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2009-10-10 09:18曹先达
长江文艺 2009年10期
关键词:储备库洪湖粮库

曹先达

粮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做好储粮事,为国为人民。

我来到美丽的洪湖,来到洪湖长江边的叶家门。

2000年,洪湖粮库只是位于叶家门村一个仓储量不足4000万公斤,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粮库,只是长江边上司空见惯的粮食收储企业。

2009年,我再次来到了洪湖。我突然发现,在粮库主任刘书清的带领下,湖北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异军突起,成为整个荆州粮食系统的骄傲。

当我进入湖北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家企业的绿色景致和排列有序、颇为壮观的37栋粮食仓库。粮库乃企业单位,但内部结构却又像一座花园,中央公路两侧,花坛中花木葱郁而整洁,宽阔而高级的茵茵草坪呈正方形镶嵌在办公大楼前方。楼后是精养鱼池,鱼池旁还有一条长方形荷花沟渠,与中央公路呈十字形,芙蓉花正红艳艳地朝你微笑,在中央公路左侧旁有花园一座,里面处处有绿阴与花香,在如此美妙优雅的环境中散步实乃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只有当你抬头望见公路左上方那铁柱电线杆上的警示牌时,你才知道这是一家保证农民收入,服务“三农”的粮食仓储企业,你才知晓这是承诺着“粮食足、天下安”的国家粮食储备库。

警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让你过目难忘:储粮备战备荒,管库尽职尽责;以科技储粮为手段,以安全储粮为己任;忠于职守、为国分忧、勤奋工作、为民储粮;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就是效益;宁流千滴汗,不烂一颗粮!

多年来,以粮库主任刘书清为首的领导班子在粮库内部深化改革,带领众多能人狠抓精细化管理,使原本落后的企业迅速从低谷中崛起,迅速步入了湖北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的行列。

刘书清主任说得好:“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行科学的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好一系列基础工作,就一定能产生预想的经济效益,就一定能为国为民储备好丰收粮。”

改革创新,引来发展的滚滚活水

洪湖粮库的干部群众心知肚明,往事记忆犹新,没有刘书清在改革中的大刀阔斧,没有他马不停蹄、吃苦耐劳的争取项目,就没有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辉煌的今天。

刘书清上任之前的2000年,企业效益很不景气。在荆州市粮食系统排名倒数第一的洪湖粮库,职工居然三个月未领到工资。恰逢改革大潮,上级部门督促粮库企业改革,进行大幅度裁员。

只需60人的二级单位,却有206人,人满为患的现实不容乐观。然而经过严格的定编定岗,应予裁减的分流人员高达150多人,没有相应的裁员标准,裁谁谁都不服气。改革一下子陷入僵局,身处风口浪尖的前任一把手这时突患重病,可谁又肯接手这个“烂摊子”?

上级领导慧眼识良才,他们选择了刘书清,刘书清便在这一非常时期走马上任了。洪湖市粮食局领导人的考虑是周全的,为慎重起见,首先任命刘书清为“代主任”,一个“代”字颇有“缓冲”意味。粮库职工拭目以待,有的观望,有的却嘲讽开来:“你刘书清纵有三头六臂也难治理好这个烂摊子”。“分流206人要裁150多号人,怎么裁?还不乱成一锅粥……”

局面是复杂的,而刘书清却是明智的!这个后来被人们认定为大能人的人在当时是异常冷静的。上任伊始,他对裁员二字只字不提,他在谋划着争取国家项目的方案。他认为,能获得国家粮食储备的投资项目,能争取到一个亿的储粮指标,企业就有了国家投资的一大笔储备粮保管费。有钱好办事,一是可以用来发展企业,二是可以用来发放职工的工资,三是可以支付分流人员买断工龄的款项。在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和下岗分流问题上,他主张先争取项目,此乃企业发展之大事,于是,他在大会上强调稳定二字,要求仓库职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为稳定职工的心态,他通过关系,以自己私有财产作担保,到银行获得贷款。职工工资及时予以发放,顿时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刘书清的第一步棋走得极其稳健而巧妙。

2000年下半年,国家决定利用国债资金对全国粮库进行第二期投资。刘书清和他的同事们抓住这个机遇进行攻坚,终于争取到国家对洪湖粮库投资1360万元,使洪湖粮库扩建仓库6栋,新增仓容5000万斤。在花费了一番心血、吃尽一番苦头之后,刘书清又争取到4000万斤压库粮食指标,再次新增国家储备粮指标4000万斤。

初战告捷,却尚未达到刘书清预想的目标,不久,他获得个有利条件,多次找贺龙元帅的夫人恳求为之牵线搭桥。为“填平补齐”,国家准备作第三期国家粮库投资。得此消息后,刘书清又立即行动起来,他单枪匹马跑武汉、上北京,他利用洪湖老区这桥,上下奔走为争取到国家储备粮指标投资项目,刘书清风雨中全程陪同,感动了来视察的主管国家粮库投资的领导人,通过对方对自己的良好印象,获得意外的粮库投资项目。2001年刘书清和他的同事们又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1100万元,又新建仓库4栋,又新增仓容4200万斤。

以刘书清为首的粮库领导班子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在争取国家投资项目上,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原来一个亿的库容量现在翻了一番,已达两亿斤。目前,两个亿的库容已储备了1.3亿斤粮食,中央专储粮的增加意味着国家对洪湖粮库保管费的增加,洪湖粮库资金紧张的局面由此得到前所未有的缓解。鉴于刘书清所做出的贡献,鉴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洪湖市粮食局党委正式宣布他为洪湖粮库主任。随着“代主任”的“代”字不复存在,刘书清便定下心来,认真思索深化企业改革的最佳方案。

洪湖粮库206人的职工队伍实在过于庞大,人员开支过大,极不利于企业发展,早就应该裁员减负了。那么用什么方法能让那些不适应在粮库继续工作的人员立即分流而又心悦诚服呢?经过一番冥思苦思之后,刘书清终于想出了一条“打分竞岗”的锦囊妙计,确切的说,是“打分分流”。刘书清在粮库工作多年,对眼下206名职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知识结构了如指掌,哪些人该留用,哪些人该分流,他心中已然明了。只是要借助一杆“秤”,他要让那些应该分流的人员自己“跳”进这个“秤盘”里称一称,你有几斤几两?能达到那个重量吗?达不到,你就得分流,怪不得别人,只怪自己太“瘦”。

由于篇幅所限,刘书清“打分分流”的具体方案笔者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刘书清不愧为洪湖粮库的“智多星”,这个“点子”令人拍案叫绝!他们粗略统计,206人经过打分的方式逐个筛选,分流人员可达150人左右,剩下的精兵良将不到60人。实施后即可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计分法”既无情又管用,居然能让那些不愿下岗分流者满怀不悦却又无可奈何。企业的裁员难题经过刘书清的“打分淘汰” 法,一下子迎刃而解,方法巧妙而得体,当然,没有绝对公平;但加上有力的思想工作,合理的经济措施,既没有人闹事,也没有人告状,皆因刘书清的这一方案无懈可击!

笔者不得不佩服刘书清同志“无情分流、友情服务”的改革举措,难怪干部职工都说刘主任是个绝顶聪明之人,

洪湖粮库党支部书记李俊同志说:“没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就不可能有企业的崛起。”

办公室主任周运杰曾风趣地对刘书清主任道:“企业深化改革既有喜悦也有阵痛,就你个人而言,红旗该你扛,罪也该你受。”

科技创新,插上洪湖粮库腾飞的翅膀

为了深入了解洪湖粮库近几年科学储粮的发展情况,笔者多次与粮库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交谈。了解到粮库对科技储粮工作十分重视,洪湖粮库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科技储粮的支撑。洪湖粮库有哪些“保粮秘诀”。笔者在粮库仓储检验科办公室,见到了工作任务最为艰巨,成年累月战斗在科技储粮第一线的“指挥官”——仓储检验科科长肖俊平。

肖科长告诉笔者,粮库成立了以仓储主任为首的“洪湖粮库科研小组”,认真组织确定全年科研项目的推广实施方案。确定了对不同隔热模式控温保粮的研究,并耗资12万多元新增加了两栋高分子泡沫板双层隔热仓。

“为了科学储粮,如此加大投资力度,说明以刘书清主任为首的粮库领导人确有远见卓识,懂得仓储工作科技含量的重要性。”笔者说。

“是的,”肖科长兴奋地接着道,“当前我库控温的储粮措施各具特色, 有些措施属于叠加组合,我库在屋面安装了喷水降温设备的基础上,仓内还有散装稻壳、泡沫板、气垫、废旧麻袋,地毯喷水隔热降温。仓窗、门隔热方式有薄膜、砖混砌块等,并对所有仓房全部安装了轴流风机和时控开关用于排热降温。”

“那么在稻谷虫害方面有何科学的防治技术?”笔者问。

“现在我们摈弃了传统的用药方法,采用科技含量很高的仓储熏蒸杀虫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环流熏蒸模式转换是一个历史性飞跃,由于我们采用固定环流熏蒸的方式进行熏蒸杀虫,大大降低了用药成本和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熏蒸效果。”肖科长接着道,“在通风模式上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我库安防还投入30.45万元与郑州贝博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库区微机巡测数字化改造合同,改造工程现已顺利完成。仓储微机巡测系统实现了由模拟网络系统向数字网络系统全面跨跃,使粮库粮情网络设施建设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为高效、稳定的采集分析各类储粮数据提供了先进的科技保障。”

——迈入粮食系统省级先进单位的洪湖粮库其科技储粮工作目前已进入了全新的领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洪湖“中储粮人”已立于不败之地,事实说明,企业的崛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

管理创新,奠定现代粮库中流砥柱地位

湖北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南临长江,北靠仙洪公路,与即将开工的沿江高速公路相邻,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是湖北省最早命名的国家粮食储备库之一。洪湖粮库占地面积165亩,建有仓库37栋,仓容10万吨,常年储粮8.5万吨。2007年,在被国家粮食储备库命名为“湖北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之后,又被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命名为“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洪湖分库”。于是在我国中部地区便有了洪湖“中储粮人”这一美称。

为了进一步提升粮库仓储设施科学水平,全库实现了:粮情检测微机化、仓储作业机械化、储粮虫害防治多元化。极大地促进了粮库科学保粮技术的运用与提高,激发了广大粮食防保人员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笔者还了解到,为强化粮库现代化管理模式,全库实行了库领导成员包片、各职能的科室包仓,绩效挂钩的责任模式,使安全储粮落实到每个人,形成了仓储工作横向贯穿,纵向推进的良好态势,笔者还得知,为了全面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粮库军事化管理模式,他们还定期举办军训和消防演练,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员工专业素质。提高科技储粮水平,粮库以实施气垫隔热毯和高分子泡沫密封隔热板实验为切入点,把膜下环流间歇低剂量熏蒸作为研究方向,探索大型仓房群储粮虫害低药高效途径。进行借助风道自然通风效应与仓内轴流风扇联动作用降温、降水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际运用效果。由于精细化管理成绩显著,年年都被省粮食局评为湖北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

自2007年以来,以刘书清为首的领导班子,狠抓了粮食仓储精细化管理,并以此总揽全局,以全面提高粮库科学储粮,以强化各类隔的力度为重点热控温储粮措施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仓储工作责任考评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仓储设备性能。

他们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仓库精细化管理工作正是他们狠抓不放的重点。为此,他们集思广益,制定出了“洪湖粮库仓储精细化管理细则”,并将精细化管理细则落实到实处,将月评作为实施的切入点,打破了保管人员原有的工资分配体系,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总原则下,确定工资基数,与其月评考核评比结果挂钩,使其工作效果在个人收入上得以体现,收到了调动职工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效果,粮库每月张榜公布各仓考评结果,并将累计成绩作为年终评比的依据,极大地鼓舞了先进,鞭策了后进。

实践证明,以刘书清主任为首的洪湖粮库领导班子,是一支优秀的战斗集体,领导成员所分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十分出色,深受上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好评。

由于领导管理得力,洪湖粮库在八个方面成绩显著,一是粮仓建设达标率为100%;二是储粮安全率100%;三是储粮宜存率达94.8%;四是中央储备粮和进口小麦管理全部实行了“三专”管理,“三卡”、“四簿”填写准确规范,粮食出入库手续齐全流程规范;五是认真执行《委托代储合同》;六是各类仓储配置齐全,安全有效;七是管理制度齐全,责任制度落实到位;八是洪湖粮库从未发生过一起储粮责任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

情感交流,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在洪湖粮库的办公室,笔者与从事文秘工作的黄山同志进行了一番交谈。

“你对刘书清主任是不是很敬畏?”笔者饶有兴味地问,“在‘敬与‘畏的层面上,是‘敬多还是‘畏多?”

黄山笑着答道:“‘敬是肯定的,那是因为刘主任德才兼备,他是我们粮库的主心骨,军之主帅嘛,谁不敬他,但谈不上‘畏,刘主任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不以一把手自居,很关心职工。”他非常在乎下属乃至职工的切身感受,思想工作深入细致,即便是对犯了错误的职工也不会与其发生正面冲突,他十分注意工作方法。办公室主任周运杰说:“刘书清主任善解人意,懂得人心换人心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经常对我们说,企业要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企业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很重要,这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和谐,哪来干群的同心同德?”

办公室主任周运杰告诉笔者一件分外感人的事:2007年12月,刘书清身患重病,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全库的57名职工心急如焚,刘主任的病怎能不牵动全体职工的心啊!人们自发组织捐款,短短几天,他便收到了1.3万元的“情钱”。如此盛情,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刘书清顿时热泪盈眶。多好的职工啊!他将前来探望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周运杰叫到病床前,委托他将所收取的1.3万元全部退给职工。周运杰说:“这可是大家一点心意,如果将钱退回去,肯定会伤大家的心。”刘书清想了想,便不再吱声了。事后,他也不再提起此事。谁知就在刘书清出院不久,也就是临近春节之时,他亲自到渔场花了1.4万多元,买了一批大鱼回来了,在粮库的地面上按每人20斤计算,分出了70多份,其中57份是给在职职工的,其余是给退休人员的。许多退休人员没有给刘书清“送情”也同样得到了他的馈赠。

刘书清主任为了不收取职工的“情钱”,居然倒贴一千多元买鱼回赠给自己的职工,不少职工被刘书清这一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的热泪。

“分鱼”事件反响强烈——刘书清同志用一种特殊方式诠释了他美好的心灵,人是有丰富情感的,如此情感的交流,如此“传奇”式的情感表达,怎不令笔者拍手称赞?

“天道酬勤”。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是刘书清和他们团队们默默耕耘,才得以收获累累硕果。

——2009年3月,湖北省粮食局授予湖北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全省粮食仓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9年2月,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授予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2008年度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8月,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授予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荆州片区第二届员工岗位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

——2007年3月,湖北省粮食局授予湖北洪湖粮食储备库“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2008年3月,荆州市粮食局授予洪湖国家粮食储备库“2007年度全市粮食系统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2008年6月,中共洪湖市委授予洪湖市粮食储备库“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七周年先进党组织”称号。

……

责任编辑吴大洪

猜你喜欢
储备库洪湖粮库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洪湖水浪打浪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湖凤舟
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人才殷仓廪 创新促发展
粮库竣工
粮库里的机器人
陕西省靖边粮食储备库:构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智能化粮库现场见闻
我为抗日政府管粮库
俄批准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