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沐
一、问题型开课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物理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师可以展示奥运会上做曲线运动的项目,再提出递进式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习兴趣。问题型开课虽是一种传统的开课方式,但却不失为一种卓有成效的开课方式。
二、例题型开课
物理课上经常有习题课,可是出现例题型开课,还是不多见的,但只要能运用得当,对本节新课还是有很大的说服力,尤其比较抽象的的内容。例如:“动量定理”,直接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来推导,设计一道三问的例题,逐步深入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开课方式,一般是由前面的知识可以推导得到的结论,再如:“抛体运动的规律”也可以这样设计。
三、教具型开课
一件自制的道具、几张挂图、一件多媒体等直观手段都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初中讲“磁感线”时,让学生自己用纸剪了很多小的菱形,一端涂黑,粘在画有磁铁的白纸上,来模拟磁感线;讲“压强”时,我用了一个漏斗,里面放置了一个乒乓球,然后倒置吹气,让学生先猜测再演示,发现结果完全不一样,从而激发出学生很强的求知欲;讲“电动机”时,当场利用一根铜丝自制了最简易的电动机;“粒子的波动性”则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挂图并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的学习内容。
四、实验型开课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开课既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动手的能力。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例,这节课本来是很枯燥、抽象的,可以准备十来个小灯泡并联在内阻很大的两节干电池上,然后再并上一组十来个小灯泡,观察现象,灯泡变暗,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不了,很容易引出新的课题,再次在解释现象时,又能概括闭合电路动态分析的题型,因此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的新知识。
五、实验处理型开课
新课程加强了实验的探究,有的一节内容就是一个探究实验,而下一节内容则是由实验结论来解决问题的。例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处理数据引入下一节“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处理数据引入下一节“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处理数据引入下一节“动能定理”等。
六、娱乐型开课
1.猜谜语
关于物理的谜语很多,以一则谜语来开课,能立即点明学习的对象,进入主题,学习的针对性强,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演小品
小品是一种寓意深刻的文学形式,把它恰当地运用到物理课堂上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3.讲史实
通过讲学生熟悉的科学家故事引出课题,不失为一种新颖而富有创意的开课方式。
4.诵读诗歌
通过中学生一些朗朗上口的诗歌,自然引入到新的学习对象。这样开课,缩短了学生和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达到学生愿学、乐学之效。
七、提纲型开课
授课之前,用小黑板、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等向学生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并向学生说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看书、观察思考。然后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手段,则可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此类一般适用于:知识点要求不太高,或者复习课。
八、类比型开课
其实有很多新知识、新创造,科学家们都是采用类比的方法得到的。同样在物理教学中也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来再现,这样不但复习了旧知识点而且可以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如“加速度、功率和速度”,“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势能、电势能和重力势能”,“光的衍射和波的衍射”等等都可以通过此方式引入。
俗话说得好:抓好课堂45分钟,课后不要补。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一个良好的开课,正如“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样,可以更加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