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要着力四个“点”

2009-09-16 06:33江杰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班集体环节课文

江杰华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笔者在长期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有消极应付之嫌:有的一两句话、两三行了事,极为简单,无反思之形;有的洋洋洒洒近千字,但都在陈述课堂教学流程,无反思之神。究其根本,是因为许多一线教师并不很清楚该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因此,他们多年来不懈坚持,却收效甚微。笔者认为,要写好教学反思,必须着力于四个“点”。

一、反思课堂精彩点

备课是教学反思的源头活水。只要教师精心备课,在课堂上一定会相约精彩。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敏锐的目光,将课堂精心演绎的、来之不易的精彩延续下去。上完课后,要用心思考,反复研究,体验其存在的积极意义,更好地总结经验,把精彩的瞬间留住,并转化为更具价值的教学反思。一位教师上了一节品德与生活课——《班集体,我们的家》,深为自己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而喝彩,于是以“精彩的‘许愿树”为题写下这样的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班集体,我们的家》这节课。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班集体是我们另外的一个“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懂得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为班集体这个大“家”作贡献。课上,我设计了“许愿树”绘画环节,给学生发放印有大树的卡片,让学生为大树画“果实”。学生画完之后,纷纷跑到讲台前汇报自己的“果实”:“我要认真打扫卫生,让教室更干净,让大家更舒心。”“我打算给请假的同学补课,不让他掉队。”“我要好好锻炼身体,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我针对学生的发言,适时给予肯定或表扬。

“许愿树”绘画环节的设计,其积极意义在于:

首先,绘画活动与教学融为一体,更具教育意义。如此教学,画“果实”已不是简单的画画,学生在画前要考虑这个“果实”代表了自己要为班级做哪些有意义的事,画画不仅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

其次,教师的评价指向突出了学科特点。对于这一设计,有些教师或许会从学生作品的线条、颜色搭配等方面进行点评,这样就把品德与生活课上成了美术课。教学只有增强针对性,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案例中,教师的评价则很好地突出了品德与生活课的学科特点。

二、反思课堂遗憾点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们反思一节课时,总会发现一些不足和缺憾。每位教师都需要正视这些不足和缺憾,认真分析造成这些不足和缺憾的原因,思考其危害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有在缺憾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回味,才能迅速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请看一位教师上完《丰碑》一课后,写下的题为“画蛇添足为哪般”的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完《丰碑》一课,我深感惋惜和遗憾。

当教到课文第七自然段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大家来读一读军需处长牺牲时的语句,然后谈谈自己的感触。”等学生谈得差不多了,我这样引导道:“面对冻僵的老战士,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你真是一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啊!”“你的精神感天地、泣鬼神,我们一定会把你的精神发扬光大的!”“军需处长,我们向你致敬!你安息吧!”……随后,我又让学生带着感情再次朗读这几句,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教室里感情似潮水起伏。

按理说,这个环节处理到这里已经比较到位了。可是,我竟突然向学生发出这样的指令:“全体起立!请面对军需处长的遗像敬礼!”结果,平静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嘈杂起来,桌椅挪动声、学习用品落地声、脚步声此起彼伏,课堂秩序大乱,原本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静静浸润学生心灵的教学氛围顷刻间荡然无存……

诚然,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波动,唤醒学生内在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独特的方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形式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切不可盲目采用这种画蛇添足的方法。因为这样做,不仅达不到预想的目的,而且还破坏了课堂上原本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得不偿失。

三、反思课堂困惑点

教无止境。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困惑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应该珍视教学中的点滴困惑,深入思考,最后从困惑中走出,不断更新理念,丰富自身的素养。这样,面对困惑,我们便不会再沉浸在无奈和茫然里,而将拥有更深刻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因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教学的度难以把握,非常困惑。教学《找骆驼》后,就写下“略读课文可以这样‘略教吗?”的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今天的课堂教学环节大体是这样的:1.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教师直接出示预习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答案;3.学生交流汇报,回答上述问题;4.教师总结。但不到半节课时间,这4个环节就都进行完了,学生学得兴味索然,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平时往往错误地认为,讲多一点、谈细一些就犯了大忌,于是,上课时只是简单地出示几道问答题,只要学生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这节课就算大功告成了。这是目前略读课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略教”现象,应当引起深思和警惕。

语文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应该通过教师准确的、创造性的文本解读,成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桥梁,所以,略读课文同样承载着这样的神圣使命。教师应当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顺着问题的“藤”,还学生充分读书、思考、议论、练笔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感悟、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的机会,使课堂始终散发浓浓的“语文味”,这样的略读课文教学,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反思课堂生成点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没有激情的行程。”当教学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需要敏锐地洞察、灵活机智地应对,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因生成而美丽,作为教师,要特别留意精彩生成的瞬间,进行及时记录与反思。一位历史教师曾经突遭课堂意外事件,就以“‘插嘴让课堂更精彩”为题写了这样一篇教学反思:

今天讲“大跃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吃食堂饭”,我出示了一张当时的照片:食堂里的师傅忙着给社员们端饭,社员们则埋头猛吃。图片的左右配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鼓足干劲加油干”,下联是“放开肚皮吃饱饭”。

这时,突然有一个学生问道:“怎么没有横批?”这突然的一问让我迟疑了一下,但是立即冷静下来,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教学思路。“是啊,怎么没有横批?”我故意问道:“谁能给这副对联拟个横批?”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拟的是“好景不长”,有的学生拟的是“如此荒唐”……那节课,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上时常会有学生突如其来的“插嘴”,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珍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巧于引导,层层深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又能锻炼学生思维,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长=经验+反思。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反思中,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形成“点”,记录典型的教学瞬间,并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有机阐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相信这样的教学反思写3年,就极有可能成就一位名师。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班集体环节课文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背课文的小偷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