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

2009-10-15 06:14陈晓燕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习得性马太效应电击

陈晓燕

学困生的成因(除先天智力因素外)是多方面、复杂和长期的,既有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也有社会不良环境的熏染,当然还包括学校教育方面的失误。在此,笔者从心理效应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后进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一、马太效应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其实,“马太效应”在学校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喜欢他,家中父母宠爱他。而对一些后进生,就会长期处在被老师遗忘的角落,没有人去关心、爱护他们。在教育中出现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备受冷落的“遗弃者”。这势必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导致两者的分化对立,危害学生的心理,造成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关系不和谐。这种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率,影响学生间的共同进步和提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防止这一教育负作用的发生,走出“马太效应”的误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面向每位学生及时反馈信息,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可对好的学生过于“偏心眼”;要尊重每个学生,照顾每个学生的自尊心,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关爱;要更多地照顾后进学生,及时捕捉后进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让他们看到成绩,了解不足,发扬长处,克服缺点,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学校教育中也时常发生。如有些学生考试或做作业时经常出错,老师不去帮助学生查找出错的原因,反而只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数次采用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因为学生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学生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心理发展的“必然”。

可见,老师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三、习得性无助感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曾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实验中,他们把狗关在一个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由于狗被关在封闭的笼子里,所以它无法逃避这种电击。多次这样的实验之后,心理学家改变了实验条件,他们在给狗以电击之前先把笼门打开。结果却发现,在铃声响起后,狗不但不会从笼门逃跑,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已经可以轻松逃避电击的狗却在敞开的笼子中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心理学家们把这种在受到多次挫折之后,产生的应付情境的无能为力感叫做“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不但发生在动物身上,在人身上也同样会发生。而且,人在一个情境中形成的“习得性无助感”还会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那些长期处于班上“落后”水平的后进生,在多次遭受失败和挫折后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并把这种“习得性无助感”迁移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中,对学生健康成长将会有极大的损害。比如一个学生的数学老是学不好,他可能会把对数学“学习的无助感”迁移到语文上,对语文学习的信心降低,导致语文成绩的下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怎样防止后进生“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呢?首先,老师要消除对后进生的歧视和偏见,要以爱护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对待成绩差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自信心缺乏的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要善于发现他们独特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此为契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其次,老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勤奋性,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对自己产生自信。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学生的挫折感,而且能防止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在教学实际中,老师要让学生对挫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要让他们明白,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在学习中遭受到挫折和困难是很平常的事情,要对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遭受的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学生应对学习困难的能力。这样,当挫折来临时,学生就不会因为毫无准备和无力应对而感到失去控制,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猜你喜欢
习得性马太效应电击
马太效应
户外照明电击防护的几点建议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超级电击武器
这个世界处处都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下的中国医改
电击武器的非致命效应研究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初中生自尊和习得性无助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