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绍荣
一、调动情感因素。激发学习激情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个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
例如,班上有位同学,父母离异,给他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整日少言寡语,心情郁闷,课堂上听不进,作业完不成,学习日渐落后。于是,教师便以慈母般的爱心接近他,关怀他,帮助他,课堂上利用一切机会让他“表现”,并及时表扬,随机赞叹,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进行激励,渐渐地,他对老师有了感情,又喜欢了数学课,成绩也日渐进步。
二、留给思考余地,增强自信心理
目前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出示思考题后,教师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假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迟钝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适时引导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怎样引导学生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而不可忽视的一环。
1借助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提问
一节课,好的导人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新知导人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借助揭题,引导学生提问,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在揭题后设问:“关于圆的认识,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会脱口提出:“怎样画圆?”“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吗?”“圆有什么特征?”“圆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等。这样借助揭题让学生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利用自学机会,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以免出现应付式、盲目性的自学。例如教学“年、月、日”课时,教师说:“今天让大家自学课本,然后说说懂得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有什么问题要问,然后提出来。”学生充分自学后。鼓励学生说说发现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不急于直接告知他们答案,而抓住重点知识讲解,再让他们讨论、计算、释疑。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训练。
四、加强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
古人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现代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呢?
1指导学生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需由学生填写内容的空格,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自己去思考填写;有的例题旁附有虚、实色线框,要让学生明白线框的意图;有的例题有“想”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思考过程:有的法则、概念、结语等用色字表示,要让学生清楚这是重点内容;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突破难点安排的,要让学生懂得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推想,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
2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数学教材的编排,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迁移过来的。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例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可要求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过“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之后,可要求学生尝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学生则能主动利用旧知。变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