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履晖
摘 要 伴随时代发展,市场经济下的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作为高职教育一部分的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在发展的同时,客观存在着一些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弱势因素。正确认识这些弱势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适时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模式,是顺利解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当代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弱势因素 教育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改善和提高。人们已不再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达到基本生存条件,而是有了衣美、食佳、住舒、行便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如何生活得更有质量和品位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在此背景下,艺术设计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设计行业的教育基础,作为集美育、服务功能于一身的教育,快速地从一种隐性状态走向了发展的前台。伴随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教育本身所存在的一些弱势因素也逐步凸现出来。要从根本上消除当代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弱势因素,就必须提升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质量。
1 弱势因素
1.1 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起点低、办学层次不高
有统计数据表明,当代的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院校是由中职学校升格后发展起来的。而在这些升格后的院校中大多都存在着学校管理与办学规模不相协调的现象。一方面学院的硬件建设和办学规模在快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学院的管理和软件建设与之相比显得相当弱势而滞后。在学院的发展进程中,由于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善的高职教育管理体系,学院的管理和办学层次显得很低。就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升格后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由于缺乏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经验,缺乏对办学定位、市场规律的深入研究,再加上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无疑会对高职的艺术教育产生消极影响,阻碍着专业的正常发展。再加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强力影响,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为了经济效益全然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实力,不切实际地跟风似地不断“推陈出新”开设新的艺术设计专业,而本身师资不足、设备不足的情况已非常严重,这种条件下就造成了教学效果不理想,毕业生质量差,办学层次从根本上也难以提高。所有这些最终导致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和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横向比对中,失去对本校艺术设计教育资源的信任,使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失信于学生、失信于家长、失信于社会。即使面对十分丰富的生源,也难以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招生数量和生源质量严重滑坡,如此一来的恶性循环,导致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信誉度严重下降,豍最终阻碍了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快速发展。
1.2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计划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不会考虑日后的再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一经录用就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立即能产生经济效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对于职业艺术人才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企业要求的是能出产品的实用性的艺术人才。而在现实中,许多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是照搬着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依葫芦画瓢,制定了“简而易学”的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法,豎缺乏对高职业艺术教育规律和教学实践的深入研究,专业教学过于简单浮泛。以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素描为例,素描课的课时在高职教学阶段实际已减少了一半甚至更多,但学习内容仍是普通高校的绘画专业的全部学习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没有重点地系统全面地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这样的教学既没有让学生享受到高职专业艺术教育的精髓,也没有保持普通高校绘画专业扎实的基础教学传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训和实操性流于形式。在每年的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作品展览中都会看到相当一部分作品造型基本功欠缺、创作思想肤浅幼稚。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造成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效益低下,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毕业的学生们似乎都存在着转型与适应的困惑。
2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1 转变教育观念提升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层次
当今时代对艺术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要一专多能”,设计上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许多设计单位和公司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除了要全面以外,还要具有比较快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应对飞速发展的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能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和要求,除了具备本身的专业技能还要兼备本专业相关的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而这种人才的形成必须要用综合式的教育方式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对传统思想进行重新梳理后确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培养的实操性和应用性,应注重培养过程中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技的紧密结合,而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教育”,不再步高等院校绘画专业的后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着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通过教育与自身努力,成为既有较高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又有过硬的实践技能,毕业后走上社会就能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的“技能型”人才。这样的“技能型”表现在:具有良好的组织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表现技巧。为此,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适应艺术市场形式与内容不断变化的能力,确定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与现实紧密联系,又要有较稳定、明确的培养目标。
2.2 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明确树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非宽泛的艺术审美普及教育的教育理念,以职业的观点看待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更有成效。培养学生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内既有精神劳动的创造能力,又有投入行业服务实践的动手能力,这是当代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要根据行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社会科技发展要求、行业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来确定办学模式。具体操作中,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发展和生源状况,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上要注重灵活性与职业适应性,以适应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前提。课程内容既要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诠释传授,又要注重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程设置要注重弹性,兼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采取选修课制,即通过跨系部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否则也可作选修课学分记载。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更利于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建立长效的市场专业技术发展运行调查的反馈机制,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专业技术发展趋势。教师要走出教学的小环境,豏掌握最新的流行时尚、新材料、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并将之融于实践教学,以之启发教学思路,改革教学实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从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教育向“互动式”教育转变,启发互动,共同探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能力条件下,对不同材料、表达方法、技巧进行全新地尝试和探索,勇于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2.3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大量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催生发展了以艺术设计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如广播影视、动漫、广告、出版、环设境艺术等等。人们通过电脑网络,利用专门的图形处理软件和设计软件进行简便的视窗操作,大大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掘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代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施教育者——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利用者和建设者。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进行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创新。具体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像、文字、音乐、影像资料的插入,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运用视频音频等网络技术真正实现网络世界里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的设想。豐通过视频音频,可以实现教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并高效率地给对方以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逐步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作品成果的分析和自主学习,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学习能力和艺术思维创作水平。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根据艺术设计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多媒体教学方法和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不能千篇一律地照抄照搬。应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选择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形成多感官并用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要克服发展中的弱势因素,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建新的教育模式,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开拓视野,适应市场,以一种流动的、更加开放的空间去教书育人。只有这样,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层次和效率才能提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良性、快速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注释
①刘文斌.中国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发展研究——高等职业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4).
②姚金根.浅论美术职业教育中的素描教学.美与时代,2008(11).
③谭东风.论职业美术教育的创新.教育与职业,2006(18).
④张志贤.多媒体教学方法在网络高等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