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的教学反思

2009-09-30 08:07曹学锐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引导者教学内容交流

曹学锐

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教学的改革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启动了两轮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现在已完成了新人教版初中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学,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教学中反思得到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师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1.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2.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播者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传统教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的支配。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沟通。

二、教学中要“活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出来,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在“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一节中,学生对侧面展开后与扇形对应关系的理解很困难,对为什么学此节知识也很困惑。于是在课前,我在教材的基础知识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做圆锥,动手剪圆锥,结合实物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体验了“做数学”的过程,加强了他们实践探索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是单单通过知识传授所能实现的,教师必须主动地对新课标,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建构起自己对教学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

猜你喜欢
引导者教学内容交流
正确把握教师角色转变合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