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摆脱“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困境

2009-09-03 09:55梁天厚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差生解题数学

梁天厚

数学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让学生会解数学题上来.

然而,学生常常反映:“能听懂课,但是不会解题”,平时“学得不错”的学生在练习、作业和考试中也连连失手,这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对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定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和总结,对这一困扰师生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整理出来供大家探讨.

一、问题的成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讲课时,教师往往采取灌的方式,单方面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把所有的步骤、思路和盘托出,而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往这方面想.所以学生所谓的“听懂”只是老师现成的解法,而不是学生学会的属于自己的解法.学生没能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当然谈不上运用知识解题了.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备课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大多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能仔细思考和认真研究分析,或是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估计过高,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只是凭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备课,忽略了“备学生”.

(2)教师在讲课分析和解题的指导上不得法,不能因材施教.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环节,上课是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途径.有部分学生反映,老师在上课、解题时好像讲得头头是道,可是没有想到一旦离开老师,哪怕是最简单的题目也感到无从下手.有时听课就像听“天书”,老师只是“表演”,“唱独角戏”,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拿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问题,或是讲解例题时分析不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有些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不太高,管教不管学.教师只有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人,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一些学生认为有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讲究教学艺术.甚至有学生说:“有的老师讲课不生动,照本宣科.有的老师除了上课外根木不进教室辅导我们的学习,上完课就走了;上课时总是说我们考大学没有多大的希望,挫伤了我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问题是应该引起重视和深思的.

(4)有偏爱学生的现象,影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热爱,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有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偏爱学生的现象.有学生就提出:“部分老师偏心严重,影响大家上课时的听课兴趣和课后的学习情绪.”

2.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各个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

(1)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节课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打无准备之仗.

(2)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既不预习又不认真听课就必然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部分学生反映上课精力无法集中,大脑一片空白,觉得老师讲课也不生动,枯燥无味.

(3)写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老师讲课的内容学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没有仔细思考,认真领会,做作业又急于完成任务,没有认识到做好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在做作业、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作业就成为了负担.

(4)不懂装懂,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解题”,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不能想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

(5)不能及时复习巩固,几乎是学过即忘.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性质熟练程度不够,解题能力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二、解决的方法

1.从“教法”方面想办法

(1)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第一,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第二,改变观念,耐心帮助那些数学天分稍差的学生学好数学,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第三,老师教学的难点是教会那些学了还是不懂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选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解答的题目,让他们也有能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用自己的爱心、细心与耐心,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自身丰富的知识、修养、素养打动学生,为人师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用自己的爱心关心体贴学生;用自己的细心观察研究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启迪学生;用自己的耐心引导督促学生.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目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三种学习方法:①蝴蝶“采花”,蜻蜓点水,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是浅尝辄止,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②蚂蚁“搬食”和猴子摘玉米棒子,这样的学习是边学边丢,缺乏效益观念和逻辑性.③囫囵吞枣,生吞活剥,以偏概全,缺乏辨证观点和联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像蜜蜂“采蜜式”的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消化咀嚼,使知识积少成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4)教会学生学习,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不仅仅是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学生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去“悟”,怎能学会解题呢?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但是基础知识都不懂,怎么思?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讲解中不要为了节约时间,只有“因为…所以…”,学生只听“懂”这个“因为…所以…”是不会解题的,模仿这个“因为…所以…”只能做一些“练习”层次的题,反思这个“因为…所以…”才会有所“悟”.对学生而言,学习要经历“懂”、“会”、“悟”这三个层次,即理解、模仿、领悟.对教师而言,要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创新方向发展.

(5)面向全体,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偏爱个别少数学生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在校学习时为“差生”,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达尔文、瓦特、居里,以及被恩格斯称为“所有时代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的黑格尔等,他们在学校时都是差生.可见“差生”智商都不低,只不过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识上的断层,沦为“差生”.实践证明,他们一旦被激发,学习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学生真爱,不抛弃“差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

2.从“学法”方面找出路

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才是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问题.

(1)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地依赖老师,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功课多,学习任务重,所以时间要合理地安排,善于挤和钻,不打乱仗.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老师讲课做好准备.

(2)勤学好问,注重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不懂就要问.经常提问,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总之,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有一分收获,就有一个进步,更会有一个好心情,就会发现学数学原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会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

(3)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总之,要注重听课的环节,真正听清楚想明白,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4)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数学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要常常温习,等到很熟的时候,自然能“生巧”,也就能自己解决问题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能听懂课”,足以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学好这门课的智能水平和知识基础,作为教师,我们的道德、职责和使命都要求我们责无旁贷的把这些徘徊在“不会解题”的困境中的可塑之材塑造为栋梁,而不是让他们在各种压力下沦为庸才.之所以把我的这些不成熟的看法匆匆整理出来,并不是奢望它能起到具体的、直接的作用,只是想以此抛砖引玉而已.只要我们认真地反思和总结,并且真心地付出,就一定会发现更多更有效的解决“学生能听懂课,但不会解题”这一问题的办法,使更多的“差生”迎来精彩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道仁.学会学习[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吕渭源.创造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Z].国家级讲习班讲课稿.

[责任编辑:金 铃]

猜你喜欢
差生解题数学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解题勿忘我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