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余训练之我见

2009-09-28 07:29刘兴平
办公室业务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

张 军 刘兴平

摘要: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我们国家体育运动普及与提高的中间环节,是我国三级训练体制的初级训练形式。该文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特点、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进行了阐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了一点个人体会。

关键词:学校业余体育训练;运动员选材;规章制度品德教育;学生发展

1.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1.1课余性

课余体育训练只能根据学生的自愿,在早上上课之前、课外活动时间、或假期进行。我们学校第一学期每周训练2-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早上不进行,寒暑两个假期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在三十三中或者六中进行训练,有机会让我们的学生和较高水平的队员一起训练,找出差距,提高信心,学习较高水平的训练方式方法为我们所用,一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次提高见识。比赛前一个多月采取每天下午训练,每次两个小时左右时间。

1.2基础性

课余体育训练主要是进行基础训练。因为学生年龄特征、学校体育训练的课余性和我国运动训练的体制所决定的。这一阶段要着重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不宜过早地要求他们达到成年运动员的水平,而应重视基础训练。其指导方针,我总结为“选好苗子、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

基础训练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同时,训练负荷的增加,负荷变化的幅度,都要根据我们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要求,注意培养他们参加体育训练的信心和兴趣,为以后的训练打下基础。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

2.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主体是处在青春期身心发育关键时期的少年儿童,为了使其身心全面发展,应该加强身体训练,促进身体正常发展,提高生理功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2为群体活动培养骨干并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后备力量

这几年,我们学校相继为二中、六中、七中、二十七中、三十三中、省二大队、省体校、市体校、市军体校输送队员40多名。

2.3重视学生平时的教育

包括品德教育和文化课的学习。有一些不良习惯的体育特长学生,在进了田径队之后,有了明显改进;没有明显改进或者其他任课教师反映的,我们会令其停止训练,有了改变之后才能重新进队。

由于课余体育训练的活动特点,不可避免地在学习上、精力上会对文化课的学习以及其他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我们上午基本不安排训练,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管理工作,并且及时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两不误,从而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达到学校体育业余训练教育的目标。

3.关于运动员的选材

成功的选材是训练成材的先决条件。选材的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所以,选好运动员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从运动技术要求的角度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经验选材,二是科学选材。我们学校的选材,首先是学生一进校就开始注意;二是从平时的体育课、课外活动上观察;三是从测试、运动会的成绩上选定。选定之后,就开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他们在小学以及他们家庭的情况,并且力争取得班主任的同意。

运动员选材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要求被选对象各个方面的条件都要很好,这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在实际中可能性很小。实践证明,许多成材的优秀运动员都是他们在自身所具有的一定的天赋条件下,经过顽强、刻苦的训练,才攀上运动技术的高峰的。“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苗子”,如果训练不下功夫,自己不努力,也是不能成材的。

4.运动队的规章制度

课余体育训练要体现学校教育的特点,根据学校教育规律,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运动队的科学管理,对于促进课余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4.1分工合作制度

我们学校的训练,根据项目分别由我们四个人带:陈月旭带短跑、刘兴平带跨跳、李庆伟带投掷、我带中长。在平时训练中各自分别带自己的队伍,邻近比赛报名时,根据自己所带队员的情况以及分析比较其他兄弟学校的情况,最终决定报名名额。谁如果有事情请假或不在学校,其他老师就临时负责训练,这样做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我们每个人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好、详细地了解好自己所带队员的训练情况,在比赛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4.2学习检查制度

一般一个月检查一次运动队的作业、成绩等。发现问题后,要分别向任课教师或者学生提出改进要求,对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差的学生则应进行说服教育。

4.3训练制度

建立严格的训练作息制度,规定充分利用每周、每次的训练时间。严格的作息时间,要求师生作到训练时认真训练,学习时专心学习,休息时好好休息。

4.3.1队长负责制

根据项目,分成四个小组(跨跳组、短跑组、投掷组和中长组),每个小组任命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准备活动、队员的出勤以及平时的表现等。

4.3.2奖励制度

学校规定,在全区运动会上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如果是借读生,则减、免借读费;在运动会上获奖的运动员,学校每年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

4.3.3档案制度

建立每个运动员的技术档案(包括运动员档案卡和运动员体育成绩和文化课登记表以及身体形态发育表)和运动队的工作日记。

5.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原则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原则主要有:

5.1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5.2系统性原则

5.3周期性原则

5.4合理安排负荷原则

5.5区别对待原则

我仅就合理安排负荷原则,谈一点个人的体会。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它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训练目标、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等,逐步加大生理负荷,并使大、中、小负荷合理交替,提高人体机能,保证良好训练效应积累的过程。其原则主要依据是疲劳与恢复的相互关系,超量恢复以及生理适应性规而提出的。

我个人认为,在初中阶段,因为他们的身体条件及发育特点,在训练中我很少采用杠铃深蹲练习或者绝对力量练习。平时训练,最多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以上做一次全身组合力量练习。例如:40公斤左右半蹲8—10次、30米加速跑、沙坑抱膝跳15次、原地负重摆臂练习50-100、两头起15次,做6—8组为宜。比赛前,也只是两周做一次。比赛前三四天。只做一次也是全年唯一的一次最大力量练习,效果不错。

6.课余训练的内容

课余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思想品德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等几个方面。

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在比赛前尤为重要。每次比赛前,我们都会专门去比赛地点适应场地,安排战术。以中长跑为例,我会根据我的学生的特点和训练水平,来告诉他在什么距离采用多大强度的跑,在什么情况下采取跟随跑,什么情况下采取领先跑,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变速跑,还要根据参加比赛的对手是市属还是区属学校制定不同的战术。心理上,强调你们就是最好的,让他们有自信心,在2005年兰大举行的城关地区运动会上,我所带的中长跑男女6名队员,在城关地区市属区属中学组中,从800米到5000米,获得11个第一,1个第二名的好成绩。

7.课余训练的方法

课余训练的方法主要有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竞赛训练法、心理训练法和智能训练法等。

我采用较多的是变换训练法。基本每次训练的内容方法不一致。我们学校地处郊区,面临东岗立交桥和桃树坪,我就很好的利用这些自然条件,进行上下坡跑的练习,实践证明,对于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和提高心肺功能有明显的效果。这种训练方法最好的一点是,能消除学生由于长时间固定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练习所产生的枯燥厌烦情绪,从而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和推迟疲劳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199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学校体育》2006 年,第四期.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教学分析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浅析
关于中职院校课堂管理探讨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科学学科评价体系变革刍议
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