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组职能及应用策略初探

2009-10-15 03:38杨霄彩
职业时空 2009年12期
关键词:职能应用策略

杨霄彩

摘要:课堂小组形式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之一,合理设计课堂小组应用策略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文章从课堂小组服务于基础理论学习和综合应用训练两个角度分析其发挥的职能,并就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活动低效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课堂小组;职能;应用策略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永恒的主题。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支点,是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众多的课堂组织形式中,小组形式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系统等优点,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合理设计课堂小组应用策略不仅能够对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起到督促作用,而且更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的训练,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学生完整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缺乏科学的组织策略和合理的评价机制,小组合作活动多流于形式或成为教师缓冲教学压力的工具。因此,笔者通过分析课堂小组职能及低效应用的原因,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课堂小组应用策略。

一、课堂小组职能

1.有效服务于基础理论学习的职能。学校教育的各门课程是根据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大部分的基础知识是先通过课堂授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直接印象,继而经过深入理解、应用训练等融会贯通,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系统化学习不可能逾越感知过程,但所有的基础知识也不可能都会在实践应用中直接发挥作用。当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源于兴趣,当学习过程无法带给学生感官冲击,就会出现消极的学习状态,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直至恶性循环。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对每一位学生都特别提点以示督促是不现实的。因此,调动课堂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一直都是教育者的难题。

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处于提供更多可控制因素的课堂环境中,就会表现得更积极,做出得体的行为,反之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小组学习可以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握有学习的主动权,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必要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探索。另一方面,因为课堂上每位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时刻保持高度集中,采用小组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互助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对课上接收的信息进行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2.有效服务于综合应用训练的职能。课堂教学的综合应用训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理论知识点,可以对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多个应用有效,提出的是对知识的视阈要求;相反,一个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理论知识点的支持,提出的是对知识的整合要求。这种需要多元知识、深层智慧的综合应用训练,小组形式尤其有利。一方面,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深浅不一,通过合作讨论,可以实现各自的知识挖掘和相互的优势补充,并且对学生思路的整理、创造力的发挥有一定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规模较大的综合应用项目,个人完成需时过长、任务过重,不宜课时安排。而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可以将任务划整为零,既有合作研究又有独立思考,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能够发挥个人的作用。

以小组形式开展综合应用训练具有真实性、合作性、独立性、灵活性、复杂性等特点,对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引导、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课程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堂小组职能低效的原因

1.小组任务设计不当。小组合作是由任务主导的。教师在设计合作活动时,首先要清楚合作任务要达成的目标或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是要通过合作实现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实现基础理论的综合应用;其次,还要考虑所提出的任务在开展合作过程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或产生共鸣,能否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能否通过限定时间内的探讨形成基本的共识;最后,各小组讨论结果必须适合公开表达,并具有一定可比性,可以给予适当评定。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如果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把握不到位,教学设计有偏差,合作话题缺乏趣味性,活动之前没能对学生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网络进行激活等等,就会抑制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

2.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小组合作活动的评价从本质上讲是对小组及小组成员的价值判断,只有经过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才能检验小组活动的效果,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找到错误及其“症结”所在,在教师帮助下“对症下药”,及时矫正。同时,对教师而言,全面的评价具有教学导向作用,根据学生的合作活动效果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偏差,能够审视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能够根据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教师已意识到活动评价及反馈的重要性,但评价环节仍是大多小组合作全过程的薄弱之处。这是因为,评价必须配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因为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一方面,有的教师只能对整个小组或是发言代表进行评价,这就容易使小组合作活动成为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任务;另一方面,有的评价只是对小组结论的泛泛之谈,总是使用“不错”、“可以”、“实现起来难度大”等模糊语言,没有对讨论内容设置评价明细项目,无法对各组活动效果的区分给予科学的、合理的解释。

不完善或者简单的评价只能使学生降低对评价的认可度,从而降低对小组合作活动的重视程度。

三、基于课堂小组职能的应用策略

1.基于基础理论学习的小组合作应用策略。针对进行课堂理论学习时,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高度集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分而治之”。首先教师必须为本次课内容进行清晰、有条理、有层次的总结,以总结内容为纲作为小组合作学习、互为补充的蓝本。其次,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适当答疑解惑,对于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简明的分析和讲解,补充课堂知识的缺失;同时要注意互相学习不积极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引导,提出抛砖引玉的问题,为小组进行充分的互助学习营造气氛。最后,对于小组互相学习的效果进行展示和评价时,利用随机算法,采取随机抽取问题随机抽取学生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回答按照答案做出明確判定,并量化为分数,以此机制触动学生在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驱动下利用小组互学方式,提高对课堂内容的高效吸收,为课后复习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

2.基于综合应用训练的小组合作应用策略。针对综合应用训练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对所分析的问题要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点、不同表达方式细化成任务明细,既有相对独立性又需要控制在全局的统筹观点之下,而且每一部分的问题分析要能够回溯到客观知识点,以是否正确运用理论知识为评判标准,评定出各组结果的等级或量化为分数。在阐述本组分析结果时,对应不同的子任务,由不同学生负责,尽可能在有限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发言,即做到“责任均摊”。同时,发言过程中,其他组可以进行质疑,提出否定或优化,把问题的讨论扩大到整个班级。个人发言的内容既要考虑到独立知识点的阐述又要考虑到与总问题的整合,对于其他组的质疑要进行充分的答辩,答辩失败将影响整组的成绩。通过此策略一方面每人都有独立负责的细节,可以充分发动小组中的成员人人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各小组成员围绕统一的任务中心而密切配合、互相提示与探讨,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和问题的规模可以对上述策略进行灵活的变化,如问题的解决无法划分为每个人都能够均衡的子任务,可以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决定小组发言人,实现小组内的互相帮助和互相制约。

小组合作大大增加了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设计合理的应用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实现学生个性张扬、优势互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时更能营造共享共赢及共同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军靠,李延.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J].教

育探索,2009,(2):54-55.

[2] 陈芳,王林燕.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8,(6):125-126.

[3] 韩立福.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其有效策略[J].教学与

管理,2009,(4):3-6.

[4] 潘永庆.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育

研究,2006,(12):84-87.

猜你喜欢
职能应用策略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试论合资企业中财务总监的职能探索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