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2009-10-13 09:11霍秀芝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信息化信息技术

霍秀芝

摘要: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为使教育和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融合、接轨,教育信息化变得刻不容缓。在传统教育模式向教育信息化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将是这场革新的关键性的人本因素。

关键词: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信息化成为各个国家各个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伴随着商贸电子化、政务电子化,网络社会的雏形已经形成。为使教育和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融合、接轨,教育信息化变得刻不容缓。在传统教育模式向教育信息化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水平将是这场革新的关键性的人本因素。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应首先提高教师对信息化认识

21世纪的教育是媒体教育,而且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网络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为必然走向社会的学生进行必需的信息技术启蒙等方面意义重大。

为此,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社会的宣传导向,或者是教师群体,都应该展开强势的形势教育,形成浓郁的教育信息化氛围。学校作为教师的直接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用,采取生动有效、因地制宜的形式,如学校广播,教研小组活动,发放有关教育信息化作用、意义的文件、小册子,组织教师观摩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实例等,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和教学相结合的学习、应用兴趣,从而让他们主动去学、主动去练、主动提高信息化水平。

二、加强教师素质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教育信息化首先要实现人的信息化。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居于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培训的目标在于使教师具备较强的手动操作能力,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应达到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一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能够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即利用信息技术去优化学科教学,并能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便利学习、改进学习;三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自我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培训亦应注重效果,注重效果评价。培训效果的评价应该客观、具体,主要依据教师在培训期间创作的学科教学软件、教学案例,撰写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等。评价的结果应该得到书面的认证,教师信息技术资格认证不仅是对教师知识量、应用能力的肯定,同时也作为教师今后从事现代化方式教学资格的关卡,并辅以不同的等级,这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富有正面作用的压力、激励,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教学设施,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其基本意义在于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这种实践,加强教师的信息化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充分融合,使之不断强化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素质,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学应用软件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现代化教学的基础。有了硬件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注重教学应用软件的充实、更新和应用。因此,有计划、适时地充实、更新教学应用软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在更新颖、更精彩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和能力,更可以使教师在这些软件的应用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四、重视教育信息化经验理论交流载体建设,为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一个活动平台

为使教师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非常必要。也就是说,重视教育信息化经验理论交流载体建设,为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一个活动平台。教师在交流探讨中能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增长新知识,促进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赛事活动。组织信息技术比武、优秀课件、教学设计比赛、选拔优秀教师示范化讲课等活动。通过赛事活动,力求营造一个浓厚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学术交流环境,使教师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不断激发自己的学、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论坛。充分利用校刊、校园网BBS公告栏等有效载体,设立论坛,为教师随时就信息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或总结出的经验进行交流,并使更多的教师在浏览论坛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五、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促进信息化真正融入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提高对各学科与信息学科在教学中整合的意识,令其学会使用,乐于使用信息资源、设备,建立激励机制,并将教师的信息化提高程度纳入考核范围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1.信息设备使用计分统计制度。对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作详细记载,每月进行量化评分,所得积分划到班级或教师个人,并将其作为年终评比晋级的条件之一,以激励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并使其在实际历练中提高信息化素质。

2.信息化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并鼓励自发进行信息化教学研究,对做出的成果,如论文,按等级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旨在推出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骨干教师,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教师队伍信息化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