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冰 封欢欢
随着21世纪的来临,我国政府正着力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和创造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本文试就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做些论述。
一、创新教育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养的要求
(一)何为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现代创新之父”美籍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创新论。他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为创新。这恰好与我国目前教育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
在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到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性水平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师德),这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第三,教师要有多元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创新性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最后,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这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
二、创新教育能力与创造型教师
(一)创新教育能力的结构
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创新教育能力是符合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影响创新教育效率的个性特征的综合。创新教育能力包括两个层次:即一般性创新能力和特殊性创新能力。
(二)创造型教师的特征
成功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总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等过程中,并且富有独创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在个性品质上表现为幽默、热情、乐观、自信,乐于接受不同观点以及对其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教育艺术和机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动机。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善于经常变换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相互交流并讨论各自观点。在班级管理方面,创造型教师在对班集体和学生管理时努力创设并维护一种易于创造力得以表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及班集体风尚。
三、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意义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我们首先应增强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有了创新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一批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最终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那么创新教育的任务由谁来承担,只有靠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影响、感染学生。教师的创新思维活跃,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这样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四、培养教师创新教育能力
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激励和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大到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小到学校管理、培训教育,物质条件和实践机会都是其中基本的因素,都对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一)优化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多种学校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校的校长、学校管理、教学的评估体系等。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造力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1.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要素——创造型校长
任何一所学校是否具有良好的环境,一校之长是关键所在,唯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校长,才能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创造型校长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热忱主动,不受常规所限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圆满解决。善于听取教师的新观点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努力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2.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应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积极强化;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3.完善学校评估体系,注重创新教育能力考查
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评估体系所选择的标准又是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所以,注重评价体系中教师创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导向、奖励,使之形成人人争创新的氛围。
(二)提升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自身条件
1.树立创新教育思想
教师要树立创造教育思想。在遵循教材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结合一些喜闻乐见的社会信息和已有的其他学科知识多重理解教材理论知识,教师在其中充当“导演的角色”;把过去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变成传授知识、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修正品行为主要教学目标,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2.创新方法掌握到位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堂讲授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化,变单纯知识传授为“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创新方法的灵活应用需要教师尽快接受新知识,适应教育需要,用理性思维去分析形势,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这种教学思维上的创新必定引起教学方式上的创新。
3.组织丰富的创造思维活动
大量丰富的各种活动,能增加学生的表象储备,为他们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丰厚的原料。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就需要教师自身具有扎实而广泛知识结构、敏捷的思维方式、有效调控活动过程的能力,否则就很容易把一些活动搞得散而无主题,乱而无目标,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已进入信息文明时代,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和一个国家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推行创新教育已是当务之急。但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如何培养教师的观念和素质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因此,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作者单位:王冰: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封欢欢: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