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思考

2009-10-22 08:13罗碧璇
科教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效性

罗碧璇

摘要对于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需要追问“何种实效性”和“谁的实效性”,并且把“教育成本”的因素考虑进去。德育环境、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和德育管理上的诸多问题造成了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状况。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对德育及其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并且在德育过程中使用好道德叙事。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实效性 道德叙事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低,这似乎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命题。或者说,人们对于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即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效果比较差,甚至很差!于是,人们开始探寻“实效性低”的原因,商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对策。这样的探讨很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到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这种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关于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有些说法是“似是而非”的,有些结论是值得进一步追问和质疑的。

1 高校德育实效性及其“高”与“低”

顾名思义,“实效性”就是指实际效果的大小以及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高等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的大小及其实现德育目标的实际程度。“实效性高”意味着高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好或者在比较高的程度上实现了德育的目标。相反,“实效性低”意味着高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差或者实现德育目标的程度不高。

人们在谈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时存在的一个凸出问题是笼统地谈论,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和精神。比如,人们很少追问“何种实效性”的问题。就“高校德育”而言,当人们在论述“德育”时,他们并未意识到其实有“狭义”和“广义”的德育之分,或者并没有具体在区分狭义德育和广义德育的基础上来论述。在当前的中文语境中,广义的德育实际上包含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其中的“道德教育”便是狭义的德育。显然,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者在教育目的、内容、途径、方式等方面,虽然存在着相通之处,但是,其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其“实效性”的内涵以及衡量实效性的标准也是有差别的。或者说,同样被归属于“德育”,但是,不同内容和指向的教育,其规律和衡量实效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当人们说“高校德育实效性低”时,是在说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低,还是指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低?或者指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当然,也可能是指这三种教育的实效性都低。

此外,人们也很少追问“谁的实效性”的问题。“实效性”这一概念指涉的是某种活动,实际上是指某种活动的实际效果,比如指德育活动的效果。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主体的。就自觉的人类活动来说,主体从事某种活动,都是有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因为主体不同,或者其价值取向不同,因而对活动目的的设定也不相同。

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还涉及到“成本”问题。并不是实现德育目的的程度越高越好。离开“成本”来谈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很难有很强的说服力。为了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有人的提出了“三全”德育模式,即全程德育、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德育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德育无时不在,环环相扣,贯彻始终,协调有序。

2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在明确和澄清高校德育实效性概念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从各个角度分析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

2.1从高校德育的环境和背景来分析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既给我国高校德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必然使我国高校德育面临各种挑战。众所周知的是,自从我们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来,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我们处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更为频繁、流畅和便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剧,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旧的、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体系逐渐被打破,新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体系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大学生在进行价值评判和道德判断时感到迷惑和茫然。这种迷惑和茫然不仅发生在大学生身上,在作为教育者的大学教师身上也有程度不同的体现。

2.2从高校德育的目标来分析

有人认为,我国高校德育的目标过于模糊。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从广义的德育概念来说,我们分不清哪些是政治目标,哪些是思想目标,哪些是品德养成的目标。也可能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模糊它们之间的界线。然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德育的目标似乎又是很明确的,是不容选择和质疑的。比如,德育目标必须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这三个方面,这是毫不含糊的。此外,有些目标定位过高,有些目标却定得过低。要么是高度管束,缺乏灵活性和弹性,要么是放任自流,不问不管。过高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目标不利于被大学生认同、选择、践行。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德育目标的“倒置现象”也很明显,比如,在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定位在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教育上,中学阶段定位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如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而高校却在“恶补”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目标的设定在价值取向上严重存在着功利化和泛政治化的倾向。狭义的道德教育不能有效地凸显,导致大学生的很多观念问题和日常行为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2.3从高校德育的过程来分析

跟高校德育的目标模糊或者定位不当有关的是,高校德育的“应时”、“应景”的现象非常明显。高校德育工作者经常忙于应付、疲于对付,对德育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思考,对于德育内容的选择缺乏自主性,德育内容宽泛化、抽象化,德育的方式方法简单化。强调纪律约束,“灌输”现象严重。德育过程中情感缺失,道德说教有余,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大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受。“这种着重理论灌输和说教的德育方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较少考虑学生的道德需求,显得大而空,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只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不是从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由和自我的充分发展。高校德育还存在“德育的智育化”的现象,即受科学主义和主知主义的影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是一种“知性德育”,而不是融合了知、情、意、行的过程。其实,如果在完成“道德认知”上取得成效,从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意义上说,德育的“德育化”也是值得肯定的。问题在于,即便在完成“道德认知”的任务上,其实效性也不是很理想。

2.4从高校德育的组织管理来分析

我国现有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实质上包含两条线:一是校党委书记——学工部、团委——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等,这条线主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校长——教务处——各院系——教师,这条线主抓教学工作。第一条线是“政工”系统,第二条线是“教学”系统。这种体制自然有其“优点”,比如方便德育任务和信息的上传下达,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等。但是,存在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德育工作更多集中在“政工”系统,政工干部成为德育的主力,其它部门,包括“教学”系统,似乎只是起辅助作用,或者“免于”德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德育功能,其他部门的德育功能可能越退化。德育专任教师和学校其他教师实际上有形或者无形中分离开来了,德育工作者似乎有脱离整个学校主流教育体系的危险,他们的工作可能成为一项游离于高校教育的附加工作。

3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一些人提出:要牢固树立“以德育为首”的思想,把高校当作德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甚至明确地说“把德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这种观念看起来似乎很重视高校德育,是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出发,但是,实质上,很可能会弱化德育,降低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在高校可能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德育的实效性确实跟人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有关,但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与德育的实效性并不是成正相关的。德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不是对德育越重视,其实效性就会越高。过度“重视”德育,甚至把德育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很可能浪费本来就不够丰裕的教育资源。从考虑“教育成本”的角度看,这样的说法可能导致教育的“不经济”。“把德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它可能人为地割裂高校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人为地拔高一些工作而有意或者无意地影响或贬低另一些工作。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高等教育有三大职能,即教学、科研和服务。德育可以渗透和贯穿于高校的各项工作,但不必凌驾于高校的各项工作之上。

有人提出在高校实施包括从入学到毕业、从课内到课外、从双休日到节假日的“全程德育”,要逐步形成“低年级重纪律、讲敬业,中年级重定位、讲精业,高年级求务实、讲就业”的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培养机制。就“全程德育”而言,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愿性,给大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考虑到他们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就“教育培养机制”而言,必须注意到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但并非全是专业教育,就高校德育来说,更为重要是博雅教育。不能把大学教育局限于所谓的“就业教育”。有人把高校德育目标分为三个层次:(1)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具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成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公民;(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校德育的这种分层是合理和可取的。

我们应该明确高校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形成优秀的道德修养,它强调潜移默化、自觉领悟和日常实践。就此目的而言,我们应该反思现有德育方式的一些弊端。比如,教师常常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德育,德育内容紧紧地围绕着课本的既定内容,学生被灌输的是已概括出的教条。这种脱离学生生活,以“说教”和“灌输”为基本模式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成了完全被动的“接收者”,而不是“接受者”。这样的道德教育逐渐地远离了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魅力与生命力,其结果往往是道德教育不能内化成学生的道德需要,德育弱效、无效甚至负效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极力倡导道德叙事。

所谓“道德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讲述道德故事。叙事使得学校德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控制”走向“激发”,由“抽象的普遍”走向“鲜活的个别”由教师的训导、灌输走向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从而使德育走进生活世界,学生真正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再是宣读和宣传的机器,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就不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在社会转型期和价值多元的时代,很难说什么是“普世”的道德原则。面对多样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教师往往难以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以及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明智的做法是设法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判断和选择。道德叙事和美德故事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判断力、行动能力和道德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注释

梁周清.高校德育实效性策略[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2):47~50.

魏林灵.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下:72~74.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