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庆
近几年来,国家对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健康生活教育方面较为关注,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条例。但对学生的生存教育与训练方面,相对做得少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存有遗憾。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这是很必要、很正确的,但这基本上是针对学生出现伤害事故后怎么进行处置而制定的。学校老师以“不出事”为标准,因此,学校老师下课不准学生走出课室或不准活动。运动场上的单杠、双杠、肋木、爬竿都收起来了,技能技巧的训练少了,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知识教育与技能的训练了。针对这些情况,我校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1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
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环境、掌握生存适应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化。我们的体育应该是以“生存——发展——享受”这一人生过程呵护学生、培育学生。生存是底线。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安全的意识。例如,在“走跑交替”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为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情境——“过马路”。引导学生主动思索,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发言后,教师可以适时灌输“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交通规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社会化发展。
又例如,在跑步练习中。体育教师可以制作红绿灯的卡片,自己充当交警,指导学生在十字路口时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教师可以让体育委员带头领跑,自己站在“十字路口”,间断性地更换红绿灯,以此来训练学生“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生存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对红绿灯的反应,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也给枯燥单调的跑步练习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2利用体育课集合前时间进行逃生训练
德拉克(Drucker)曾指出:“在知识社会,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生存。”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孩子生存适应能力的强弱。虽然有先天遗传的影响,但后天的锻炼则显得更为重要。我校一直以来都有逃生演练,这足以体现我们学校对学生生存教育的预见性。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到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逃生演练,先是分级练习,再全校合练。但这毕竟不能常常练习。我想,如能充分利用体育课的课前集合前的这一小段时间来时时保持练习,籽使学生的逃生技能、技巧更娴熟,最终会使大家受益。
我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都较高,学生学习、就寝的最高楼层为6楼,每一层都有4~6个课室及一间教师办公室,如何能像桑枣中学那样。在危难来临之际全身而逃,唯一的办法就是训练。当每个班的学生都能有序、快速地从课室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地方,那么全校学生合作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快速撤离。因此,当上课铃响起,体育老师一声令下“撤!”学生就从第一列开始,由一列变两列,稳步跑向楼梯,一列靠左、一列靠右,扶着楼梯扶手或墙壁,一个跟着一个,快速向指定地点跑去,成4路纵队站好。这样既大大地节省了从高层教学楼到运动场的所用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紧急疏散的能力,训练效果好。
3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存及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为今后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目前我国有效的生存训练机制尚未建立,学生对生存训练内容的掌握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导致的校园群死群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鞋子被踩掉了或随身物品掉落了,弯腰去捡;火灾发生后,慌乱逃生导致互相践踏,面对意外伤害者,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求助于专业救护机构,结果白白丧失抢救的时机……因此,体育教师应将生存技能培训融入体育教学中,寻求生存技能技巧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我们对体育课的游戏进行改编,使内容符合逃生的要求。例如,我们把“钻山洞”这个游戏进行改编,学生钻的不再仅仅是用学生的双手高高举起而搭成的山洞,而是难度大得多的组合器械。学生要先跑到体操垫前,在体操垫上匍匐前进,通过一张体操垫后钻过一个铁圈,再匍匐前进一张体操垫,起来后往回跑到起点。研究发现,在火场伤亡者通常不是被火烧伤烧死,而是被烟熏死。火和烟都是往上窜的,所以在火场匍匐前进是一个重要的逃生动作。
在教学中,我们还对其它游戏的一些内容分别进行一些改编,力求更能体现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例如游戏“救护战友”,我们把游戏分成了游戏一、游戏二……分别在游戏中体现快速撤离、急救、包扎等一些生存技能,通过这种生存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得到了增强。还能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同时,也使学生在应急状况下的自我保护,逆境下的自我心理调节等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