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娇 季诚钧
[摘要]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五大问题,并提出了更新管理理念、健全工作机制、发挥育人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培养良好心理等系列应对策略,期望为多校区高校提供学生工作上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多校区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126—03
[作者简介]梅娇,台州学院学生处(浙江椒江318000);季诚钧,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多校区高校的办学格局已初步形成。校区的分散、学生人数的增多,使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使传统的单一校区模式下的学生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工作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理论专家和学生工作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浙江理工大学、万里学院、台州学院三所高校学生作为调查研究样本,随机发放问卷,对目前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每校200份,其中主、分校区各100份,本文所指的主校区是指学校机构设置比较齐全的核心校区,分校区是指一个或几个学院所在地),收回有效卷527份,回收率为87.8%。通过调查分析,48.2%的学生认为多校区高校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其中分校区的学生尤为明显,占了32.07%;40.79%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其中主校区学生占大多数,比例为27.32%;只有11.01%的学生认为无差别。由此可看出,多校区高校给学生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而对分校区的学生影响尤为突出。
(一)功能校区分布欠合理
就目前我国的多校区高校办学实践来看,校区大多是按功能来划分的,通常采用的是按年级或按专业划分,这种划分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校区群体构成同质性与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矛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从调查结果来看,有38.33%的学生认为按一定功能划分校区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52.94%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只有8.73%的学生认为无差别。按一定的分类功能来建设的各校区,其软、硬环境不可能像一个统一的大校园环境那样完备、齐全。如按不同学科专业设置校区,不同学科专业学生之间就会缺乏沟通、交流和互动;如果按年级分布设置校区,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之间就会缺乏沟通、交流和互动。由此可见,由于地域的限制,功能校区的分布,造成了高低年级、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不多,交流不足。这种情感交流的不足,使学生的许多心理与思想问题被遮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
(二)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都采用以下组织模式:学校专设一名党委副书记主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部(处)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协调和管理部门,对分管校领导负责,代表学校制定全校除学籍管理以外的各种学生工作规划、计划和管理规定,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管理全校专职辅导员的业务考核和业务上的指导与培养;校团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团的工作为主线,以校、院(系)、班级三级团组织为工作网络,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开展各项工作;各院(系)设一名党总支副书记负责本院(系)学生工作,按年级或专业配备专职辅助员,辅导员在工作上对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接受其领导。这种原有的单校区的学生组织管理模式,虽然能够解决学生工作的统一性问题,但是在多校区的情况下,学校高层的决策信息以及下情上达都与单校区大学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于学生工作所要求的快速、高效运转以及多样性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对于解决各个校区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是无能为力。
(三)校园文化氛围欠浓厚
对于任何一所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学校来说,校园文化在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对于若干通过合并或者新建校区而形成的大学来说,这已成为融合中天然的无形屏障。它不会随着校区的合并和行政管理的统一自然而然地融合,必然存在着一个相互交流、认同、整合的过程。合并前的高校是相对独立的,并有着各自不同的经过多年积累而成的校园文化。合并之后,原来相对独立的学校成为各个校区,他们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或文化冲突,加大了形成一定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的难度。而对多校区高校的新建校区而言,就更为明显。新建校区位置一般都在郊区,文化活动设施、场所需要逐步配套和完善,且又缺乏老校区的校园氛围、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而校园文化的传承、连接和生长需要有个过程。
(四)师生交流互动欠频繁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多校区办学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显突出。在校区上课的教师,除了课堂上与学生有接触外,课下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很少。沟通、交流的不足,造成师生互动性差,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隔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工作难以深入,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学生对目前师生日常交流反馈”一题中,有52%的学生认为多校区办学师生交流非常不方便,44.2%的学生感觉还比较方便(其中主校区学生占大比例),只有3.8%的学生感觉方便。在“目前师生日常交流方式(此题为多项题)”调查中,有74.76%采用电话或是短信方式,是目前最为主要的交流方式;其次是QQ或BBS、E-mail,分别为39.66%和31.69%;再次是走访,占了13.09%。这可能与传统的走访——面对面交流占主导地位的师生交流形式有很大不同。但我们应看到多校区办学的特殊性,走访这一传统的交流方式,对于来回奔波的教师不太现实,在通讯设备发达的今天,师生间借助以短信、电话、网络交流的方式将会变得更为重要和普遍。但从某种程度而言,直接交流方式的缺少使得本就已经较为生疏的师生之情变得更加冷淡与陌生。从“多校区高校对师生和谐关系的影响程度”调查中可看出,多校区办学对师生和谐关系有很大的影响,比例为46.87%,将近一半;只有8.73%的学生认为无差别。在“影响师生交流原因”中可以看出,没机会交流是影响师生交流少的主要原因,其比例为85.95%。可见,在一校多区办学条件下,师生交往存在时间、机会较少,交往渠道狭窄,交往范围相对狭小等特点。
(五)校区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强,适应环境、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由于
学习负担过重、专业选择不当、生活不适应和业余生活单调等因素,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一校多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且住在校区(特别是远离城市的新建校区)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不多,不能及时解决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问题,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困惑、烦躁、紧张、无奈和悲观等不良反映与适应障碍。如由于远离市区,几乎把很多的新建校区变成一座孤岛,学生长期囿限于狭小的天地之中,生活较为单调,从而产生孤独、寂寞等消极情绪。又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低、组织观念淡薄,随之产生很多心理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又如很多由“强弱联合”组成的合并型高校,这种联合虽然给弱校的学生带来社会声望的提升,但同时学生又担心受到强校教师、学生的“歧视”,容易产生“自卑”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等。同样,对于强校学生来说,也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担心自己的“牌子”掉价,心中感到不平衡,对来源于弱校的教师和同学会产生一种抵触感,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二、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应对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增强融合凝聚力
必须坚持“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这是立校之本,是凝聚整个大学的精神力量,是团结学生工作者灵魂之所在。首先要转变观念,认真贯彻“五个统一”精神,树立“一个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理念。即将学生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和统一领导下,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全面实施,使得每个校区的学生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而不游离于整体之外。一所大学不管有几个校区,核心校区都是学生工作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其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对全校的学生工作应该全盘筹划、指导和协调。其主要的工作,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奖学金评定与评先评优、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等,应该有统一规定、统一要求,而不能各校区自搞一套。其次要确立学生工作目标,制定统一的学生工作规范,建设一支广大师生信任的、新的学生工作领导班子。要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多校区高校的凝聚力,增强学生工作者对新校的认同感,尽快树立“一个大学”的理念,确保合并后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以优势互补推动工作上新台阶。
(二)明确校区自身定位,健全学生工作机制
在一校多区的条件下,必须明确每个校区的工作目标和功能定位,把各个校区作为管理的基本单位,把学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各个校区。因此,应在同一平台上建立多个学生工作中心,实现宏观集中决策,微观分权决策,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格局。学生工作部(处)主要的职责是做好宏观上的决策,保证学生工作的发展方向,同时既要放权,又要搭建平台,为各校区的学生工作提供服务。要把各个校区的学生工作管理联系、协调起来,实现以学校为中心,各个校区学生工作为基点,反映学校宏观指导与规划,体现各校区具体特点的、良性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这是一种以校学生工作部(处)为领导核心、各校区工作站为工作中心的扁平化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这样的模式既有利于高校的统一管理,又有利于各分校发挥主动性,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职责明确,提高效率。
(三)培育校区特色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大学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它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教风、文化生活、社会组织、传统习惯等内容,它在大学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在大学教育全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首先应加强校区软、硬环境建设。即发掘和利用现有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兼容各校区文化建设特色,努力造就理想的校园环境,建设新的意义上的新校区文化,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大气候”。其次要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要充分利用各校区的学生社团,加强指导、加大投入,完善社团管理办法,进行工作创新,给广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学术环境,帮助他们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研究社会,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最后要全面开辟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互渗透。校区分散,使得很多文、理、工学生不能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因而应全面开辟“实有课堂”和“虚拟课堂”两类课堂,做到虚实结合、互相交融、互相包涵。因此,学生工作者应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出发,抓住第二课堂与素质教育的关联点,以第二课堂的全面开辟与精心组织去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工作的渗透。
(四)加强校区平台建设,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要利用多校区校园网络,把分散的校区连接起来,建立起一个快速、畅通的渠道,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共享和充分利用,将校区分散给学生工作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减少到最低。建立学校——分校区——二级学院——学生个人四级学生工作网络系统,建立快速、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统一、规范各个校区学生工作。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网站和在校园网上开辟专栏等,建立学生工作网络阵地,利用网络优势对学生进行实时便捷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主流政治思想占领网络阵地。要利用网络交互性、时效性、隐蔽性等特点,采用留言板、BBS、E-mail等形式,建立热点、难点讨论专区,就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对话、答疑和辅导。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工作的时效性,又拉近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促进了校园的民主管理。
(五)关注校区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的通行证,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和成才立业的坚实基础。因此,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立足于各个校区的实际,运用与心理学相关的多种学科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教育及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1)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可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等普查工具,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来,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而后对其实施有效地跟踪、控制和帮助,从而提高工作针对性、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率。(2)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聘请有关专家举办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要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以及广播、校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要构建学生、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三级工作机制,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和控制心理问题的发展。(3)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在多校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方式中,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充分发挥其本身优势,方便、快捷、及时、有效地解决和排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注释:
①单桂锋,孙世民,宇业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变化走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②谢志芳.至德要道——多校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③吴远,李成江.多校区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特殊性研究[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④李德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
⑤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7.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