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民间美术创作状态与文化传承

2009-09-19 09:15刘吉平
文艺评论 2009年4期
关键词:陇南民间美术文化传承

刘吉平

摘 要: 陇南地处陕甘川交界之处,县区之间的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分析阐述了陇南民间美术创作和传承方式以及陇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对挖掘、整理、保护陇南丰富精深的民俗文化资源,弘扬陇南民俗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陇南 民间美术 创作状态 文化传承

“艺人”是陇南民间对民间艺术家的尊称,是民间艺术创作者的代表,“艺人”创作是民间美术创作最主要的形式。在广大农村,民间艺术家的地位是很高的,备受人们的尊重,红白喜事、岁时节令中经常以民间文化人的身份出现,是村民的座上客,被尊称为“艺人”。

一、陇南民间美术的创作状态和传承方式

“艺人”一般是全方位的艺术创作,画、塑、剪、糊等样样精通,而且大多在创作时不用拟定草稿,而是信手拈来一次成型。农闲时节常常用自己的手艺制作手工艺品出售,遇到“红白”事情或乡间庙会则往往应主人或会首之邀,现场进行制作和表演,所有工序都结束以后,主人用盘子端上“礼节”(报酬、工钱的隐语),以表示答谢。“艺人”往往是几个村庄才有一个,是民俗文化的承传者。

“言传身教”是“艺人”工艺技能传授的主要手段。言传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母女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他们大多没有受过“文人文化”的教育,基本上没有识字和读书的机会,一些技术性的经验不可能采用文字记录下来传给后代。艺人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言语这一原始的、朴素的传授方式,将其工艺技术的规律、经验介绍给接受者,从而一代代地流传下来。这种言传所继承的技艺,虽然是一些借物达意或采用顺口溜的口诀来表达,但它积淀着不知多少代人对某种技术性制作的经验总结。这种经验性的、直观传递性的传授方式,可使接受者能够直观地认识事物并达到再创造的作用。

另一种民间美术的创作和传承则是以地方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就陇南九县市而言,每个县的部分村庄都有自己特色的“产业”, 这些“产业”多数都以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这种作坊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形成一定的地方文化产业,具有商业的和文化娱乐的性质。例如:徽县江洛的绢人、西和剪纸、成县竹南寨的小泥塑,礼县盐官的鸟笼,制作者是当地的村民。作品多是在岁时节令出售,为地方或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带有强烈地域性特征的创作形式的技艺传授受到族权和封建家长制的制约,往往是秘密传授的,是保守的。礼县雷王乡、龙林一代的 “春官”手中所持的“春牛”和给主人发放的“春牛图”以及唱腔唱词都是程式化的,是对外族或外庄人绝不能传授的。是通过“父子相传、师徒相授”这样世代传承的途径实现的。

第三种形式是大众化创作形式。以端午节的花馍为例,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花馍,地域不同形式各异,礼县、西和一带是在锅盔(一种烙的馍)上压制花纹,成县、徽县在馍馍圈圈上绘制花纹。这种没有固定造型却有约定俗成概念的民间艺术样式每个家庭妇女都会制作,和这种艺术样式相近的还有春节期间的油糕(制作成蝴蝶、花卉等造型)、窗花、枕头顶、鞋垫、刺绣等,虽然说每个家庭或者每个妇女做工的精细程度和艺术性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封建社会是每个家庭妇女必备的技能,是衡量一个女性家庭生活能力的标准。这些被称为“女红”的技巧从过去到现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因此又可称为“母亲的艺术”。只是随着现代经济、文化和信息的发展,这种艺术创作形式在逐渐的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机器大规模流水化的生产,在作品大量繁殖的同时,也失去了民间美术创作过程中的文化内涵。

二、陇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人们从尘封的记忆中寻找民俗文化的原始韵味。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都成立了自己的社火队、戏班等,逢年过节都要进行表演。特别是过大年期间,门神、年画、鞋垫、窗花摆满了集市的大街小巷。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更加活跃,现代工业产品流入到农村的各个角落;在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发式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过“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抗头”的简单传统的农业生活的现代人,谁还会有耐心盘腿坐在热炕头上,“做一双绣花鞋垫”“绣一个香荷包”作为定情信物送给心上人呢?民俗活动进入低潮时期。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陇南民间艺术及所依附的民俗及民俗活动逐渐地走向衰落,甚至销声匿迹。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民间文化活动再度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但是,由于人们在思想意识、经济基础、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原因,民间美术活动仍然面临消亡的危险。

以建筑为例,象征阴阳、主次、尊卑、长幼观念的合院式建筑也逐渐向平顶式的楼房过渡。房屋内的装饰不再是被赋予祯祥寓意的雕刻,而是现代的装潢。伴随着房屋建筑结构的改变和发展,民俗活动的消失,古典家具、窗花、年画、玩具等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失去了民间美术创作的真正含义。

陇南市9县区,由于各自地域的不同,各县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民间美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同时也导致了民俗活动生存状态和发展的不平衡。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川坝地区,现代工业文明进入每个家庭,一些原先民间的道具、服饰、建筑、家具等正在逐渐消失。以宕昌县为例,许多具有古羌族民间特征的服饰只有在民俗活动中出现,而且大多是陈旧的、祖传的,已经很少有人用手工制作本民族的服饰。具有古羌族特征的碉房、碉楼的宕昌民间建筑也逐渐被钢筋水泥的楼房所代替。

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使劳动人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对民间艺术的需求热情降低,各类书报、影视作品、网络、娱乐场所等都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劳动妇女可以借用电话甚至网络,以解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在过去她们只能将这种感情寄托于绣鞋垫、剪纸等形式之中。艺术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物。

社会的开放、交通信息的便捷,使得农民或艺人受时代影响,看不惯自己的作品,为了适应社会而改变风格或题材,丢掉了原本质朴、稚拙的民间艺术风格,转而向现代靠拢;采取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批量的制作所谓的民间“手工艺品”,在这种商品经济利益的促使下,就出现大量呆板、僵化毫无艺术性可言的粗制滥造的伪劣民间艺术品,制造者采用新材料(材料的更新并不等于艺术上的飞跃)、新工艺创造所谓的新题材,作品风格随之改变,情感内涵已荡然无存,真正具有民间意味的作品则早已面目全非。民间艺人用最朴素、最纯真、最强烈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最深刻感受,创作极具原发性、自由性和情感性的艺术作品。而这正是民间美术作品具有其强烈的地域性特征的最根本的原因,这种地域性特征一旦遭到破坏,民间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以成县竹篮寨泥塑为例,这种地方文化产业曾一度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家庭作坊群体,作品畅销周边县市。但是,由于民间美术作品的市场有限,现在好多家庭已不愿意制作泥塑作品,仅有的几个民间艺人年事已高,且大多已停手不干。青年艺人更疏于继承,作品大多粗糙,已失去原有的神韵。正如冯骥才所言:“曾经代表我们民族生存形态的东西已经黯然消逝……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的走,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的断绝!”①

随着市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创作思想、“言传身教”的传授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地方政府对民间美术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方对民间美术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民间美术作品的原真性。原生态民间美术生存的土壤渐渐缩小以至消失。一些主要存在于广大偏远农村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绝迹,很多民间工艺也后继无人,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地方民间美术。

结语

鲁迅先生曾指出:“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思考当代民间美术发展的出路,首先应当充分关注地域性特征对于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中的首要位置。同时,美术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也应该“回到民间、重新认识民间美术,从中汲取大量营养。让民间美术成为一种精神渗透到现代美术的创作中去。同时,在美术理论界也对民间工艺美术做出更准确的界定,恢复它应有的历史地位。”在各地加强地方民间美术教育,深入研究民间美术的自身属性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本土优秀的民间艺术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与艺术创造空间。并不断在广大城市中,培养和发展时代的民间艺术,根本解决民间美术地域性危机,激发民众自发传承和创新,使民间美术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也唯有这样,民间美术才能绵延亘久,永远美在民间、美在大众。

(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猜你喜欢
陇南民间美术文化传承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甘肃陇南市青联推动青年创业活动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