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就读大专函授的生源大多来自中职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不尽人意,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中职学校专业特点,从学生终身发展、终身教育角度出发,谈如何改进中职数学教学,使中职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全面发展。
[关键词]函授教育 中职数学教学 终身发展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20114-02
一、数学函授教学遇到的问题
函授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快速发展,许多在职工作人员通过函授学习的方式增加专业知识、提高学历。我校在九十年代初举办大专函授辅导站,十多年来,笔者多次担任《经济应用数学》课的面授辅导教学,教学中发现学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基础知识薄弱
函授辅导站初办时,生源的起点一部分为高中毕业,一部分是中专毕业,年龄大都在三十岁左右,有的在单位已是业务骨干或中层领导,工作忙,有家庭拖累,有的是拖家带口来面授,但学习自觉性较强、学习刻苦,而且大部分数学基础较扎实、有一定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较强。近几年来,生源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几乎全是来自中专毕业生,年龄呈低龄化,多为二十岁出头,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在中专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函授学习是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一种学习方式,函授教材的内容在编排上也有其优势,便于自学,有利于学生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索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但现在的学生不习惯利用课本教材学习,不会阅读数学教材,不善于思考,不会提问题,思维的深度、广度、批判性不够,过分依赖面授时教师的辅导,实际上,由于面授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教材内容过细讲,只能精讲重点、难点内容,解答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学是函授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学生有一定自学能力,具备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
二、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由于现在中职学校招生门槛低,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目的又很不明确,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将来毕业工作用到的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专业课感兴趣,不喜欢文化基础课,把数学课当包袱背,应付了事,不认真学,有些学校也把数学课看成可有可无,不重视,缩减数学课的教学时间,教师教学无法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要求大大降低,重知识应用教学,轻理论知识教学,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机械学习,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而学生由于对理论知识不理解,做练习基本上也是模仿例题做,题目题型发生变化就不能适应,无法掌握好课本所要求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而且教学中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完,学生模仿做练习,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和模仿,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虽然学生也能完成学业,但没有能够掌握继续学习的方法,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社会后,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由于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学生毕业工作后,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自感需要继续学习深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但大多数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全脱产学习,必然会选择函授教育这种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业,或者即使学历已达标,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仍需要不断自我学习和提高。
三、中职数学教学要立足基础,着眼未来发展
我们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并能将学习延伸到社会。
(一)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建设。教育部2008年12月13日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因此,我们中职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专业需要,结合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开展适合中职学校专业特点的数学教学,以达到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兼顾一部分有升学意向,有意于对口高职升学或就业后参加函授教育的学生,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必学和提高三大部分,必学部分是所有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专业课需要的内容,提高部分则是为有升学需要的学生准备的内容。与之配套的习题也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包含必学内容的练习,选做题包含提高部分内容的练习,主要为有升学意向的学生设计,以满足不同学习要求的学生。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教学中要坚决撇弃“填鸭式”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都很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在不经意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觉得自己花费了许多精力,把该讲的讲了,该教的教了,该练的练了,可考试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仔细分析,愰然悟出:我们往往很注重自己教了多少,却忽略学生学了多少,其实并不是老师教多少,学生就能掌握多少,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无论是课堂内外都应鼓励学生多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学会比较、归纳,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的思维有回旋余地,课堂中,教师从不同视角揭示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不断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学生自己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更丰富的数学思维活动体验,我在进行“函数单调性”教学时,利用图形的直观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来学习,具体做法如表1。
事实上,细心的同学完成作图后,很快就发现两组曲线的特征,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即可得到函数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概念。这样学习也有利于后面学习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性质。
(三)培养能力的同时,要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现在的中专生多属好动型,对纯理论的东西不感兴趣,一般是坐不住、听不进、记不住,但喜欢动手,对解决身边的事情较上心,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单调枯燥的纯理论教学,必须使数学教学活起来,教学中要引入活的知识、活的实例。对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要贴近专业课知识,服务于专业课的学习,如《财务管理》中货币价值的单利、复利、年金终值、风险管理;《税收基础》的超额累进税率;《微观经济学》的需求(供给)弹性、边际成本(收入、利润);《统计学》的均值、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反过来,把这些问题经过一定处理就能成为数学课中很好的案例或由学生完成的应用题。这样既可以使数学教学活起来,又可将数学学习的价值观和效率观贯穿于数学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巩固他们热爱学习的良好心理素质。
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优势,其集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使教学更直观、生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制作合适的课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探索数学,适时的把数学的直观性及美感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感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培养和发挥心理优势,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小学时都喜欢数学,成绩也不错,原因是小学时的数学教学直观、内容很实际,易于理解接受,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能为自己和家庭解决一些计算问题,较有趣,随着学习知识的加深,内容逐渐抽象,难度也加大,公理、定理、法则等需要记忆的东西多起来,需要解决的应用题也越来越复杂、难分析、难解,如果教师不能很好把教材处理好,巩固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优势,势必造成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枯燥无味而失去兴趣。
需要就是动机,是使其倾力投入的最大动力,由于专业学科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学生往往对自己专业学科学习易于产生兴趣,而容易忽略作为文化基础的数学知识对学习专业和将来就业的间接影响,兴趣点一般不放在数学课上,投入的精力较少,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数学知识的作用、与专业学科的学习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及将来继续发展和提高学历的需要告诉学生,使他们产生迫切的需求欲望,形成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除需具备坚实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学科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要以教师自身良好的形象和丰富深遂的内涵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崇拜、敬仰到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良好的学习心态能使教学与知识、老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达到更为和谐统一。
四、中职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学习,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应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一)在阅读数学教材中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教材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阅读数学教材是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也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阅读要求、要点、思考提纲、提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等,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和针对性,阅读数学教材时,要注意数学语言及数学符号的转化。阅读数学概念时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的迁移要注意防负导正,对定理、公式、法则的阅读,要注意条件和结果,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阅读时出现的问题,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由于数学较抽象,而且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数学成绩不理想,对在中专时学习数学造成一定影响,心理仍留有阴影,对现在的学习有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化解心理上的疙瘩。阅读教材例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剖析题目,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分析要用到的知识等,还可安排一些模仿性的练习让学生做,初步掌握解决较简单问题的方法。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知识潜在价值,挖掘课本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分析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内在关系,系统讲授课本知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围绕重点、难点展开教学,寻找化解难点的方法和途径,对典型问题要多引导,要让学生去思考、分析、推理、归纳结论,开启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的应用范围,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剖析例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在练习中培养学习能力
数学练习既是理论知识的应用,也是强化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更是学习者对掌握知识的检验。教师在布置练习时,要注意精选习题,要有目的选择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的习题,并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要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解题中能进一步巩固知识,并使思维得到发展,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要有层次,尤其课外练习,要利于学生拓展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多思考,引导和鼓励学生寻找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周萍,提高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视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2009,(8):76.
[2]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黄新生,谈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要性[J].数学通报,2002,(3):3.
作者简介:
陈莉莉(1962-),女,广西玉林人,本科学历,数学专业,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