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德良
【摘要】 郑观应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早年科场失意及洋务实践的切身体验,使他对科举制弊端深有感触,由此他激烈地抨击科举制。晚清国门洞开,西潮澎湃,开阔的视野使他对科举的鞭笞与改革都羼入浓郁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 郑观应;科举制;公选制;学非所用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111-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55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郑观应,早期改良派的代表人物。郑观应早年熟读经书,热衷科举,后进仕无望,弃儒从商。从早年科场蹭蹬到洋务实践,他对科举制戕害人才有切肤之痛。由此,他洞烛病根,激烈地批判科举制,提出了不少中切中时弊的改革建议。从中可以管窥士人科举观念在西潮冲击下的变迁。笔者不惮其陋,略陈管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对科举制的批判
科举始于隋,兴于唐,至明清而臻于完备。科举制开辟以来,拓宽了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为封建政权的稳定提供了重要作用。凡事皆利弊相依,科举制在时代的变迁中也显露出不少的弊端。历代思想家、文人政客对科举的兴衰得失众说纷纭。对科举制批判俯拾皆是。顾炎武对此予以激愤地鞭笞:
中国取士,....举世奋志于功名者,悉从事於此,老而不悔。竟有髫龄就学,皓首无成,尚何暇他顾哉? 将一生有用之精神,尽销磨於八股、五言之中,舍是不遑涉猎。洎登第入宫,而后上自国计、民生,下至人情、风俗,及兵、刑、钱、谷等事,非所素习,猝膺民社,措治无从。
科举制本质是官吏选拔制,考试内容理应切于做官之用。然而历代科考内容多与进仕后所任吏事不相关连。科举考试以《四书》为主,士子往往穷毕生精力诵读经书,而对有裨实用的知识无暇顾及。顾炎武对科举“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时弊痛心疾首,认为科举不仅不得人才,且败坏天下之才。
郑观应批判科举的思想萌蘖于顾炎武,我们对照《日知录》与《盛世危言》,即可知晓两者对科举的抨击有着惊人的相似。但郑观应处于国门洞开,列强虎伺的变革时代,先为买办,后主洋务,与洋人接触频仍,耳闻目睹日异月新的西洋新事物。他由此及彼,比较借鉴,对科举习非所用、应对无方的弊端深有感触。由此对科举制发出了激烈的抨击:
中国文士专尚制艺,即本国之风土、人情、兵刑、钱谷等事亦非素习。功令所在,土之工此者得第,不工此者即不得第。虽豪杰之士亦不得不以有用之心力,消靡于无用之时文。即使字字精工,句句纯熟,试问能以之乂安国家乎?不能也。能以之怀柔远人乎?不能也。一旦业成而仕,则又尽弃其所学。呜呼!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天下之无谓,至斯极矣!
今之学校书院专事举业,而外邦之风俗政事一概不知,且深以西学为可鄙。欲求一洞时事、兼习中西者,实难其人。………更宜练兵修政,选将筹边,断非醉草可以吓蛮,围棋自堪破敌时也。
非但不知地理、算学、应对礼节,欲其作一文一信亦不能。竟有读书十余年或数十年并不识权衡斗量数目.惟专政八股而已。盖缘终日伏案读书写字,未教以好舒筋活络养生之法,亦无礼、乐、御、书、算六艺之学故也。小楷试帖之专工,汩没性灵,虚费时日,串天下而入于无用之地,而中学日见其荒,西学遂莫窥其蕴矣。
在此,郑观应步趋顾炎武后路,强烈的鞭笞科举学非所用,学用相离的空疏无用。且以史佐证,指出“咸、同间荡平丑类,建立大功、并无武科中人。”世变日亟,郑观应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当时的西洋诸国绝非往昔的夷蛮可比,历朝对付蛮夷的经验应付不了新局面的挑战。“断非醉草可以吓蛮,围棋自堪破敌时也。”阢陧的时政呼唤兼习中西的新式人材,而科举梏桎了新式人材人培植与选拔,鉴此,他激烈地批判科举制。实际上,这不仅是郑观应个人的识见,亦是早期改良派对科举“学非所用”的共识。“理”、“势”相悖使科举选才的旗帜在西洋轰轰的战车声被碾压粉碎,初谙西式文化改良派认识到,科举评介标准必须从“传统的道德文章的论理尺度转变为通经致用的社会功利尺度”。强权决定真理,为避免落后挨打,科举制必须摒弃道德文章考核尺度,转向裨于实用的功利的考量。
此外,郑观应对科举民地为官制提出了鞭辟入里的抨击:
近代设官之意,惟重杜弊,如以此省之人往彼省而筮仕,彼省之人来此省而为宫,似欲阴胁其人,使不能赡宗植党,以厚施要结民心,又欲明制其人.使不能泄怨报恩,借公事愉快己意。控驭之法似为得宜,不知脧剥百姓,贻误地方,呼吁无门,最为下策。何则?凡人性情,作客者不如桑梓之真挚,况言语殊异,不若同声相应之投机。人地既已生疏.情意不相联属,休戚无关,肥瘠莫问,充其量也,官见民而生憎,民见官而生畏。名为民之父母,实则民之寇仇。故今之官剥民则无微不至,不计其至再、至三也;保民则始终膜视,不闻其兴利除弊也。夫设官所以安百姓,而非所以危百姓;所以利地方,而非所以害地方。
郑观应认为,科举制异地为官,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忤。科举制异地为官,旨在防止地方势力结党营私,加强中央集权。但由此所造成的荦荦弊端不一而足。首先,异地为官,弱化了官员的身份认同和道义责任,使之脧剥百姓,肆无忌惮。再则,异地为官人情生疏,情意不洽,沟通不畅,易生嫌隙。“名则民之父母,实则民之寇仇。”
二、科举改革的思想
郑观应目睹清王朝吏政窳劣,科举取士措置乖方,主张在取士、兵事、学校等方面进行变革。郑观应科举改革思想发轫于传统的“变”道,同时作为初窥西式文化堂奥的口岸知识分子,他视域开阔,这使他对科举改革的主张比前代先贤走得更远。那么,他主张如何变革“科举制”呢?
(一)恢复乡举里选制反对科举取士
儒家有崇远法祖的传统,喜好以远古理想为准绳批判现实。作为传统儒学薰育的士人,郑观应亦是如此。他主张恢复顺应人情的乡举里选制,取消科举制:
公举之法,即乡举里选之遗意也,汉代行之,得人称盛。盖使士崇欲实,不尚春华,人务经纶,不争词采,而化行俗美,端赖乎此。中国取士以科第,专尚时文,较所举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先器识而后文艺者,相去远矣!
公选制,即乡举里选制,本是汉代甄别人才的主要途径。郑观应对此推崇备至,认为科举“相去远矣”。他认为察举制相对科举制而言,有如下优裕之处:首先,科举重时文轻品行,无助选拔品行高洁之士。而察举制,乡闾对人物的考评是重要的参考。士人为仕途起见,不得不先融入社会,“先器识而后文艺”,取得乡党的认可,对社会负责。促使士人“崇欲实,尚春华,人务经纶,不争词采”。察举制可以培植士人的气行节操劳。再则,察举制多用本地人为官,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得益彰。传统注重桑梓之情,士人重视乡情舆论的评介,注重在乡邻里闾的声誉。任官乡土,不得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克尽职守。而且,本地任官,言语相契,同声相求,办事易于相洽。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从根本上,郑观应希望取消科举制,恢复乡举里选的公选制。这是郑观应科举改革的理想层次。但作为务实的经世之士,他亦知晓科举乃社会的中枢,牵一而伤全身。故他从理想的云霄落实于科举改良的实壤上,在现实操作层面仅革新科举内容而已。那么,他的科举改良措置如何?
(二)改革科举的主要内容
1.兼顾中西 更新科考内容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对文科举内容明确指出:
如不能复古制选材于学校,拟请分立两科,以广登进。一、考经史以视学识。二、策时事以征抱负。三、判例案以观吏治。挂牌招考西学:一试格致、化学、电学、重学、矿学新法。二试畅发天文精蕴、五洲地舆水陆形势。三试内外医科、配药及农家植物新法。
这里,郑观应主张中西兼顾,改革文科举考试内容。首考国学,次考西学。中学考试以政务实践为主,侧重考生的行政实践能力考察,着眼进仕后政务的拓展。西学则考试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学科。取才须制艺与西学兼重,尤重西学功底。若仅制艺优秀,而无实学之才,亦不录取。
此外,郑观应亦要求对武科举进行改革。郑氐所处时代,国事蜩螗,武备废弛。内有农民起义干戈硝烟,外有列强虎伺狼窥。为应付内外交困的政局,清王朝需要强大的军备。但传统的武科考无法培育新式武备人才。郑观应主张从两个方面加以革新:其一、改革陈腐落后的武科考试内容。从谋略、水师、火器诸方面甄别人才。“一试能明战守之宜,应变之方,深知地理险阻没伏应敌者。二试能施火器,命中及远,驾驶战舶深知水道者。三试制造机器,建筑营垒炮台,营造战守攻城具者。造之机器师,熟识驾驶。” 武科考摒弃传统不合时宜的考试内容,兼顾军事韬略与近代军事技能。 其二、设置高等军事院校储备新式武备人才。武备选拔后,“送武备院、艺术院”予以深造,优予俸禄, 进一步提高军事素养。
郑观应知道废除科举时文不可一蹴而就。故从简易处着手。从科举内容嵌入西学的棋子。科举是引进西学最好的媒介,只要给予习西学以科甲出身,利用考试制度,奖励精通西学之士,使他们进仕有望,才能够保障西学引进的通畅。为防止西学考试流于形式,他认为必须有严密的制度作为保障。如严格西学主考官员的门槛, 非“素精其艺,系大书院出身有执照为凭者,方准奏派。”
2.设西式书院,设艺科科举
郑观应还主张在常科之外设立制科,专门选拔西式人才。郑观应呼吁培养通晓西学的新式人才。但传统的常科考试由于历史的惯性,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并不能搜罗各方面的奇才异能之士。虽然他提出了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中西兼顾,使西学成为考核的内容。但是他仍意犹未尽。遂积极提倡增开西式书院,设置艺科科举。郑观应设西式书院,设艺科科举的思想十分成熟,他从师资、经费、考核、学生出路予以周密考量。西式书院的师资,郑观应认为,应“选精通泰西之天文、地理、农政、船政、算化、格致、医学之类,及各国舆图语言文学、政事律例者数人为之教习,或即以出洋官学生之学成返国者当之。” 新式书院的经费,他认为,应由官府筹措。“其膏火经费仿上海龙门书院章程,官为筹备。”至于西式书院的考核内容,他认为,“按月出题课试,所出之题务须有裨时务,如铁路之事、轮船之事、矿务之事、邮政之事,以及机器、商务、纺织、银行、格致、政事、农学、医学、钱法、钞法、测量、测候、地理、地舆、博物院、赛珍会、息兵会、派员游历、使臣出洋,与夫各国风土人情、文学武备皆可出题。”在此,考试所注重的是为清政府所急需的实学与时务。至于西式人才的出路,郑观应主张于常科之外另设艺科。为此条分缕析道:
其历考上中等者咨送院试,考取后名曰艺生,俟大比之年咨送京都大学堂录科,准其一体乡试会试。其有独出心裁,能造各种汽机物件,及有著作者,准其随场呈验,并许先指明所长何艺,以凭命题考试。此于文、武正科外,特设专科以考西学,可与科目并行不悖,而又不以洋学变科目之名,仍无碍于祖宗成法也。且我朝有翻译生员举人、进士、翰林异试异榜,与正科诸士同赐出身,援例立科,必无扦格,又何不可于正科之外添艺科乎?
郑观应趋新不除旧。他主张另设艺科,准许与常科一并“乡试会试”,与“正科诸士同赐出身”。为了奖励西式人才在专门领域发挥特长,他认为,必须予艺科等量齐观的科举荣耀。
他熟谙国情,认为“仕宦首重科举,乡会试取决于时文,京朝官挈长于小楷。自明至今五百余年,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其由他途来者,不能得高官,膺重权。” 担忧“另设艺科专考西学,恐未必能与正科并重,仍糜费而无实效。”故他另起炉灶,另设一科,通过“广科目以萃人材”,使“天下之士皆肆力于有用之学”。
3.“参行古征辟荐举之法”
前述,郑观应极其推崇“乡举里选”制。但囿于条件所限,无法实施。他退而求次,主张改良科举的同时别出一帜,“参行古征辟荐举之法”,要求各级官吏荐举才茂德馨的“岩穴隐逸之士”,征召天下有才之人。与此同时,为防止荐举怀私滥保,他主张保荐人担负同荣同枯的连带责任,防止察举权的滥用。他强调说:“得其人则荐主同膺懋赏。或怀私滥保,则举主坐罪。斯不敢拘情面,植党援,应故事矣。”若被荐人表现优异,给予保人奖励;若被荐人若不胜任,就要被撤销职务,而且举荐人也要受相应的处罚。
三、郑观应科举改革思想的评介
余英时先生说:“科举是传统政治、社会、文化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部分。”历代科举兴衰得失都是关注的焦点。郑观应处在国门洞开,时势迥异,西潮澎湃的变革时代。与前代思想家相比较,其革新科举的思想也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特色。郑观应所主张科考内容大大地突破了传统“四书五经”的范畴。此前,在科举考试的历史长河里,考试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步革新。虽对科举非议不绝如缕,但没有提出科举改革的具体举措。郑观应敏锐地捕捉到科举改革的必要性,且顺应潮流主张把西学嵌入科举考核内容中,把近代日显重要的机器制造格致之学都罗列其中,要求兼顾中西之学,这种改革的远见卓识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传统儒学培植的士人,郑观应改革科举的思想底色无疑是传统的,但揉杂着西学的印记。他对待察举与科举态度的分殊,以及对科举制下的荐举制的推崇,无疑深刻地体现这一点。儒学培育的士人不是活在当下,而活在尧、舜周公三代的理想社会。儒士喜好用虚幻远古来规范当下社会秩序,在言论上奉孔孟之道为圭臬。郑观应亦是如此。在传统思维的禁锢下,他的科举改革思想虽吸纳了一部分西学思想,但无法突破传统思维的樊篱,仍是传统“变”道在近代的嬗兑。如讲西方议员制时,总是以传统的察举制比拟议员选举制。认为议员选举制是“我所固有者,西人特踵而行之”,现在实施只不过是“礼失而求诸野”。实际上二者形似神离,相去悬绝。这反映了郑观应时代局限性。毕竟国门初开,他虽亲身接触西洋议员选举制,却无法弄清其实质。而“取之公、择之审、采之舆评”的察举制无疑影影绰绰地与之相符合。于是他以察举制来影射性理解西方议员制。
我们今天评判郑观应的科举改革思想,应该抱一种“同情性的理解”,放在具体地历史语境中去考察分析。郑观应科举改革思想已经达到了那个时代应有的高度,他提出的改革科举制的思想,对后来的科举改革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顾炎武. 日知录[A]. 徐德明, 吴平.清代学术笔记丛刊(第二册)[C].
[2]夏东元. 郑观应集:下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沈志佳.余英时文集(第九卷) · 历史人物考辨[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