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堂导入探究

2009-10-12 09:51李英伟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电教探究

李英伟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所要探究的活动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做到成功的导入呢?

一、导入的基本要求

1.简洁明快。教师导入的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易懂,切忌漫无边际,长篇累牍。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出发点。

2.新颖别致。导入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切忌平淡、刻板、平铺直叙,否则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精彩凝炼。导入要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切忌拖泥带水,牵强附会,信口开河,胡编乱造。

4.扣人心弦。导入要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怪的悬念,以紧扣学生心弦,吸引学生刨根问底,弄懂其中原因。切忌为了吸引学生,故意去猎奇,或者收集一些庸俗的东西来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

5.准确恰当。导入的知识点要找准确,要导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恰当设定知识的坡度,以便学生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进行迁移,实现自然过渡。切忌脱离学生实际,生搬硬套,使学生摸不到头脑。

二、常用的几种方法

教无定法,一堂课如何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师个人的特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导入的方式也不会相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导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故事导入。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它生动有趣。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个个与教学活动紧密相关的鲜活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品德与生活》原本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故事性很强,非常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个精彩的故事无疑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冬天的节日》一课,在课堂导入时,笔者为学生讲述有关春节的小故事,以及春节期间的一些习俗,还有各个民族不同的过节方式。如教学《上超市》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今天请来大家熟悉的“小马虎”,它笑得很开心,这是因为它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有外婆、小弟弟,真热闹呀!妈妈忙着做菜,就让它到附近的超市买些水果招待客人,顺便捎回一瓶酱油来。妈妈给它20元钱,让它快去快回,“小马虎”第一次单独去超市,心里很紧张,下面就请同学们做个导购,帮助“小马虎”在20分钟买好东西,好吗?故事勾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既增加了课堂的知识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跃。

教师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可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寓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能使学生知理明道,受到启迪和教育。运用故事寓理法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法导入新课时,所讲故事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教学进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内容,舍本而求末。

2.游戏导入。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吸引注意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如讲授《美丽的大自然》一课时,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动物,另一组扮演植物,让孩子们戴着形态各异的头饰到前面表演,并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巩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如在教学《我们有礼貌》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一个“小猴子做客”的故事,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做客和待客的礼貌用语,教师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表演“小猴子做客”。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通过自己扮演的角色,他们学会了应该怎样有礼貌的做客和待客。如讲授《我为家庭添欢乐》一课时,让学生扮演三口之家,当父母生气时,孩子是怎样从中调解使父母和好如初的,这样入情入境的表演既使课堂妙趣横生、生动活泼,又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游戏导入法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课堂气氛不容易把握,需要很强的引导性和适当的调控,最终要让学生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3.电教媒体导入。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导人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勇于发现,为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铺垫基石。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课前选用相应的电教媒体,如,用轻松欢快的音乐旋律、精彩纷呈的音像节目等营造出一种亲切愉快的氛围来开始新课的学习,深受学生的欢迎。如讲授《春天在哪里》一课,上课开始播放《人与自然》的纪录片,让孩子们知道动物、植物也是地球的主人,是人类亲密的伙伴,让孩子们学会尊重、珍惜身边的一切。

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法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接受,更容易被感染,给学生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的感觉。

4.语言导入。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处于一种有利于教师调控的状态,为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例如,诗歌朗诵法:能渲染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音素,增强学习兴趣。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在课始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让全班美美地读一读艾青的《春姑娘》,在诗句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春天的美妙。带着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轻轻走进春天的故事,在美好的气氛中感受春天,寻找春天。 再例如,问题导入法:提问能马上集中学生的思维,并围绕问题进行材料整理,对文本内容作出积极的反映。所以语言导入法就是运用语言上的技巧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新颖形象、幽默生动的思品课中也采用教师提出与新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的方法导入新课。如教学《真正的友谊》一课,老师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才算上真正的朋友呢?”这些问题提到了学生的心里去了,学生急于了解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的设疑导思,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借机揭题,让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学习,在过程中逐渐解决心中的疑惑。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体教学的“序幕”,起着集中注意力、带入情境和铺垫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该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就一定能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学生的思维就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情境中去,也为进一步学习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品德与生活电教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