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2009-10-21 06:37彭化章闵茂丽
科教导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彭化章 闵茂丽

摘 要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等都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当今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职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1 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作为人类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服务实践中所传承、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成果、精神财富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一种显性为主的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灵魂工程的核心,是一种隐性为主的文化;制度文化是学院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但反过来又能培养和营造学院的文化氛围。

高职校园文化有其自己的特色——鲜明的职业性。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应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进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高职院校要建立具有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的专业文化,应具有企业化的特征。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相对于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来说,不论是文化底蕴还是文化氛围,高职院校都要差一些,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尽快提高学校的文化档次。另一方面,从生源状况来看,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相比,多数学生的文化素质偏低,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洗礼得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比普通高校更为迫切。

对高职院校来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师生社会活动能力,提高师生员工的身心素质,培养师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等。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2.1缺乏深刻认识

一是高职院校未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份,在思想上还未能对此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二是高职院校误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或被解读为校园生活、或被解读为学生文化、或被解读为流行文化等等,校园文化建设呈现浅表化、形式化;三是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甚至迎合部分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将校园文化建设庸俗化等。

2.2缺乏整体规划

一是许多高职院校由于没有树立起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并进行全盘设计的意识,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处于一种松散无序的状态,作为校园文化核心的“学校精神”并没有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部分,缺乏一个核心价值观念将校园文化的三部分连接起来。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不明确,机构不健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实践环节。另外,一些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没有找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步骤与过程不了解、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评估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2.3缺乏历史积淀和特色

无论是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来说,高职院校都还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大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未能突出高职特点和学校特色。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掌握比较匮乏,对如何形成统一的、有特色的、与高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高职院校或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使高职校园文化成为本科高校大学文化的“克隆”或“微缩”;或简单模仿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而没有注意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与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的挖掘和培育。

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分析

3.1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

高职院校管理者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到学校的议事日程,讨论和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做到党政齐抓,系部共管,全员共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染和浸润中健康成长;要有明确的建设思想,建立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还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视野。

3.2确立指导思想是基础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一元化指导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理性对待社会上多元文化价值共存的客观实际;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引导广大师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对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决心,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中形成共同思想共识;必须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主旋律,一方面扬弃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兼收外来文化,一方面培养创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石,以荣辱观塑造人们的深层心灵品质,并通过制度安排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

3.3统筹三方内容是核心

校园文化应是物质与精神、形式与内容相统一。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炼出与自己学校本身的特色相联系的学校价值观,提升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价值观的认同感;打造学校精神,加强校风建设,塑造学校形象。物质文化的建设应以精神文化为归依,充分体现学校精神的文化内涵。制度体系的设计要有文化底蕴,在整个制度体系中既要包含专门的文化建设模块,同时在其它模块中也要渗透文化建设的思想;各种规章制度要体现校园精神文化的要求;要不断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制度创新和改革,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念。

3.4打造职业特色是关键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根据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坚持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则,将校园文化定位在“高”和“职”两点上。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包含一定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而这种包含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最佳途径就是校企结合,高职院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学习研究企业文化;三是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

3.5明确建设主体是首要措施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明确建设主体,充分发挥各方面动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高职院校一方面应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成立学校党政领导任负责、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改变校园文化就是学生文化的观念,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社团和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长期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把握,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突出时代性;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既要全方位开放,又要突出自我特色。高职院校应针对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提高思想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协调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罗国斌.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 雷久相.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教育与职业,2006(05).

[3] 黄浩伶.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园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

[4] 王锋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