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2009-10-24 05:49沈秀清丁养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科学发展观

沈秀清 丁养军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加强了对于大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但是却忽略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01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05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当今社会,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们功利主义思想的日益膨胀,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强烈呼唤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与统一。而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强调创新素质培养的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它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推动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观, 这充分体现了一种现代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人文素质教育, 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和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依据、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完善人格的坚实基础, 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践行。人文素质包括对人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识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滋生的理性、情感、意识等方面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更在于通过塑形大学生人格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 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诉求。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以人为本,不断追求人格的完善,应当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二、当代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针对目前各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我们对山东省内的5所高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上。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不牢,人文知识面较窄,缺乏必要的文、史、哲和艺术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理工科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不强,思维不开阔,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在修养层面上,对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等辨别不清,日常文明养成不到位。因此,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能力较差,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的影响,进而出现了政治淡漠、道德失范、精神虚无、人格分裂、价值错位、自我膨胀等与人文精神相悖的现象。鉴于此,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亟待提高。

三、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是否具有国家民族观念,是否具有责任感和道德感,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品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 即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理想兼备的人。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尤其重要。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深化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高等教育更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理工科教育只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多数理工科专业,除开设几门政治理论公共课外,基本没有人文科学教育内容。现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交叉异军突起,各学科合作加剧,而人文素质教育能有效地促使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高尚的道德修养,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及热点。

人文教育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精神价值导向,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它关系到一个民族心灵的塑造,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兴衰和民族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是现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而素质教育中极为关键的一项是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人文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体现了对所培养的人才在素质上的要求,我们不可否认教育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而素质教育地提出,则强调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即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素质的结构也有其特殊性。其基本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在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已充分认识到,21世纪的教育将不同于19世纪的“知识教育”和20世纪的“能力教育”,而是一种强调创新素质培养的素质教育。高校理工科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正要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在动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同文化环境分不开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积滤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较好的全面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科学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知识的获取有密切的联系。此外,人文素质教育能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进入一种高尚、超越的精神境界,这利于丰富想象力,培养洞察力,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完善理工科大学生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极大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重物质轻精神,重实际轻思想,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等人格偏差现象不断出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将物质与改善人格理想境界统一起来,增强人际关系和谐,学生真正将献身祖国与实现价值统一起来,达到完美的人格境界。

四、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措施

(一)创新传统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特征越来越显著,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时代信息,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明确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同时还有素质和精神。教育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教育者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摈弃以往的重视专业知识,轻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观,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理念。同时采取切实行动,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中所占比重,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围绕人文素质这个中心,协调发展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文教育教学方法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仅仅开设一些专题讲座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育者应在教学中增加人文类相关内容,将其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同时开展一些以人文素质为中心的选修课,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理工科教育所采取的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者应依据学科特点,选择性开设课程,细化内容,突出重点,方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领会课程的精华。学校还应加强管理,保证课程质量,严明课堂纪律,使课程开展落到实处

(三)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占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十分严重, 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主要发挥下列作用: 排除心理障碍; 清除心理危机; 学会处理恋爱、婚姻问题等。为此,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 并组织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开展日常咨询、开设心理热线、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心理指导并建立心理档案等;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有关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并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教师的道德品质、学识风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正所谓上行下效,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变成空洞乏味的说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道德的典范,行为的先锋。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事情,学校除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素质建设,构建一支高品质的教师队伍。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校园环境,尤其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对学生是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要靠后天的养成。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对于学生提高人文素质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营造校园文化,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还应该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刘晓明,陆文颐,庄偃红,朱远程.北京地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8,(1).

[2]孙媛,严新平.发展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 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1).

[3]崔钢.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J].学术论坛,2004,(4).

[4]冉昌光.科学发展观与人文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6,(5).

[5]娄进举,闰荣双.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工作前行[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科学发展观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