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语:亲爱的同学们,咱们除了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之余,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本刊编辑部特意挑选了几例典型,介绍给大家,共同分享,了解禁忌,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
穿运动鞋时间不宜过长
运动鞋和旅游鞋都是专门用于运动或者旅游的时候穿的,穿着应该要有时间性。穿运动鞋的时候过长,脚部容易多汗。鞋内汗水和湿热会刺激脚掌的皮肤,使脚发红或者脱皮等等。由于鞋内湿度和温度的提高使得脚底韧带变松拉长,使脚越来越宽,容易发展成平足。
最不该吃的九种垃圾食品
1油炸食品:方便面、美食快餐等。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并且容易致癌。
2腌制类食品:泡菜、腌肉等。容易引起高血压、溃疡和发炎。
3加工类肉食品:肉松、熏肉、咸菜等。含致癌物质。
4饼干类(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使用香精和色素太多,严重破坏维生素。
5汽水可乐类食品:带走体内大量的钙,而且会影响正常吃饭。
6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和水果罐头。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7话梅蜜饯类食品:盐分过高,容易致癌。
8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容易引起肥胖,并且含糖量高。
9烧烤类食品:烧烤、肉串。含大量苯并芘(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煮鸡蛋的禁忌
鸡蛋不宜和茶叶煮。同学们肯定很奇怪,我们经常吃的“茶叶蛋”风靡大街小巷,为什么不能吃呢?因为茶叶中除了含有生物碱外,还有多种酸化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有刺激作用,不利于消化吸收。
鸡蛋不宜与糖一起煮。因为这样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果需要在鸡蛋中加入糖,应该等鸡蛋煮熟稍凉后,再加入。
煮鸡蛋的时间不宜过长。煮熟后不宜用冷水浸泡来剥壳。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的表面就会变成灰绿色。这是因为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为难溶的硫化亚铁所造成的。这种硫化亚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降低了鸡蛋的营养价值。对于煮熟之后的鸡蛋,很多同学会选择用冷水来浸泡,因为这样容易剥壳,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鸡蛋煮熟后壳上原本由角粉质、蛋壳、蛋膜等组成的保护膜被破坏,熟蛋中的溶菌酶不活跃,而蛋壳气孔在加热时扩大,当烫手的热蛋投入冷水后,蛋在冷缩的过程中会将含菌的冷水吸入,熟蛋容易变质。
听MP3方法不当,会损伤听力
在公交车上,很多同学会选择听MP3,但是在嘈杂的环境下,MP3的音量会比平时增加很多,这样对听力的伤害很大。
此外,使用MP3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音量不能大。MP3最大的音量可以到80分贝,相当于一台割草机发出来的声音,这种声音会直接损害听力。
2时间不能长。长时间听MP3会造成耳朵压力过重,造成耳朵超负荷工作,听力下降,所以,适宜收听的时间为1小时。
3避免耳塞收听。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入耳朵,能将声音信号再提高9分贝,更容易对耳膜造成伤害。所以,使用头戴耳机比较好。
乘坐公共汽车的学问
1公交车上不宜睡觉。很多同学早起很困,习惯在车上、地铁上小睡一会儿。但是由于在车上、地铁上不能进入深度睡眠,身体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会越来越累。而且,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车上睡眠,脖子歪向一边,容易使一侧的脖子肌肉疲劳,造成落枕。还有,在车上睡觉,车门开关,空调吹动,不小心就容易感冒。
2车上不宜看书:在晃动的车厢里面看书,易使眼睛疲劳。因为人眼在看距离相对固定的物体时,睫状肌的收缩和伸张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眼睛不容易累。如果物体总是处于晃动状态,为了看清楚,睫状肌就像“傻瓜相机”对焦一样,要不停的伸缩,极易导致眼睛疲劳,从而产生晕车、头昏的现象。
3车上不宜吃早餐。路边灰尘多,汽车在马路上行驶尘土也少不了,无论是等车的时候站在马路边,还是在车上吃,都会吃进尘土和废气。
你会不会洗澡
看到这个标题,同学们可能发笑,我们都是中学生了,怎么连洗澡都不会呢?看完下面的解释,你就知道了!洗澡的正确顺序是先洗脸,再洗身子,最后洗头。当你进入浴室,热水一开,就会产生蒸气,而人体的毛孔遇热会扩张,所以当你在此时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会趁你毛孔大门开启的时候,潜入你的毛孔,久而久之,你脸上的痘痘会越来越多。而头发在蒸气的作用下得到滋润,当全身清洗完毕后,洗头的最佳时刻也就到来了。
睡觉时,请你关掉电扇
睡觉的时候最好不要吹电风扇,因为人一旦入睡之后,人体的血液循环减慢,抵抗力减弱,开着电风扇吹风,极易受凉,引起感冒。如果天气实在太热,可以在入睡前用低速风吹一会,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另外还要注意将电扇远离床铺,高于或者低于床沿水平的位置,用慢速和摇头轻吹,不要对着人直吹。另外,出汗较多的时候,也不要立即吹风,因为此时全身血管扩张,突然遭到冷风吹,往往会引起血管收缩,多余的热量也就排不出去了。
隔夜菜是否真的会致癌?
Q:我想知道吃隔夜菜是不是真的会致癌?这种说法有根据吗?(江苏盐城李孝一)
A: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增加几十倍”。真的是这样吗?
氮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必须要有氮肥。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氨,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硝酸盐是不可避免的一步。在植物体内有一些还原酶,可以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所以,几乎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如果大量进入人体的话,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从而出现缺氧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亚硝酸盐更广泛的忧虑还在于它在人体内可能转化成亚硝胺,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
正常情况下,蔬菜中的这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距离危害人体的剂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蔬菜对人体健康有着许多明确的好处。所以,科学界、食品卫生机构还是推荐人们多吃蔬菜。
晚上炒了一盘菜,没吃完,第二天再吃,当然就叫“隔夜菜”。不过,正如有人问的:如果我半夜吃会怎样呢?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问题的实质是做好的菜在保存过程中发
生了什么。熟的蔬菜很适合细菌繁殖,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大量生长,而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就可能转化成亚硝酸盐。这样的一个过程,跟隔不隔夜无关,只跟保存条件和时间长短有关。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亚硝酸盐越多;反之亦然。根据前面的分析,“隔夜菜”确实是可能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如果我们不吃“隔夜菜”,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呢?
如果,我们可以每一次买新鲜的蔬菜,做多少吃多少,那么不吃“隔夜菜”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只是把买来的蔬菜放到“隔夜”之后再做,蔬菜里的还原酶还保持活性,它们可能继续把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另一方面,蔬菜上的细菌依然存在,外部的细菌也依然可以到蔬菜里去。不过因为蔬菜是完整的,它们对于细菌的天然保护机制可能还继续起作用,所以细菌的生长也可能不如在“熟菜”中那么如鱼得水。
毫无疑问,不管是做成了“熟菜”还是把生蔬菜放到第二天再烧,菜中都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一旦产生,就无法去除。至于哪种方式产生得多,影响因素太多,除非针对每一种菜、每一种保存条件来做实验检测,否则难以得出简单的结论。
那么在吃副食品方面,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亚硝酸盐摄入呢?对于肉类来说,本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不多。对于蔬菜,最有效的方式是每次少买,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如果要保存的话,尽量放在冷冻室中,基本上可以防止细菌的生长。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得城里人不可能像农民那样,每顿都从地里现摘、现炒、现吃。对许多人来说,买一次菜吃几天也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减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增加买菜频率;其次,需要保存的蔬菜,洗净包好可以减少携带的细菌:做好没吃完的蔬菜,也可以封好保存在冰箱中。 (云无心)
黑洞是冷还是热?
Q:黑洞是冷的还是热的?(广州可乐)
A:生在鸡身上?(山东x先生)有人认为,根据温度是物质大量粒子无规则运动的量度的定义,由于黑洞内部物质粒子极为致密,粒子无法运动,所以其温度趋于绝对零度。然而,在黑洞表面,被吸入重力漩涡的物质速度接近光速,物质分子相互碰撞,温暖可达数亿度的高温
天文学家研究黑洞时,看到的实际上是这种物质。物质的射线掩盖了从黑洞逃离的少量射线,因此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是黑洞外的炽热环境,而不是冰冷内部(当当)
鲸和鸡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Q:我们经常能够听到,鲸濒临灭绝!为什么这种事情不会发
A:你的问题看似很简单,其实不然。几乎每年环保主义者都会上街游行,谴责国际捕鱼业对许多大型海洋哺乳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上街抗议,号召大家拯救小鸡。这是为什么呢?
肯定很多同学会说,鸡可是从来没有当过濒危物种啊,不需要保护。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物种濒临灭绝,有的却没有?
鲸的数量锐减,是因为没人拥有鲸。它们在公海里巡游,很多国家拒绝遵守保护鲸的国际条约。比如日本和挪威的捕鲸人,他们肯定知道自己违法捕鲸的做法是不正确,会威胁到鲸的生存,进而损害自身的生计。可惜,同时,每个捕鲸人也都知道,自己捕不着的鲸,最终也会被别人捕获,因此,捕鲸人无法从自我限制中获益。
反过来看,世界上大多数的鸡都是有主人的。如果你今天杀掉了自己的一只鸡,明天你就会少了一只鸡。如果养鸡是你的谋生手段,那么,你必然有着强烈的动机,把养鸡业扩大,要使送去市场卖的鸡和新养的鸡在数量上至少保持平衡。
鸡和鲸都是有经济价值的。人们对鸡能够享有可靠的所有权,但是鲸不能。这就是原因18世纪末对产权做了明确的界定,并建立了有力的实施制度,之后,美国和其他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生活标准提高了40多倍。相反,缺乏这种制度的社会,很少有富裕起来的。倘若人们无法建立对财产的明确法定权利,他们就没有动机去投资能够创造新财富的资本设备。(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