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009-10-13 09:11夏建霞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话题要求

夏建霞

摘要: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而做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就是审题。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四个过程,本文就从这四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关。

关键词:高中作文 审题 材料 提示 话题 要求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给材料作文,这与以前的命题作文相比,看起来像是给作者提供了方便,其实是增加了难度,这种难度主要在于审题、概括材料的复杂性上。

同是给材料的作文,又有给话题的话题作文和不给话题的材料作文两种不同形式。如2005年全国卷Ⅱ是给话题作文,而2006年全国卷Ⅰ则是无话题的材料作文。

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在作文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而审题又是高考作文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审题发生了错误或审题不十分恰切,就决定了考生此次作文的级别。而许多考生在作文时,往往只看话题(尤其是给材料的话题),却忽视了材料本身对思维和主旨的限制。

其实,审题也是一个过程。它应该包括“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四个过程。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也可从这四个过程逐一入手:

一、审材料

高考作文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审题时,首先是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所以“审材料”的关健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然后展开联想,与社会中的人或现象进行类比,进一步地提炼出主旨。

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话题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此材料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这句话具有很强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它正好暗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等美德。“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忘记与铭记”是在引领考生正视过去,正确地看待历史。考生只有正确解读了材料的内涵,方能从容应对,写出精彩的文章。

还应注意的是:有时作文所给的材料不只一个,而是两个甚至三个,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地分析材料,切不可只看一则材料而忽视了其它材料。只有综合分析几个材料的共性,才能筛选出正确的立意。

如,材料一:乐手们在拉琴前,总要轻轻的拔动琴弦,把音高调准在预定位置,以免演奏时跑调,正是有了这预定的音高,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音色才会和谐美好动听。可见这定调是多么重要。那么,人生是不是有个定调呢?

材料二: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如果我们只看材料一,就可以得出诸如“给一生定一个目标”“人生在世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等主旨,但要综合看材料二,则只能得出一个主旨“给人生定一个目标,并且要努力奋斗去实观人生目标。”

二、审提示

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考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联想和想像,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提示“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上收藏于有限中。”

正如最后一句“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所言,作文的提示能让考生展开无限的遐想,生活中看似很简单、很平常的事,却往往能挖掘出极丰富、极深刻的内涵。不是常说“一粒砂粒看世界”“一滴水能折射出一个太阳”吗?相信只要考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小事进行联想、开拓、深思、挖掘,一定能通过“一枝、一叶”发现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写出令人惊喜的文章。

三、审话题

如果是给话题的材料作文,则审题的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辩明它的层次结构。

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话题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并不矛盾。强调相信自己,不能否定“听取他人的意见”;强调“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能否定“相信自己”。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应该是既充满自信又虚心纳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偏重“相信自己”,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偏重“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审要求

作文的要求,是对写作方向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作什么,不能写作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诸东流。“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如作文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就相当明确,考生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将作文写成诗歌或其它不符合要求的体裁,就等于给自己的作文判了死刑。

这就是我本人在多年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的高考作文审题技巧和方法。如果我们考生能够抓住高考作文中最关键的这一步,那么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话题要求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