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
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的很多困难都是由于不能理解数学语言的意义和不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而引起的。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数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很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想说、敢说、乐说、会说。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会学生读题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在做题时习惯只读一遍题目,有的随便瞄一眼就开始动笔了,对题目一知半解,凭感觉就下笔;有的学生因为题目太长甚至连读都懒得读,就随便抛出一句话一我不会。接下来就是问家长、问老师、问同学,依赖家长、老师、同学,这些都是很不好的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多读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多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教会学生读题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读题不是有口无心的读,而是要边读边思考,在读的时候找出题目的关键,弄清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我们解答什么问题,然后再思考用什么办法解决。
例如,我在教学《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课时,先出示书本的坐船情景图,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读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再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相关数学问题。通过读图,学生对图中的数学信息已经有了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有一个学生说:“湖里一共有11条船,同学们坐了6条船,还有几条船没人坐?”我及时表扬这个学生观察仔细,能够把湖中的小船看清楚了,接着鼓励学生再换个角度观察:“刚才这个同学很认真观察了湖中的小船,你观察到的又是什么呢?”有学生抢着说:“我观察的是人,我发现同学们坐了6条船,每条船上坐了4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有的学生说……通过对数学信息的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对同一数学信息,观察的角度不同,读到的数学信息就不同。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准确性和灵活性。接着再出示学生坐碰碰车的情景图,让学生再观察图上的同学又到哪里去玩了,坐碰碰车有什么要求,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进而思考解决的办法。因此,教会学生读题、读图,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发挥教师口头表达的示范作用
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具体来说:一是说话的完整性不够。二是说话的准确性不够。三是说话的简洁性不够。而且,学生习惯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就容易阻碍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所以,教师应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体会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计算800+500时,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怎么算,并让小组代表发言。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把算理按照自己的理解先说,说得好的就聘请为小老师,让全班同学跟着说一次。如果说得不够完整,我就在学生说完以后,让学生认真听我说一次,然后,由学生模仿着说,最后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并互相评价说得好不好;如果个别学生说不完整,可由同桌当小老师教着说。在学生能讲清楚800+500这道题的算理的基础上,我把题目进行了变式练习,让学生说说“1300-800"的算理,请学生模仿用刚才算800+500的算理的说法试讲,以达到巩固表达算理的目的。这样通过学生的认真倾听和模仿表达,使学生掌握了怎样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的算理。在后面的表达计算的算理时,“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就成了学生们在计算加、减法时一个准确的数学表达形式。因此,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便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了。
三、给学生创设“说”的氛围
有的孩子不敢大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有的是想到了,但是不会表达;有的是害怕自己说错了,老师会批评,同学会笑话。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对学生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对学生的答案不急于作出对和错的评价,而是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对回答问题有欠缺的学生扶一把,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让学生找明明家墙面的规律时,我创设了一个参观聪聪、明明家的情境,聪聪家的墙面和地面是一年级学过的重复出现的图形的规律,学生们一下子就能说出图形的规律来了,而明明家墙面和地面的图形则是呈循环排列规律的,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为了激发孩子们乐思、爱说的热情,我把参观明明家创设成一个个关,让孩子们进行闯关大挑战,而找明明家墙面的图形规律是第一关。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甘落后了,都积极想办法来闯关。你看,同桌、小组的同学都动起来了,这个说可以竖着观察,那个说可以横着看,还有的说可以斜着看、倒着看等等,在小组汇报时,一只只小手争着举起来,有个别孩子甚至忍不住跑上了讲台……对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我都会给予一个微笑,“你观察得真仔细,竟然这么复杂的规律都让你看出来了”“你说得很有道理,那如果要接着摆下一行,应该先摆什么呢?”“别着急,慢慢说,我知道你能说好的”……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很快就把图形的规律找了出来,并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此外,为了能让学生长期保持“说”的热情,我在班上开展了“小老师”竞选活动,凡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就在他的名字后面写上“正”字的一笔,累计够5次,就聘请他为班级的小老师。当上了小老师,就能够在这个星期里协助老师,帮老师指导在学习方面后进的学生,当一名后进生的小老师。别看这是个“苦”差事,孩子们可乐意去做了,一个个都争着过把“教师”瘾。
总之,教学中应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责编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