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永远的新闻行者
车辉
那些摆放在案头的三项学习教育理论因中宣部、中国记协共同组织的一次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学习活动而在我面前变得生动,并深深进入心灵。
延安精神凝聚了新中国新闻的全部传统和要义,对于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延安精神是我们的“根”,是事业的“源”。对于新闻战线的一名新兵,延安行坚定了我的信念。
延安六日的启示
记者身上最容易滋生的是油气,而年轻记者身上最常见的则是浮躁。来到延安清凉山新闻纪念馆,让我知道什么才是踏实。踏实就是一定要深入实际,去除浮躁的名利心,真正的调查研究。
77岁高龄的前《延安日报》总编辑苏若望身穿灰色中山装,在这些活跃的年轻人对着那些陈旧设备和单位标识拍照、惊呼的时候,他一直颔首微笑站在一旁,看着我们这些孩子。在主持人的招呼下,他站在台阶上,给大家讲他理解的延安时期的新闻精神。
放下稿子,在清凉山上,对着记者,他委婉地表示,近些年来,一些编辑记者的采访作风令他难过,“我们采访吃饭都要给人家留粮票,真正和他们交朋友,我希望你们这次要真正沉下去,体验老乡的生活。”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是刻在清凉山新闻纪念馆上的几个大字。
随后我们来到侯沟门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很像当年知青下乡,放下行李,在村党支部,我们被安排到乡亲家中。笔者和另外两名男记者被分到了王秀莲大娘家。
通过和王大娘的交谈,我们感到她是一个很不一般的人,虽然一直生活在农村,但视野开阔,头脑清晰。做了20年的村小学校长,擅长剪纸绘画,还是农村秧歌队队长。我们坐在院子里聊家常,我问她喜欢什么样的记者,她回答:“当然是替老百姓说实话的记者。”“心里装着人民的记者,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一名来自新华社的同行临行前曾经这样说,越来越繁忙的工作中,尚在适应工作节奏的年轻记者难免偶尔浮躁、迷茫,不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她认为这都是因为人总是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使用青春的智慧,就像庄稼一样,只有经历漫长的成长和冬天的那一场雪之后,心里和体内的害虫才会被消灭。
如有幸,愿做永远的新闻行者
从延安归来,我联想很多。做记者是我的一个职业梦想,但直到2007年参加工作后,我对这个职业才有了真正的认识。2008年我有幸参加了一些重大报道,在一线采访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个职业有着超乎想象的辛酸,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汶川地震,我作为前方报道组成员去一线采访,在目睹人间惨剧,感受人间大爱的同时,也见到了可敬可爱的新闻同行。最先进入重灾区的有这样四支队伍,解放军、医疗队、志愿者和新闻记者。当他们冒着山体滑坡,余震不断的各种危险来到震中,第一时间不是采访而是抢救伤员。我们报社一位摄影前辈后来告诉我,那时只顾自己拍东西而不把救人放第一位的记者不是“大记者”。记者需要有职业冲动,但更要有职业道德,只有职业素质而没有职业道德的记者永远成不了优秀记者,这句话我至今难忘。
我们报社一名年近60的副总编辑也参加了灾区一线采访,余震中和我一起在青川露宿。他对我说,记者要去现场,去现场才能有体会,这名前辈是新闻评论高手,他对我说,即使写评论,没有亲身感受,写东西也容易空洞。
在奥运精彩赛事举行时,我和同行在看台上挥汗如雨采访写作。酷暑时,我们走进工地,采写高温下的劳动者,呼吁防暑降温法例的修改,有时觉得真的很累,但看到自己的辛苦化为篇篇稿件时,觉得十分欣慰。我永远忘不了在一个农民工宿舍,看到我头上的汗珠坠落,一位江苏农民工大哥给我端来绿豆汤,对我竖起大拇指,这个场景我永远也忘不了,也是每每即将放弃时呼唤我回归的动力。
这个职业的一切充满魅力,如有幸,我愿做永远的新闻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