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丹
《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的优化组合有理论上的支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以直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真正的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也有相关的论断: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每个单元都有“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检测,综合性探究题型必不可少,分值不轻。因此,从理论的角度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交给语文老师上是可行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科学地设计了“活动导航”、“实践体验”、“拓展创新”、“展示评价”、“唤起关注”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知识性情境。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自我感悟、认识自然、融入社会、学会分享与合作、唤起社会的关注。在每个活动环节中,教材都科学地设计了相应的的实用性文体,如:活动方案,调查记录、调查报告。我们目前的状况是:一边,《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专任教师执教,且从未列入考查范围,大多数学校只安排几个工作量不够的副科教师随便教教应付了事。一颗好珍珠被当成鱼目丢在荒草丛中。而另一边,语文老师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缺乏便捷、有效的资料而烦恼,为学生生活知识极度贫乏,造成阅读理解障碍、写作空洞无物而唉声叹气。这些在语文课本中或没出现或一笔带过,然而,在语文能力考查时却常常有的知识点,或许让你“山重水复疑无路”,翻开《综合实践活动》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新课标“实施建议”第二大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要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积极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其中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主动参与,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如果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长大了”这一主题活动,与语文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整合设计,指导学生一一完成,亲身体验、感悟一番,然后再布置学生写“我长大了”这篇作文,想必不会再有“爸爸妈妈,我长大了,我长大了”之类枯燥无味的表白了。如果我们把实践活动课《家乡的名片》与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之《文学采风》《旅游资源调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那么,学生所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几组枯燥的数据和名词,写起作文“家乡的……”,肯定不会马上翻开作文选,生搬《家乡的杨梅》了;如果我们依照《综合实践活动》把孩子的游戏当成课题来研究,肯定不会在以“童年的趣事”为题的习作中,出现全班十多个同学把肥皂当成年糕吃的闹剧,把小鸡当小鸭活活洗死的悲剧。
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读书卡片、活动方案、调查统计表”之类的题型,每年中考经验交流会专家就这些问题都反复强调,但语文课本对这方面的训练相对薄弱,这些新型的考题对于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来说,同样是新的挑战。毕业班教师都遭遇这样的尴尬:“临时抱佛脚”——先强化培训自己,再训练学生。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这些方面几乎是专项训练,如何制作读书卡片、设计活动方案、填写调查统计表都给学生以详细指导。如果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交给语文教师执教,让它与语文的“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此外,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交给语文教师上,还可以避免师资、教材、学生时间等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交给语文老师上,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实际意义。
我坚信:在新课程改革的春天里,在新课标的大旗下,《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的结合,绝对是一段美满的姻缘。我们想再现语文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综合实践活动》就必须与《语文》有机整合起来。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