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梅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教育技术确立的新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它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也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的授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可形成师生互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备课,将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先布置给学生,学生可通过Internet、图书多方寻找资料进行探索研究。上课时,先请学生发表、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师生共同讨论。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正是学生的一些鲜活的想法、观点、建议激发了我的教学创新热情,一个个新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的讨论中产生,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备课、授课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因此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为教学开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大脑中的创新思维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农村小学,学生很少接触电脑,到微机室上美术课,首先已经激起了他们的强烈欲望,这是一节课好的开始。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丰富的动画效果,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现代的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各个领域,拓宽学生探究的渠道,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条件,我们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花大力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电脑绘画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让中小学生也能轻松地设计出一些精美的图案,学习用品、日用品……也能进入实用性强、想象空间大的应用美术学科的学习。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试着用电脑设计未来的汽车等课题,他们将自己的创意通过鼠标操作、命令输入、资料复制等手段正确地表现出来,并且快速地、不留痕迹地进行多次修改轻松地完成了作业,取得了很好效果。用电脑设计的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好美术的积极性,维持了兴趣。使学生能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中去,成为具有设计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教与学艺术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上的广泛运用,拓宽了美术学科作为视觉艺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从纯艺术中走出来,得到去除烦琐制作的释放,凸现了创新的理念。它在教学上的成功运用,无疑促使教师调动更多的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使思维更具有发散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投入更深层面的学习之中,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会自主学习,为深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欣赏凡高的作品时,我让学生通过Internet找到凡高的相关知识(凡高的作品图片,相关的评论资料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进行有选择的寻找,自主学习。有的学生了解了凡高的生平,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凡高作品的色彩冲击,还有的学生了解了世界上拍卖十大高价作品中有三件是凡高的作品等。通过网络,学生进行学习体会、知识交流,达到了自主欣赏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审美意识和独特的审美感受,提高了审美能力。学生以网上欣赏资源为导向,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技能的限制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中,学生往往有很好的创意和设想,但由于技能的限制,最终的作品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平时绘画技能好的,越来越好,绘画技能稍逊的学生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而整合以后,传统的绘画技能已被淡化到最小的程度,而创新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样,拉小了学生间的差异,使大家都能尽兴发挥。
另外,用计算机进行美术设计能快速体现人脑意志,调动各种手段进行创造设计,并能不断完善,具有操作快,便于改动的优势。能让学生腾出时间和精力,争取在立意创新上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发掘了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力,使美术教学从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转变为培养有设计理念的创造性人才,特别是对创造潜意识的开发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信息技术深入美术教学,极大地促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追求创新上先行了一步。学生与教师在平台上实现基于网络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也包括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与搜集以及信息发布的学习活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和信息的导航者。
现在有人可能认为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实现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我认为:它只是提供了可能,并不意味着良好的教学效果会成为必然,它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去关注、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