念和政治原理的讲解,增加政治教育的深度。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后,才能学会以政治的眼光协调和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冲突,才可以期望他们未来为社会发展提出高水准的政治建议和见解。这样就能避免因为不懂而导致的漠不关心,因为外行而造成的错误评价。另外,要加强参政技术训练。如:怎样评价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怎样选择合适的政治渠道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等。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实践或参与政治,况且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也迟早会从他们中间产生,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走向。所以,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政治教育应该予以加强的内容。
(二)推动道德教育归位
首先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分离,彻底改变道德教育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然后,通过开设职业伦理课以加强道德教育。目前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应该用人文、伦理的光辉去关照。目前应该编写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化、网络化特点的新职业伦理教材。笔者认为,最起码应分为文科、商科、理工科三个版本。
其次,应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加强全体教师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规范建设,完善校园规章制度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该成为全体高校教师的座右铭。当然,这里面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对教师的管理要民主,这样的管理制度才具有公信力,具有公信力的制度才会被很好的遵守。另外,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多,不再展开。
最后,道德教育的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做到道德教育生活化。这在我们这个价值和文化多元、冲突无时不在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道德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会形成不同的道德原则。如果我们只教学生一些死板的道德教条,学生在面临新的道德情景和不同道德文化的冲突时,就会无所适从,甚至走向道德虚无主义。利用现实生活中道德冲突的情景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较快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和道德创造能力。这样的道德教育才会真正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成长,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不会变成道德的叛徒,还会成为道德的守卫者和道德进步的推动者。
(三)完善人文教育体系
对于人文教育,可以定位于社会主义道德统领下的人性完善教育。在这一原则的统领下,以本民族的传统和时代精神为主,兼取其他民族的特长。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中国人文优秀的传统,一是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二是孟子“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骨气,这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的。
具体来说,首先根据社会主义人文教育的价值目标编写《大学生人文教育读本》教材。具体的内容:一是人生意义、个体对生命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教育;二是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教育;三是拓展思维空间,活跃创新精神培养;四是人格尊严的教育。尊重人格尊严,就会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个性,个体的潜能才会得到发挥。
其次,丰富教育载体。经典的文学、美术、诗歌、音乐、电影、典型的社会实例等都可以编入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对大学生进行情感陶冶、美感训练和理性提升。另外,还需要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人文素质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君子风度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也是在人文教育缺位的情况下被培养出来的,人文素养普遍较为薄弱。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教师才能由单一的教书转变为全面的育人。
再次,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除了传统的讲座形式,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厂矿、农村等落后地区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体悟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他们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
最后,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管理上要体现人文精神,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上既要奖惩分明、民主高效,又要关爱学生、保护个性。才华出众的学生有展现才华的机会,资质平庸的学生能找到自己的特长;家境富裕的学生,能做到积极上进,节俭朴素,家境贫困的学生,能够自信满满,不受冷落……只有我们人性化地关爱学生,学生才能学会把爱人性化地回馈给社会和国家。
总之,“三项教育”只有密切配合,科学落实,大学生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才可以期待他们去追求真、善、美,我们社会才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TorstenHusen.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cati-
on.Research and Studis,1985,(7).
[2](法)朱迪思·拉扎尔.法国的青少年与政治[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86,(4).
[3](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4]杨叔子.传统文化·人文底蕴·大学教育[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5]高德胜.智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2004-10-15.
[7]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荆钰婷,浙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