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廊坊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

2009-10-15 03:38梁新春
职业时空 2009年12期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廊坊市管理模式

梁新春

摘要: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推进城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经验,结合廊坊市实际,提出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廊坊市;政府重视;管理模式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过:“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信息的重要基地。不仅科研工作者离不开它,一般老百姓也离不开它。”可见图书馆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人都离不开图书馆。我们每一个城市居民都生活在社区之中,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就能使广大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是紧张而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所必需的。政府应重视社区图书馆建设。社区图书馆是社区人终身教育的学习站;是社区人学习资源的供应处;是社区人自主学习的导航台;是社区人文化休闲的起居室;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势必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推动社区文化发展,从而推进整个城市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

河北省廊坊市于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经济不是非常发达,要想建成比较完善的图书馆网络,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挫折。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经验和不足,笔者认为把握住以下几点,廊坊市的社区图书馆建设一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政府重视是根本

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组织保证、经费保证、政策保证、机制保证措施,缺一不可,其中财政保证措施最为重要。市、区、街道(镇)三级财政分别拨出“社区图书馆建设基金”,专款专用于社区图书馆建设。市财政拨款主要承担社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根据管理委员会的年度预算下达市图书馆,由市图书馆负责文献的采选、分编加工;区财政拨款主要承担社区图书馆的馆舍、设备等资源建设,根据管理委员会的年度预算下达区图书馆,由区图书馆根据管理委员会的规划设计具体实施建设工作;街道(镇)财政拨款主要承担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工资费用。管理委员会必须对这些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

二、选择适合廊坊市发展的“多元”管理模式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图书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世界上社区图书馆发展成功的国家一般都采取中心分馆制模式,但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从本市目前的经济实力来看,必须走以“分馆制”为主体,其他模式并存的发展道路。“分馆制”即廊坊市图书馆是整个网络的中心馆,负责网络的规划、组织、指导、督察与协调工作。广阳区、安次区图书馆是这个网络的分中心馆,在中心馆的指导下,负责本区域中各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实施与协调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各社区图书馆是这个网络的节点,承担文献流通与阅读组织等服务功能。市、区、社区三级图书馆形成纵向业务管理的领导关系,上下协调、各负其责,做到“三统一”,即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社区图书馆管理机制。统一规划,即根据本市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建设的需要,科学地制定社区图书馆发展计划和实施进程,合理地设置社区图书馆网点,切合实际地预算建设与发展经费,以保证社区图书馆的整体发展。统一组织,即统一组织文献资源、读者服务和读书活动等业务活动。在文献资源组织方面,由中心馆负责实施文献的统一采购、统一编目,并根据社区需求对文献资源进行统一配置,既能使书目数据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还能减去各馆重复劳动,缩短图书上架时间;在读者服务组织方面,由中心馆与分中心馆共同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服务程序并组织各社区馆实施,可提高服务质量;在读书活动组织方面,主要是在全市群众性读书活动方面实施统一组织,以达到更佳效果。統一管理,即对社区图书馆的经费、人员和设备等实施统一管理。在经费管理方面,设立“社区图书馆建设基金”,市、区、街道各承担一点经费,在专门的社区图书馆管理委员会”的指导、督察下使用,以确保经费的合理利用;在人员管理方面,由中心馆实施专业教育,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管理水平;在设备管理方面,由中心馆负责对各馆的设备、藏书等资源进行监督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采取其他管理模式:如物业承办模式、社区自主模式、个人或企业等独资筹建模式、联合共建模式、网络化建设模式等。

三、狠抓服务质量,建立“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服务职能

“服务”是社区图书馆生存的关键,如果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和学习的需要,那么社区图书馆就形同虚设,成为发展社区文化的摆设。社区图书馆首先是能为青少年提供校外教育服务,可以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如读书活动、科普活动、百科知识竞赛、读后感征文比赛等,还可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举办各类培训班,为少年儿童提供假期活动场所,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的“第二起居室”;其次是为青年人的继续教育和老年人的再学习创造条件。当前社会新科技层出不穷,社会发展迅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青年人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再有21世纪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心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是十分重要的。社区图书馆是他们消闲和再学习的一个好去处,可以为他们提供特色服务,如举办诗词、国画、书法讲座,使老年人也有再学习的机会。另外,还可以为老年人开展计算机操作培训,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上网聊天,挑战孤独,增加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第三是信息传递服务,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社区图书馆应发挥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枢纽作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有:社会信息(提供重大政治、法律、经济、体育、文化、教育等活动的详细情况和资料,当地人民代表、主要官员、群众团体、咨询机构的情况和资料等)、经济信息(承办具有广告性质的产品、技术服务的介绍,编辑印发经济信息资料,举办科技成果发布会等)、生活信息(如提供就业、房地产、医疗、保险、证券、商品、家政、商场预测、天气预报、旅游安排、本地各类交通工具的班次等信息),凡社区居民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社区图书馆都可以提供帮助,使社区图书馆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信息港”。

参考文献:

[1] 程亚男,谯进华.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研究[J].深图

通讯,2005,(2).

[2] 徐桂兰.图书馆与精神文明建设[J].图书馆论坛,1997,

(1).

[3] 邹华华.关于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战略[J].图书馆杂志,

2004,(5).

[4] 陆承兆.对我国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

图书馆学,2004,(1).

猜你喜欢
社区图书馆廊坊市管理模式
县级图书馆未来走向趋势探索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的研究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浅析社区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