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芬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推进,许多未成年学生已基本掌握上网的技能,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同墙已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封闭的德育环境已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对常规德育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发挥网络优势,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探索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途径,不断改革和创新,更加切实有效地开展好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转变德育观念,建设健康的网络阵地
1.更新网络时代的德育观念
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对于未成年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由于他们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绝不能就此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要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充分看到网络时代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指出:“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也没有必要去阻隔。面对网络给青少年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简单粗暴地切断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而是要在青少年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辨别信息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其次,不断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根据网络时代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增强对学生网上生活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真正发挥网络技术育人的优势。
2.主动为学生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未成年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但同时又有着极高的上网热情,节假日到社会网吧泡吧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第一,学校“变堵为疏”、主动创造学生上网的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建设校园绿色网吧,在课余时间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和使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在校园网吧里,学生可以在校内自由上网,及时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老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学生的网上行为,并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第二,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建设和开发国内重点的新闻网站和教育网站,占领学生网络教育阵地。第三,在网站上开设他们感兴趣的栏目,只有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改变他们一上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的习惯。第四,建立超文本的检索方式,使德育信息变得生动活泼,让受教育者容易接受,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直接上网竞争,把思想教育由“平面”引向“立体”。
●让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
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网上书店、网上图书馆、网上学校相继出现,网络已成为学生通向浩如烟海的知识、艺术和文化的入口,网络使学生有机会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的网校有200多所,其中大多数网校的主要功能是补习辅导,设有教师教案、备课笔记、教学重点、难点、例题分析、试题、疑难介绍等内容,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网校在栏目的设置上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和创新,有学习方法指导,难题攻擂、在线答疑、智力开发训练等普遍受欢迎栏目。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做题和看题,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同时,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也为学生广泛、快捷的阅读提供了方便。正确利用网络,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自觉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让网络成为学生倾诉的心炅港湾
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许多青少年的生理成熟较早而心理成熟滞后,从而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为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老师为主导,鼓励学生通过“心里话”的形式,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除了与同龄人沟通外,还通过老师专门设置的“心理日记”或“心里话电子信箱”与老师进行对话、交流;利用校信通加强家校的沟通和联系,从而使老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和状况,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根本上避免学生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宣泄心里存在的压力,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目的。
让网络成为学生创造研究的舞台
有关数据表明,美国中小学利用互联网最主要的目的是做研究和创造性的活动。在当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被广泛推广,成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而网上的学习资源可谓浩如烟海,大量的学习网站、网上图书馆和数据库成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重要的知识源泉。而且这些知识库都是按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超媒体结构组织起来的,特别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及探究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可通过网络创设学习情境,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提出研究问题,学生互相协作共享网络资源、研究成果。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工具软件的作用表现为:学生可以用网络搜索工具进行资料、信息、数据等的收集,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资料、信息、数据等的分析、整理、加工,用电子邮件工具进行沟通、交流,用电子简报软件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等。从而让孩子们学会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运用网络提供的全新手段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此外,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学生电脑网页制作的比赛,LOGO语言创作竞赛,少儿NIT等级考试等,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及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能挖掘学生潜能,养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