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刍议

2009-10-16 06:26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途径

杨 帆

【摘 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情感的感染与共鸣,并在愉悦的身心体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音乐艺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策略;途径

【中图分类号】J 60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34-02

一、“情感”的内涵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师的情感,它包括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即是要进入教师职业角色;还包括能将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充分表现出来去影响学生,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感染;另一部分是学生的情感,是教师唤起学生的某种需要。如求知的需要、成功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娱乐的需要等。由于这些需要的产生,学生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并由此引发强大、内在的学习兴趣,而这兴趣绝非是简单的“爱好情绪”,而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情感涌动。

二、情感在音乐艺术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曾有“诗言志歌咏言”的古语,也有人说过:“当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请让音乐响起来吧。”这些都说明了情感在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技巧反映生活。因此情感与形式在任何艺术中都是固有的、内在的。如果对作品形式所含的内在情感理解和体会得越深,那就越能充分的表现出音乐的韵味和魅力。相反,如果只掌握了表现作品的形式和娴熟的技巧而没有情感,那就只能像钟摆一样机械地表达作品的形式涵义,由此带来的效果是乏味的,难以打动听众。

音乐艺术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活动来激发兴趣,触动情感,使人在愉快地品尝音乐艺术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突出情感教育和体验,以情感人,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心灵,培养学生正常健康的心理、良好完整的人格以及美好高尚的情操。

三、音乐艺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与路径

(一)情感教育中教师是关键

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来启迪、激发、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敞开心扉,体验美感,从而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到音乐艺术活动中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能听出音乐的“意味”,感受作者的意图,还要能触类旁通,了解文学、美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假如教师对文学、电影、诗歌、绘画等有所了解,就更能挖掘作品的内涵,无论在理解还是在表达上,将会更加形象、生动、准确。如对历史有所了解,那在赏析作品时,就能以历史的角度去体会作品的时代意义。其次,教师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的美及艺术的美敏感,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洋溢,将情感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因为教师一个关怀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那样师生就能共同进入教学过程和内容,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教师真实的情感表现,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实的情感表露。所以,教师要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演绎出自己的生活经历、亲身感受,突出自己的人格及个性特点。

(二)创设充满情感的音乐意境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了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以高质量的视听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演讲、表演等形式各抒己见、各显其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综合性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实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音乐作品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有活生生的情感。充满情感的音乐情境,能使学生真正置身于情、景、声交融的场面,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从情入手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想象,去理解,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作品之中,用心体会,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景感应效果,得到美的享受。

(三)注重表情训练,实施情感教育

实施情感教学的最佳方式是表情,它是音乐艺术教学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音乐教育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点是:音乐艺术教育直接用音乐作品去拨动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整个感染、教育过程几乎都是在表情中完成的。所以,要实施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表情。音乐作品的表情包括:力度、速度、节奏、音色、和声、配器等。教师只有对音乐作品的表情正确、全面的理解和感受,才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其次,教学的过程要始终贯穿着教师的表情教育,如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幽默精炼、富有感染力等;最后,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也应是充满丰富的表情,如在感知理解音乐作品过程中学生的动情、哼唱、模仿、表演、讲述、创作等。总之,在音乐艺术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着手,注重各种表情的训练和培养。

(四)注重学生身心自然发展规律和思维结构特点

众所周知,尽管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和对世界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但他们对音乐的认知水平仍处在基础阶段。由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音乐艺术教学中力求做到简单的技术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最大限度地简化技能,尽可能地突出美感。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艺术教育要从认知入手,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艺术之美美在何处;逐渐使之爱上艺术,乐在其中,形成审美兴趣:在审美兴趣的驱使下,一切难就不再成其为难,兴趣就是知难而上的动力。”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巧妙地创设情景,合理地激发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爱上音乐,从而主动地探索音乐。

(五)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当今,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更能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更能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

电化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配以相关的语言描述,直接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之产生丰富的想象,触动内心的情感世界,这就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对音乐作品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音乐情境,通过主题的不断变化、音色的明暗交替、情绪的瞬息变化,加上其中光、像、影的完美结合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置身于美妙、真实的音乐意境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总之,情感教育是实施音乐艺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施教者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效策略和途径,包括利用自身的教学情感和音乐作品的真挚情感做诱导等,用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做纽带来唤起学生的情感经历和体验,增强自信心,敞开心灵的大门,使所有学生都喜欢音乐,乐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音乐艺术教育真正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芦 苇. 解读艺术教学的“综合性”[J]. 上海教育科研.2003(5).

[2]龙亚军.论艺术课程的综合性[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2).

[3]胡志梅.情感——美乐教育的灵魂 [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

[4]吴晓杰.中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7.

【作者简介】杨帆,男,赣南教育学院音乐系助教,主要从事音乐舞蹈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情感教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