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莲
摘要:因年代久远的关系,学生深感文言文的学习之难,且有的认为文言是老八股,与时代潮流相悖,与生活关系不大,学而无用。笔者认为学学文言文的说的技巧是有好处的:熟读成诵是唯一有效地学好文言文的办法,情境交融是激发兴趣,克服死记硬背,确切理解文意的途径。
关键词:文言文 熟读成诵 情景交融
学习文言文,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修养。文言与现代汉语有传承关系,如果我们熟悉文言文,可以吸收其优点,如文言文的特点是简练,因而显得干净、充实、紧凑;文言文词汇丰富,运用起来灵活,用起来确切;从修辞角度看,炼字工夫深,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熟悉文言,了解词语的出身和性格,使用时就不会出错。如病句“这不能视如敝帚,随手扔掉”,如果知道曹丕《典论·论文》有“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的话,还有成语“敝帚自珍”,你就会懂得“敝帚”是表示自己看重,这句中应改为“敝屣”;文言文还有一个特点是委婉,说话根据场合、对象巧说,当直说显得粗野莽撞的时候,用巧说显得得体,如课文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烛之武退秦师》等等,学学文言文的这种说的技巧是有好处的。
一、熟读成诵是唯一有效的学好文言文的办法
我们知道王勃六岁会诗文,骆宾王传称其七岁能赋诗,李百草传称其七岁能文,近代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现代茅盾能将整本《红楼梦》背下,还有一位大师能背《史记》,当代韩寒说“中学语文课我一节没听过,可我就是比那些每节课都听的人出色”,殊不知正是他小时候在父母严格管制下背熟了四书五经以及其他经典古诗文,才有了良好的语文基础。有人以为熟读、背诵太吃力,想找捷径,即靠多分析结构,讲清规律,来求豁然贯通,这有用但专靠这个不行。记住一个字的意思是点,记住一个句式是线,读一课书记住了这课书的生字、句式,这叫平面的懂,只达到平面的懂,那么同样的字,在别课里,意义用法如果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而把文章背熟了,才能达到立体的懂,才能掌握这个字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才能融会贯通。
我们教师应当重视读的教学法。把时间让给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不要担心学生不理解,我们要相信他们将来读的多了,会理解的。即使有些不能理解,甚至读了大学都不能理解也无妨碍。我们的语文教师,谁敢说能理解所有的文言文呢?其实有不少学中文的本科大学生,毕业后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发现不少文言文理解不深,或者理解错了,甚至不能理解。何况是中学生呢?而今的中国,可能只有少数专家学者才敢说,能读懂每一篇古文。何必要求中学生过高呢?古代不就有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好经验、好方法,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
二、情境交融是激发兴趣,克服死记硬背,确切理解文意的途径。
情境交融要通过揣摩进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演员演戏,死记硬背演不好,进入角色感情,如情入境,读出感情。其一,教师可根据文句指导朗读,如《兰亭集序》第一节:“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其二,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或听音像资料优美的朗读,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感染学生。其三,还可让学生反复读:读三四遍,在声音大小、快慢、抑扬顿挫中确切体会词句意义前后联系,过两三天拿出来再读两三遍,重复三四次,相当熟再放下。其四,可让学生对话表演:如第一册中《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都有大段对话,人物性格身份不同,说话口气就不同,如烛之武对君王的口气是老年人固有的埋怨口气,孔子对季氏说话是师长对学生的批评口气,触龙说话像老年人之间促膝谈心。学生能揣摩语气进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五,理解地记,教材的练习设计非常注重对这一点的指导,可参阅。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既重要而又意义深远,愿能与同行们继续努力,研究出更多更好能符合新形势教材的教学方法,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让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