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日娜
摘要内蒙古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其总人口的50%以上是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占绝大多数。因此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通辽教育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通辽市委和人民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在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都予以优先安排和倾斜。本文分析总结了通辽农村教育主要做法和经验,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通辽民族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通辽 民族教育 成就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87-02
民族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前通辽民族教育一片空白。自通辽恢复发展民族教育以来民族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蒙古族学校、蒙汉合校的建立标志着通辽民族教育的基本恢复,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通辽民族教育回顾及现状
内蒙古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区域中的东部地区。总人口311万人,主要有蒙古族、汉族和其他一些回族、满族、等等。蒙古族145万人,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为聚集的地区。通辽教育事业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分布的情况下开展的。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不同时期发展民族教育的目标、方针、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
通辽(原哲里木盟)1980年2月和9月分别两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优先重点恢复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在个旗县普遍建立一所幼儿园和若干个蒙古族学校、蒙汉合校。到1989年,全盟的民族小学达到1294所,其中蒙古族学校1083所,蒙汉合校209所,其它少数民族学校3所。蒙古族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升学率都高于全盟小学入学和升学的平均水平。
20世纪90年代前期,原哲里木盟对中等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在民族中学,开展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在1992年,原哲里木盟蒙古族中学开办了以蒙语授课为主、汉语文和外语教育并举的初中试点班。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高度出发,始终把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全区教育发展的重点,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民族教育,内蒙古通辽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30年的发展,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069所,其中:民族中小学299所;中小学在校生432807人,其中: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224237人,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中小学在校生91459人;教职工38487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20865人。已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民族教育体系,为提高我市蒙古族群众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通辽民族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民族教育改革
1.调整学校布局。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深入落实中央提出的“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实际步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源呈降低趋势,基于此,通辽从2002年开始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加大对民族学校的扶持和投入。2002年到2006年 ,全市共撤并学校1,103所。全市现有中小学校1316所。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6.97%、87.90%、79.07%。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233994人,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中小学在校生115267人。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学生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24%。以上数据表明,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学生没有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一半。民族学校多民族教师少,教师素质不高。学校的撤并重组,使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投资的优化和师资队伍的素质的提高都有了重大的效果。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辽市在蒙古族中小学中开展了“双语”(蒙语、外语)、“三语”(蒙语、汉语、外语)教改实验,2004年通辽承担了自治区“双语”“三语”教学改革实验项目。2005年,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旗所地城区城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已普及,入学率达到98 % 。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结合通辽市的教育发展情况提出了2010年的民族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教育局制定全市民族中小学“三语”改革实施方案,各级各类学校要科学设置实施计划,逐步将 “双语”和“三语”教学降低起始年段。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学前班开设汉语会话实验教学,蒙授初中、小学统一使用九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编写九年一贯制教材,蒙授初中进一步加强外语教学,外语成绩逐年按百分比折算计入中考总分,从2008年起,外语成绩100%计入总分。民族高中继续加强汉语文、外语教学,使高中毕业生达到蒙汉普通外语成绩达到汉授生的平均水平。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完成全市民族中学、完全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使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初步达到蒙汉兼通、兼顾外语标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三语”教育实施以来 ,蒙语授课考生考取区外重点院校人数不断增加 ,这充分说明民族教育越来越不局限于其狭小的地区范围里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断的深化教育改革,适应发展变化的局势。民族教育本身来讲,因历史、环境、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民族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再者“三语”教育,对民族学生多一个负担,比汉族学生多学一门课。对此,国家教育部制订了有关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
3.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到教学质量问题。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按照“统筹规划、鼓励创新、自主实验”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对承担新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每年假期还开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除了基础教学以外还要培训计算机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职业行为禁行性规定》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资格非常严格,即便是临时代课教书也要通过上岗考试。学校撤并重建有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就业压力。现很多蒙古族中小学教师基本饱和,这既是一个就业压力又是一个挑战。这也足以证明“三语”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何等的有潜力。“三语”教改以打破了传统的民族教育方式,迎来了新的气息。教育事业是一个不能怠慢的永久的强化和优化的过程。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把教师实施素质教育,适应“双语”“三语”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培训的重点,努力造就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双语”型民族教师队伍。注重 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中、东部地区学习培训。在科学研究、改革创新等方面为教师创造条件,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培养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知名的优秀教师。近年来,国家 教育部还组织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特别是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所有教师必须有教学资格证才能上岗任教,而且在假期不断的为在校老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民族教育的投入
根据“ 国家民委、扶贫办落实项目资金时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物价、科技、文化、司法、卫生、金融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政策支持”,2003年,市政府把为全市乡镇级以下百所农村牧区民族小学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十大利民工程”之一,筹集资金70万元,为农村牧区111所民族小学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2006年,全市共落实“两免一补”专项资金9482.37万元,30万名农村牧区贫困和享受城镇低保家庭的孩子受益,受益面达到100%。同时把寄宿生纳入到补助范围,2004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将达到3968.9万元。还根据国家各项目资金向民族地区和民族学校倾斜政策,通辽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设立200万元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传统观念的改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辽民族教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推进了我市民族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三、通辽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双语教育
民族教育有强的针对性和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和针对性由民族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针和教学内容、教学预言等方面来显现出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无论在语言上或是综合素质上,都要培养成对本地区本民族的发展有利的人。在语言方面,既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又能使用全面通用的汉语汉文。在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教育已经普及,但因教师素质或地域性限制民族教育还未完全走出纯蒙语授课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在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逐步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整套双语教育体系,既积极推广全国通用的汉语普通话,又系统讲授当地民族的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里,少数民族语言成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因此,谈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双语教育必然是一个重要的核心议题。蒙汉双语在内蒙古地区的普及,及“三语”教学改革的实施总的来讲得到了巨大的成就。通用预言的使用既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交往又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今天双语和三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因此,民族教育的发展中双语教育和三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面。
(二)加快民族教育的现代化步伐
因特殊的自然地理和落后的经济,很多农村牧区的中小学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发展民族教育教育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学生的目光拓展,从而曾强学习的兴趣。因此加快民族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高这些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力。”“重点支持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县级远程教学点和乡级电视、数据收视点、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启动校园网络或局域网建设、培养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民族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也为民族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传统教学手段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引起教学质量的差距是必然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等多种渠道,使全国先进的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而且,我国大部分农牧区经济的发展也具备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在民族高效或指定的教学点专门设立了计算机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对计算机方面的素质和各方面的智能。并且在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倾斜的政策之下,为偏远的农村牧区也接触到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农村牧区的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希望。
(三)职业教育也是民族教育的重点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较为直接,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全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初中阶段就有计划进行科学的分流应该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让一部分学生继续读普通高中,准备将来进入大学,而更大一部分人进入职业中学,开发他们其他方面的智慧才能。这既能减轻普通高中由于资源有限而面临的诸多压力,也能合理有效地利用人才资源。但是,民族地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因此首先让人们从观念上转变是最关键的。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重视正规教育,出发点还是跳不出考大学的最终目的。其次,根据本地区的环境和需要,因地制宜的开设一些技术性、实用性强的专业。达到学生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见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通辽市概况.
[2]通辽民族教育网.
[3]马戎.双语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议题.中国民族报.2008年版.
[4]李晶.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