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定国
悬念是阅读审美过程中读者的一种紧张的心理活动。因而叙事类文章的写作,需要巧妙地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在安排情节和推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半露半藏,设置悬念,使悬念成为一种艺术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了解悬念设计的一些技巧,可以提高写叙事类文章水平,获得波重浪迭,异峰突起,精彩纷呈的效果,创造出引人入胜的佳境。
在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中。悬念的运用常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悬立文首,释布文中
将悬念置于文章开头的例子。俯拾皆是。沈石溪《斑羚飞渡》开头“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随后又描写了伤心崖:“伤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又说能够跳过六米的斑羚还没出生呢。一句话,一种扣人心弦的气氛已渲染得淋漓尽致。读者的阅读期待之心被悬在空中:这七八十只斑羚命运如何?
张之路《羚羊木雕》开篇劈头一句“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将读者带人一种紧张的气氛之中。刘绍棠《蒲柳人家》开头“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不免让读者为何满子的担心。
这些都是开头设置悬念的成功之例。“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谢榛《四溟诗话》),将悬念置于开头。就有先声夺人、摄人魂魄之效。
悬挂文末,释伏文中
悬念置于文末,而将释念之内容伏于前文之中,亦是一种设悬释疑的良法。如《水浒》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人初中课本名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结尾,大字不识一个的鲁达正在代州雁门县十字街口,混在人丛听人读抓捕他的榜文,只听到背后有人大叫一声“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并被拦腰抱住,扯离了十字街口,就是这种悬念挂于文末的技法。原来抱住他的,正是不久前从镇关西郑屠处搭救的金老。
鲁迅《孔乙己》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两个含义完全相对的词,“大约”表示估猜,不肯定;而“的确”是确实,完全肯定。那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这是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能解答此问题,反映出读者有没有真正读懂作品。读者细究文脉,便发现作者很巧妙地将答案——即释疑的部分完全潜伏于前面的情节之中。有“草蛇灰线”之妙。一是孔乙己并无谋生手段(不愿替人抄书,现在残废了,连偷也不可能了),又好喝懒做,自然必死无疑。二是经常遭受肉体摧残与精神打击,人已处于崩溃之状态。孔乙己脸上经常添新伤疤,新近又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今后不知还会挨怎样的打。每到咸亨酒店,都要受人嘲笑,“半个秀才没有捞到”。经常在人们口中提起,更是一种精神折磨。三是体质极其衰弱,时至冬天,穿一件破夹袄。这个冬天如何熬过?四是周围并没有一个人同情他。大家都嘲笑、戏弄他,连一个小伙计都认为他“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在没有救济的情况,孔乙己自然难捱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作者在文中也作了暗示: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已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一年多的时间内,以嗜酒如命的孔乙己脾性,若还在人世,若还有四文钱,定然会到咸亨酒店来。但是一年多没有来,只能有一个解释:孔乙己的确死了。至此。“大约”只是“我”或者其他人未亲眼所见而已。
这样设悬念于文末,如倒吃甘蔗,越吃越甜,如溯流而,越溯越奇险。《孔乙己》一文的文末悬念,对认识孔乙己性格悲剧与社会根源,大有裨益,自然会令读者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将释念之笔潜藏于文中。将悬念置于文末。会有余音绕梁,清音袅袅之妙。确实“使人看过数日之后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李渔《闲情偶寄》)。
悬念骤至,释念缓至
前面提到的《蒲柳人家》,也具有悬念骤起之妙。开头写何满子被爷爷用拴贼扣拴在了葡萄架的立柱上,而且不准他奶奶解,令人为之担忧。作家接着并未交待何满子为何被绑,而是用了一章,细细为何满子的奶奶——丈青大娘塑像。写一丈青大娘与其父母在教育何满子的冲突,再写何满子爷爷何大学问的教育观念。这就是宕开一笔,开头为“张”,此处为“弛”,张弛有度。读者万分着急,作者偏偏不急,行文之中要吊足你的阅读胃口,将阅读审美效应扩大到最大化。
悬念迭至,释念接踵
常言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的传统章回小说,甚是擅长此种技法。中学语文课本中也常常见到这样的典范例子。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开头。以简洁的笔法勾勒出“我”(若瑟夫)一家人的清贫生活,但接着就出现了一个戏剧性场面:一家人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散步。这本身就是一个悬念,自然会激起读者的兴趣:为什么清贫的一家人要去散步?而且是衣冠整齐地去散步?随后又进一步“垫疑”,加深了读者折疑惑:每每看到远处有大轮船,父亲(菲利普)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读到此,读者心中稍一释,原来是盼于勒回来。然后又生疑窦:于勒是谁?为何一家人这么翘首相盼?高明的作家宕开一笔,不说为何盼于勒,只是交待于勒是我们家的恐怖。套用一句老得胡子发白的话:且听作者慢慢道来,文章后面便是释疑。
在这篇作品中。如前分析。作品的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可谓纷至沓来。而释念也是环环相扣,可谓接踵而至。这样设置悬念,有宋人杨万里诗“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之趣。
悬念林立,一释绾总
许多小说,情节复杂,悬念林立。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一文中,参加州长竞选的“马克,吐温”获得了一大串“罪状”与“晦气的头衔”:一是“伪证罪”,二是“小偷罪”,三是“盗尸罪”,四是“酒疯子罪”。事态发展严重到了控告“我”为了自己的视线看得远,不惜烧毁了一座疯人院:为了夺取叔父的财产而将其毒死;在弃婴所任所长期间,为了防止厨师偷食。雇了一批掉光了牙齿的年迈亲戚担任烹饪工作;九个各种肤色的小孩子,在公开的集会上抱住“我”的腿叫爸爸。面对这种接踵而来的林林总总的造谣、诬陷,“我”开始神经错乱,几乎吓得要疯了。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地矗立在读者面前,这些都是真的吗?随后又引出一个总的悬念——这些是何人所为?“我”在此次的竞选中如何收场?这些都是读者想要知道的。作品结束部分,“我”宣布退出竞选,对前面的一系列悬念做了一个总的答复:“我放弃了竞选。我偃旗息鼓,甘拜下风。我够不上纽约州长竞选所需要的条件。于是我提出了退出竞选的声明;并且由于满怀懊恼,信末签署了这样的下款:‘你的忠实朋友——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这一结尾总绾全文,巧释群疑。在结构布局上,似百川归一海;在读者心理上,如千虑获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