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亮 韩文宁 夏 蕾 陈小兰 国 平
病历资料
患儿,男,3岁1个月,因发热6天入院。入院前6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0℃。在外院曾以“上感”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6天,无好转,转入我科。入院查体:T39.2℃,P 132次/分,R 32次/分,全身无皮疹,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结膜充血明显,口唇皲裂、杨梅舌,卡介苗接种处无红肿,手足末端无硬肿及脱皮,肛周无潮红及脱皮。血常规;wBc 18.5×109/L,L21%,N 72%,PLT 315><109/L,ESR 78 lIⅡn/小时,CRP32 mg/L,ASO 104 Iu/ml,EB病毒抗体、MP-IgM、CPn—IgM、血培养均阴性,血浆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正常。行冠状动脉彩超检查;LCA 0.24 cm,RCA 0.22cm,未见扩张。
患儿发热6天,伴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无皮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末端无硬肿及脱皮,不具备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但ESR、CRP明显升高,无其他原因解释。
经科室讨论后诊断为不完全川崎病。予阿司匹林50mg/(kg·日)口服,静脉用丙种球蛋白2g/kg(分2天)静滴治疗。治疗3天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其他症状明显改善。入院6天后患儿手指末端渐出现硬肿、脱皮。复查血常规:WBC11.6x109/L,L 38%,N59%,PLT580×109/L,ESR 23 mm/小时,CRP 3.8 mg/L。双冠状动脉彩超示:LCA 0.21 cm,RCA0.23 cm,未见扩张。共治疗9天,临床治愈出院。出院3天后门诊复诊,查体见患儿肛周及足趾末端明显脱皮。
讨论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重者可累及冠状动脉。由于病变部位不同,起病形式及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在临床中误诊率较高。
该患儿入院时已发热6天,伴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但无皮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末端无硬肿及脱皮,且冠状动脉无扩张,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但应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后,患儿病情迅速好转,且后期出现手足末端硬肿、脱皮,肛周脱皮,血小板升高,均符合川崎病临床特点。
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病例日渐增多,过度强调川崎病满足≥5条的经典诊断标准,必然导致有些病例的早期漏诊,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非常重要。故遇到发热>5日且伴有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ESR、CRP明显增快的患儿,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一旦诊断,应尽早使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减少或减轻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本症与猩红热不同之处:①皮疹在发病后第3天才开始;②皮疹形态接近麻疹和多形红斑;③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时期;④青霉素无疗效。与幼年类风湿病不同之处:①发热期较短,皮疹较短暂;②手足硬肿,显示掌跖潮红:③类风湿因子阴性。与渗出性多形红斑不同之处:①眼、唇、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②皮疹不包括水疱和结痂。
知识点链接
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川崎病诊断标准,应在下述6条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5条才能确定:
①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热(39~40℃)>5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
②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2~4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现象。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
④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
④双侧结膜充血;两侧性结膜炎,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无分泌物。
⑤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口腔咽喉黏膜充血,嘴唇红肿干裂甚至流血。
④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直径>1.5cm。
根据1993年美国心脏学会所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标准,以上②~⑥要件中至少要符合4项,加上持续高热>5天,并且能排除其他可以造成类似症状的疾病,才能正确诊断为川崎病。
其他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病童注射卡介苗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甚至结痂的情况;血液检查出现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增多现象,发炎指数升高,无菌性脓尿等。这些表现将增加川崎病的可能性。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4条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