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分制管理模式探析

2009-10-13 09:11张平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1期
关键词:学分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

张平芳

摘要:学分制是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个热门话题。学分制以其灵活的教学形式、自主的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发展和弹性化学制的特点,越来越占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重点领地。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观念、师资、学生、硬件等诸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进一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改革课程形式、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等措施夯实实行学分制的基础,并将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与对教师的激励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233-02

高职教育学分制管理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强调个性发展、实行目标管理、学制弹性化等鲜明的特色。因此,我们应该提供一个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实际、具有职教特色的学分制课程体系,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所谓学分制,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每个学生必须获得的总学分,以取得的总学分作为毕业生学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实质是将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效果的量的单位,并与衡量学生是否毕业的质的标准结合起来。学分制的最大优点是学生个体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基础、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间,通过选择学习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来自主安排学习,学生个体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学分制结合不同的学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一般常应用的有三种类型。一是学年学分制。是指学分与学年制结合的教学管理形式。该学分制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它适应于办学力量较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二是绩点学分制。是指学分与绩点结合的教学管理形式。绩点学分制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若干等级,用绩点或权重的多少来表示,与学分结合成学分绩点,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三是弹性学分制。是指学分与弹性学制结合的教学管理形式。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获得学分情况,可以提前毕业。

学分制是一种灵活的教学制度。在这种灵活的教学制度下,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观念、培养目标、招生就业、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评估体系、学籍管理、队伍建设等将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才能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有以下优势:(1)更加适应围绕总体培养目标变化开展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2)有利于开展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使之有合法的政策依据,有相应的考核和管理措施。(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学生可以在修完相应的必修课程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性的学习某些专门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弹性学制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通过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可以提前完成学业。(5)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根据平均学分绩点的评优办法比过去根据平均成绩评优更加科学、合理。

二、制约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瓶颈

1.观念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沿用学年制进行管理,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认为,实施学分制只不过在学年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选修课程,没有从内涵变化上认识学分制,没有通过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分制;有的期望学分制管理能立竿见影,将学分制当作灵丹妙药,好像学分制管理一旦实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自然增强,学习成绩自然提高,学生的行为自然规范。

2.师资问题。实施学分制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学生在选择课程的同时选择授课教师。没有一定数量的师资,无法形成竞争机制,难以实现学生选择教师;没有一定质量的教师,开不出更多更好的选修课,制约了学校的吸引力和发展。学分制的实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还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管教管导,这些都对师资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每位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多样化需求,必然要开设更多的课程,提供更多的能力训练项目,承担这些课程的讲授和能力项目的训练比学年制管理需要更多的教师。现有的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与学分制管理不相适应,加上扩招,许多高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超过1∶20,教师忙于备课、上课、管理学生,达到了超负荷运行状态,很难再开设选修课,因此,学生选教师这一条就更难实现了。

3.学生问题。有些学生并不完全清楚自身的个性特点,对个人的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设计或期望,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些什么,在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课程和能力训练项目时缺乏自主性和自觉性,或者存在盲从心里,随大流,课程学习、能力训练中缺少主动性,对课余时间安排也欠合理。

4.硬件问题。实施学分制后,选修课的开设打破了原有班级的界限,需要更多的公共教室;需要配备更多的仪器设备和其他条件;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更多的图书资料、阅览场所和更多的上网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机会;为加强学生能力训练,需要更多的技能训练场所和实训工位。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教学条件与学分制的教学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是教学安排难、教学和训练效果不大理想的重要原因。

5.管理问题。实行学分制后,教学由按班级统一管理变为班级统一管理与课程分散管理并举,教学管理更加繁杂,选课管理、上课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配套,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较落后,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还不令人满意。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如何适应学分制管理,形成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摸索和探讨。

三、夯实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的基础

1.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适应学分制的师资队伍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条件。实行学分制后,有大量的选修课要由教师承担,如果选修课数量不足,学生将无课可选;如果选修课质量不高,内容贫乏,学生将学无所获,这都将影响学分制的实施。

2.改善实践条件。高等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必须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实践平台。实行学分制后,随着选修课量的不断增加,学科教学班级所需的教学场所尤其是实践场所也必然随之增多;传统的以行政为主的教学班级将被一个个以学科和课程为主的教学班级所替代。

3.改革课程形式。除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形式外,为了配合和适应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教学形式:一是远程教学课程。采用弹性学制后允许学生先就业再学习,但就业后的学生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可能性极小,采用自学考试和网上教学的方式将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二是技术项目开发。为了鼓励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可以将参与技术项目开发作为选修课程,由校学术委员会对其开发项目进行评价,根据项目完成的质量,通过论文答辩后给予学分认定。

4.加强教学信息化管理。实行学分制工作面广量大,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必由之路。在试行学分制工作过程中,随着课务、考务、教材、选课、登分等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运行,为学分制的顺利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对策

1.切实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前提。教师要从观念上接受学分制,它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根本性的改革,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人才多样化、复合型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创新和协作,以逐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同时,还要转变教育只为社会需要服务而忽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质量观念,弘扬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实行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分制。职业院校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因而,在实行学分制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所修学分中,技能方面的学分要占有足够的比例,要加强实践技能课的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技能课的数量和质量、学生实训设备和场地要有充分的措施予以保证。

2.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但不等于选课制,它所涉及的实际上是对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的变革。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分制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在教学管理上,要加强课程评估,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采取科学的课程评估方法和正确的评估途径,以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要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从课程的开设、课程的内容到考试考卷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发挥学分制的激励、竞争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必修课中,如一些公共课可打破专业、学科的限制,教师实行挂牌上课。选修课中对那些学生选修人数不多、质量不高、效果欠佳的课程,予以取消或换教师上课。在奖金分配、升职晋级、聘用年限等问题上,都要与教师教学的质和量挂钩。

4.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并在网上完善资源库,使学生可以方便自由地共享这些资源,达到课堂学习不足,课后进一步自学的效果。

5.将学分制与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工作挂起钩来。高职教育的特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所以,学分制的教育工作必须与学生就业指导结合起来,要经常向学生传授有关职业生涯规划与选课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学分制的认识和自由选课的能力。必要的情况下,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对学生的选课与专业方向的确定给予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蒋国平.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调查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6,(4).

[2]张增学,乔艳华.对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必要性和框架构建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4,(19).

[3]张凤林.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浅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9).

[责任编辑 陈凤雪]

猜你喜欢
学分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