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刚
星期天,正在读五年级的表妹来我家。刚进门,她便直奔我书房,说是“要从电脑上查资料”。
“查什么资料啊?”我问。
“下周一语文课上要学《田忌赛马》,我们老师让我们趁着星期天多查点东西。”她答道。信息时代确实不一样了!回想我们读书时,几乎就没怎么碰过电脑,而现在连小学生都学会从电脑中“寻宝”了。
表妹的搜索相当有水准,不但找到了许多文字资料,还搜到了几张孙膑的图片。
“表哥,你有彩色笔吗?我忘带了!”她忽然问道。
“彩色笔?有,可你要彩色笔干什么?”
“我们老师说,不但要把关于孙膑的文字摘下来,还得把孙膑的相片画下来。最好用彩色笔,画得越像越好……”
话没说完,我已经感到有些意外,当然,我还是找出彩笔给了她。她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画完了孙膑。只是,看上去似乎连她自己都不太满意。
……
我知道,在所有的画种中,人物画几乎是最难的。在小学阶段,恐怕连美术课也没有对人物画作太高要求吧!那么,语文教师让小学生趴在电脑屏幕前,费那么多力气去画人物,还要求用彩色笔并“尽量一致”,是否也有点“拔高要求”呢?
在网上,孙膑的文字材料不少;但是,说到图片,尤其是可以让学生作为“标准像”来画的人物图片则很难说就是“真人秀”。毕竟,古代并没有能“写真”的摄像技术,况且,对于历史人物,记住他们的生平事迹应该比记住他们的形象更重要、更有意义吧!
几天后,我从表妹那里了解到,她们班上四十几个同学中最终只有六七幅“孙膑”算是比较拿得出手的,其余的都是“四不像”。据说,他们的老师也只是“既然画不好,那就不再画了,算了”。
那么,真能这样“算了”吗?
该教师让学生从网上搜集信息的做法应该值得肯定。只是,语文课毕竟是以学语习文为主的,为了让语文课更“本色”,也为了体现“减负”,布置学生“画孙膑”之类的“高难度”的作业或许也最好“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