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2009-10-27 10:22何淑蓉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探索性学习方法

谢 锐 何淑蓉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研究探索中激活头脑中储存的知识,获得新知识。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创新和实践提供充分的空间和体验,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推进教育创新。

关键词:语文 教育创新 学习方法 探索性

一、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的拓展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不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客观条件就放手让学生去“研究”,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研究性学习”是“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的拓展。首要的是精心研读课文,阅读相关资料,积累词汇,拥有丰厚扎实的知识储备,也就是说需先有“接受”,再有“研究”。当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性学习的过程,但它高于“接受性学习”,因为它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接受”上,要对接受的知识进行筛选、概括、从而达到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研究。

二、研究性学习是教学方法的革新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探索、获得,使学生成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为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研究性学习是评价方式的完善

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注重事物发展的结果,简单地给予肯定和否定。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和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和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做法。三个课题中学生都有一些较有见地的看法,但我们在总结这次活动时,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同学们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上,让他们明白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会了许多新知识,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这些收获远远大于研究本身。所以,对研究性学习成效的评价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是评价方式的完善。

四、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50分钟要效益。当堂讲什么,学生就应该掌握什么。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完成需花掉课堂上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是学生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如戏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较难把握的,主要是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十分庞杂,篇幅又过长,要在有限的几节课内处理这样多的戏剧教学内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抓住重点剧目,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在戏剧排演过程中理解人物、把握主题,品味台词,由学生自导、自演,把揣摩语言、塑造形象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这样,通过研究性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又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也要看到研究性学习方式不是固定的公式,也未必有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而灵活地深入研究探索,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更有效地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学以致文化上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善创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第3页

作者单位: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探索性学习方法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探索数列中不定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