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逻辑思维丰满人物形象

2009-10-23 08:25温宝君张彩秋樊东霞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艺术效果逻辑思维人物形象

温宝君 张彩秋 樊东霞

[摘要]电视剧《女人花》展现了一段跌宕时代的国恨家仇,一曲传奇女子的坎坷命运,一幅血雨腥风的民国初期的历史画卷。它巧妙地将逻辑思维融入人物形象塑造中,使人物逐渐丰满完善,增强了人物形象的品位与内涵,收到了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女人花》;人物形象;逻辑思维;艺术效果

电视剧《女人花》以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以徽州吴刘两家恩怨、刺杀宋教仁的惊天大案、袁世凯倒台为主要事件,以黄梅戏名角黄梅儿的情感、命运为纽带结构全剧。展现的是:一段跌宕时代的国恨家仇,一曲传奇女子的坎坷命运,一幅血雨腥风的民国初期的历史画卷。而在这幅画卷上,刘涛、秦海璐、张超、冯绍峰等人的精彩演绎,使其更加多姿多彩,看点多多。然而,让笔者感触最深的,不是那国际影后加实力明星的演员阵容,也不是那劲道凌厉的动作场面、古朴精美的服装设计,而是编剧巧妙运用逻辑思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

有人说:“电视剧作品本身,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文学作品同一源流的特征。其中心,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以人物性格和命运为核心去创造电视剧作品,乃是电视剧作品的文学价值最突出的表现。”人物形象是电视剧的“眼”,“眼亮”才能“心明”,主题才能突出、深刻。电视剧《女人花》推到前台的人物二十多个,这里有舞台花魁、司法官员、带兵将军、政界官僚、流氓地痞……可谓“群星”纷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编剧及演员们成功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不仅使人物闪亮地突现在观众面前,还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富于动作性的语言”,承担着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与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它不仅使观众了解到人物所说的话,还有这个人物说这些干什么。”(英国喜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语言是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表现着人物的典型性格,并传递着“这个人物说这些干什么”的信息,而这之中蕴涵着的逻辑思维是不可忽略的。

法官吴雨声机敏勇敢,是非分明,秉持公道,信念坚定。而对这一形象的概括依据,主要是他那判断准确、推理严密的逻辑思维。第六集刘家库房失火,经过缜密调查后,他的思维构成了一个否定前件式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身怀绝技,才能飞檐纵火;安庆没有这样身怀绝技的人;所以,这场火不是安庆本地人干的。此番推理后,他立即锁定了这位“梁上君子”就是新军营长李清泉。尤其是黄梅儿捡到的弹壳,更使他的推理得到了证实。同时,也引起他的思索,这绝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纵火烧刘家库房或者与刘家有深仇大恨,或者刘家库房另有隐情;纵火者不是安庆本地人,与刘家不会有深仇大恨;所以,刘家库房肯定另有隐情。这思索中包含着一个否定肯定式的相容选言推理。他预设了几种可能,又据实际排除了不可能的情况,找出了事件的真正原因。全面思索,准确推理,使他采取了正确的行动,辞去法官职务,停止调查。这不仅为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线,也表现了一个法官的智慧与成熟。

法庭上辩论林雪莲丈夫死因时,以黄三、刘剑雄为代表的恶势力企图霸占林雪莲财产,提供假证,伪造黑骨头事件。吴雨声准确地运用了充分条件的性质及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律,驳得对方哑口无言:如果中毒身亡,那死者骨头会发黑;林寡妇丈夫的骨头发黑,但未必是中毒身亡。如果林寡妇投毒,丈夫会中毒身亡,丈夫是中毒身亡也未必是林寡妇投的毒。充分条件的逻辑性质是,多个条件都能分别单独产生某个结果。所以,以此为前提的假言推理的规则为:肯定后件不一定就肯定前件。而对方思维中,恰恰是违背了这条规则,因而,也注定他们阴谋不会得逞。

在调查库房失火案时,刘家紧逼,吴雨声许下时日,并立下字据:查不出凶手,就赔付库房失火损失。当吴刘两家因唱堂会引起争执时,刘剑雄以此字据要挟,声称库房失火损失三万大洋。吴雨声借找钱为由,拿着字据找到刘镇邦。在吴雨声提示下,刘镇邦承认损失三百大洋。由此,面对虎视眈眈的刘家,吴雨声的一个二难推理,置刘家进退维谷:

如果要求赔三万,就说明库房不是茶叶而是鸦片(只有鸦片才值这么多钱);如果要求赔三百,那要求赔三万就是讹诈;或者索赔三万,或者索赔三百。所以,或者是卖鸦片,或者是讹诈。如此等等,吴雨声在全剧中精密准确的逻辑思维俯首可拾。也正因此,在观众面前树起一位栩栩如生的正义、敏捷、果敢的法官形象。

金道台是全剧中的“和事老”,不赞同袁世凯当皇帝,但又不像吴雨声、李清泉那样坚决、鲜明;看不惯刘家的狐假虎威,胡鸣九的趋炎附势,但又不肯势不两立;同情革命者的遭遇但又不能当机立断,全力相助。在第二十集中他探狱看吴雨声时,与吴雨声的一番对话很能代表他的性格。在是与非,对与错面前时而肯定、时而否定。塑造了他鼠首两端的性格。他劝说吴雨声:“现在时局不稳,人人自危。不过,胡鸣九之流毕竟在你们家搜出了鸦片,这警察局对当事人进行调查,我也无法阻拦。不过,我也不能坐视不理。我已与下边的人打过招呼了,让他们尽快放人。不过,在这之前,你们吴家最好交一笔罚金,这样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在这段似乎合情但不合理的话语中矛盾重重,“毕竟搜出鸦片”,说明“有罪”;“尽快让他们放人”说明“无罪”;“最好交一笔保金”,说明“有罪”。“有罪”与“无罪”是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同真。而金道台对此同时肯定,又同时否定,显然是违反了矛盾律。然而,正是这些不合逻辑规律的思维,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

黄梅儿是编导们精心打造的最完美的人物形象。她天生丽质,演技非凡,善良正义,爱憎分明,刚毅倔强,危临多谋……是观众喜爱的理想化身。电视剧的精到之处,在于这个人物不是脸谱化的,而是在血雨腥风的残酷环境中,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在瞬息万变的政治格局中,逐渐成长、成熟、完美起来的。而这之中人物的逻辑思维的发展,恰好彰显着人物的成长的轨迹。

开场,各商号集十四两纯金选安庆小姐(选花魁),虽因刘剑雄动手动脚,黄梅儿拒受“金冠”,而能认识到这是对女人的污辱,还是在欧阳校长开导以后。同时,当母亲畏惧刘家势力,要把她嫁给刘剑雄时,黄梅儿告之父母:“现在都民国了,我自己看中的,有什么不对?”“民国”是什么?她不甚了解,只是在欧阳秀自由恋爱影响下的一种朦胧认识。但编导们没有让她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地运用合乎逻辑的思维塑造着这个“奇女子”的形象。

初露锋芒,是第九集中黄梅儿为救小裁缝与刘建雄签下“以身相许”的字据之后而做出的思考:只有立下字据,才能嫁给你,现在虽然立下字据了,但不一定就嫁给你。黄梅儿的思维是符合逻辑规律的:如果说“立字据”是“嫁给你”的必要条件,那么,有这个条件却不一定就有这个结果。正确的思维,使黄梅儿占了主动,理直气壮地击破了对方的痴心妄想,表现出黄梅儿的机敏与理性。

真正表现她的不凡,还是第十九集吴家遭难以后。她不顾家丁白叔的百般阻挠,也不顾吴家是否是汪家的仇人,义无反顾地回到吴家处理丧事,追拿内奸,拯救雨声。她说:“雨声因救谢杨柳,才得罪了刘家,现在刘家陷害他,我不能不管。”话虽简短,但这之中包含着三组省略式三段论推理:因为雨声救谢杨柳,所以才得罪了刘家;因为得罪了刘家,所以,吴家被陷害;因为吴家被陷害,所以,我不能不管。这是“黄梅儿式的因果关系推导”。由此,人物的质朴、纯真、刚毅、果敢的性格随着斗争的深入,也不断丰满起来。在黄梅儿成长过程中,不仅逻辑思维越来越严密,思维中的逻辑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在是否交罚金赎出吴雨声的问题上,她力排众议,坚持不交。她认为:如果交了罚金,就说明有罪(真的贩卖鸦片),我们没有罪(没贩卖鸦片),所以,我们不能交罚金。

当巧菊、大太太上了刘家的当,交付刘家账号一万块大洋时,黄梅儿找出提单上“皖和公司”与本票上“皖和商行”的破绽,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索回被骗的一万块大洋:钱庄规定有错字的单子是不能支付给钱的;这笔款的单子是有错字的单子;所以,这笔款是不能支付给钱的。如果有错字的提单还能把款支走,那就是骗钱;这笔款的提单与本单有错字还把款支走了;所以,这笔款就是在骗钱(骗了我们,也骗了皖和商行)。紧接着,她又用一个二难推理,使钱庄乖乖退回这笔巨款:如果你把钱退给我,我照样付你手续费(但等于承认骗钱);如果不退,我就把这消息传出去(皖和商行没了信誉,在安庆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或者退钱,或者不退钱;所以,或付你手续费(等于承认骗钱),或把这消息传出去。

在调查诬陷吴家的内奸时,两个类比推理的运用,使黄梅儿形象更加光彩照人:要是好多人,少了个把人不被发现也许可能,但突然出现陌生面孔就会被发现;好多茶叶袋子放在那儿,少几袋可能不被发现,突然多个鸦片箱子,一定会被发现的。戏文里包大人断案,用道士施法、墙上抹灰炭的方法,破了一桩大案;(她)模仿着用了这种方法,查出了隐藏在吴家的内鬼。

在分析刘七偷放鸦片于吴家库房事件时,在处理家族矛盾时,她又分别运用了归纳推理、联言推理、回溯推理,如此等等。在以后的二十集中,面临着纷繁的国仇家恨、动荡的时局、不公的世道和无耻小人的重重阴谋,她都能理性评判,理智地处理。也正因此,使观众看到了一位成熟、完美、大义凛然的“奇女子”形象。

以上分析多为正面人物的正确逻辑思维,而剧中的反面人物,坏事干尽,恶事做绝,在他们意识中违反逻辑规律的思维,或巧用逻辑思维以达到个人目的实例比比皆是。本文不再赘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体现在人物意识中的逻辑思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虽未谈及形象思维,并不是否认形象思维的萤要地位。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两者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形象思维是生命的肌肤,逻辑思维就是生命的经脉,没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而没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就会失去光彩和力量。所以,凡优秀的作品都应该是两种思维综合作用的结果。

猜你喜欢
艺术效果逻辑思维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浅谈灯光的艺术效果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