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弥漫书香

2009-10-14 08:20甄树存
文学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定期读书笔记课外

甄树存

让语文课堂弥漫书香气,是每个语文老师所追求的。

我是这样做的:

一、通过激发兴趣,营造读书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

首先,收集名言名句,营造读书氛围。

我把班级作为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突破口。

语文课上,布置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名人名言。当每个学生手头拥有几十条名人名言之后,就组织交流,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名言,请硬笔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贴在教室墙上。

其次,用课外读物烘托书香气。

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建立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再鼓励学生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

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家长汇报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从而征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建议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

再次,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先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形成习惯后自主阅读。课外阅读采取读一本书换一张读书卡活动,评选“读书小博士”,具体操作是:一书换一卡,五卡换一“学士”,五“学士”换一“博士”。

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环境。

利用晨读时间诵读经典,如《增广贤文》、《论语》、《大学》、《笠翁对韵》等,通过检查评选“诵读之星”,增强学生诵读积极性。

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浏览书报、借阅图书。每周安排3-4个课时,带领学生去阅览室上阅览课。阅览课上,师生同读一本书,每节课留出15分钟的交流时间,共同分享阅读成果,共同提高。

二、重视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

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

另外,培养学生阅读速度,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两种:

1.“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件读讨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

2.“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三、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它起一个名字,“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坚持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

四、重视检查阅读效果。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认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则更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

基于这种认识,我是这样具体操作的:

1.在班级中展开读书比赛,定期在课外阅读登记栏上公布每个学生的阅读篇目、笔记篇数。

2.抽取一些读书笔记,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

3.经常组织读书经验介绍。

4.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

5.注意发现优秀习作,积极组织向校内外刊物投稿。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检查交流,学生取长补短: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不甘落后,努力进取;受到表扬和肯定的学生更充满自信。班里常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生爱读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读书成为我的学生的习惯和需求,我们的教室真的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

猜你喜欢
定期读书笔记课外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泰国民航局已批准10家外航复航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烽火重燃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