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勤东
摘 要:主体参与式教学是有利于调动师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当代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即通过实施 “在自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策略,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实现了教学主体的双边互动,实现教与学有机结合、同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主体参与式教学 策略
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时候是多种方式相伴而行的。在主体参与式教学中,一节课的教学主题不同,学生的学习策略也应有所不同,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是发展学生自主、主动、创造等主体性品质的必要策略。
一、在自主中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它是主体参与教学的前提条件。
1.在自主中学习的行为特征
(1)愿学、乐学。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为:课前,能够主动与老师共同参与教学方案的制定,自觉地做好学习用具的准备活动。课堂,能够主动地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同学之间互相激励,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后,能认真完成作业,对自己、同伴的学习做出反思、评价,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发展性的评价意见等。
(2)善学、会学。即学习者有一定积极科学的学习策略,在一定方法指导下学习。表现为: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如会预习、复习、会自学等;学习活动有创造性,包括思维上的创造,方法上的创造等。
(3)自省、自励。即学习者提出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学习评价的指标。表现为: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等。
2.在自主中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自主选择学习目标。主体参与式教学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不必像以往那样按照条条框框来逐层教学。“教学要从整体入手,在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1]这样,既避免了教师重复性的劳动,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风格都有所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学生在选择学习方式时,也许会走弯路,但毕竟是学生自我选择的。教师在对学生适当指导的前提下,应当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去比较、分析、完善、总结、优化、逐步积累学习策略。
(3)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往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活力,在于教师的问题代替了学生的问题,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在主体参与式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引导、提供条件、补充资料、创设氛围等。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应是学生自主的行为,教师不必包办代替。
3.在自主中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1)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决不是弱化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要学生自发地去学,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从教的角度而言,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是教师认可、支持、配合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2]
(2)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要依靠相关资料,自己去寻求答案。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的技能,如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搜集的资料给予具体指导和说明;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给予指导(如可通过报刊、网络、文献、电视、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得资料)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首先,教师的教学要生动有趣,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其次,教师要耐心的启发与诱导,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予学生需要的帮助,鼓励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回答,以此来形成学生良好的独立思维习惯。
二、在活动中学习
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的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来实现的,它是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切入点。
1.在活动中学习的特征
(1)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由于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形成远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复杂,“灌输教育”最多只能是灌输某些道德知识,而无法解决情感、信念等更为深层的东西。当代德育的重点正逐渐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转化,强调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在自主、体验、践行中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学生的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换言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
(2)强调学生的个性养成。个性是在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而不是在他人塑造下形成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不以考试成败“论英雄”,而要侧重于创造学生个性养成的条件与环境,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的体验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活动中学习思想品德课。
(3)强调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识、
理解主要是通过教师向学生的授予完成的。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实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授一受”。因此,学生获得知识是“标准化”的,理解方式是“统一化”的。由此,学生的学习存在的问题是:学习缺乏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学生的经验世界贫乏与苍白,缺乏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学生的兴趣狭窄且不稳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体参与式教学贯彻学习者之间交流为主的操作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在活动中学习的基本形式
(1)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忠实伴侣,游戏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巧妙结合,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在教学中适时安排游戏,以多变的形式、多彩的内容,来激励学生保持饱满的情绪,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学而不厌。
(2)小品表演活动。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体会和观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在表演中领会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以此来达到提高道德判断力、形成道德信念、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3)讨论活动。课堂上的讨论活动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广泛的信息交流。开展讨论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精心组织讨论的规模;二是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教学意义;三是对讨论问题的设计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课堂讨论,应以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赋予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能畅所欲言,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智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学生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思,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力,它是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动力。
1.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条件
(1)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控制学生的学习,控制学生的活动,控制学生的行为,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没有丝毫的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和机会,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被消磨、被扼杀。”[3]
其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自己是平等相处,一起探索、一起学习。再次,教师不强行要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可以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发言。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先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这样会让学生的学习有一种成就感。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构成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自信有助于成功》教学。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事例:爱因斯坦把奖金支票当书签,居里夫人把荣誉奖章给孩子当玩具。再提出问题:自负的人会如何看待表扬与嘉奖?学生们纷纷各述己见,思维被具有鲜明对比的问题情境激发,闪现出创新的火花。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进而促进学生质疑问难意识和释疑解惑能力的逐步提高。最终使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发展。
(3)引导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善问。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问题的提出者不仅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如何提问做出示范,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特别是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索的时间,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特别是对学生提出具有创新特点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后,要保证学生提问题的质量,既要拓宽知识内容、深度、广度,又要控制范围,不能漫无边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习的内容上。培养学生善问技能,才能唤起学生创新的意识,勃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2.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更要具有培养学生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问题等。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对学生的思维强加干涉。
(2)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语句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对问题始终保持敏感和质疑心态,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3)问题设计的权利要逐渐交给学生。一般认为,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回答或解释那些尚待解决或学生弄不明白的事;问题的设置就是教师将需要讲授的知识点转化为问题,用疑问的方式而不是陈述的方式向学生提出。这虽然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也必然导致学生只是按教师设计的步骤进行思维,最终也只是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取已有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把问题设计的权利逐步交给学生,教学生会设计问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参考文献:
[l]刘岩.浅谈思想品德课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学习策略[J].社科纵横,2007(3).
[2]焦彩珍,王升.主体参与的要义、逻辑起点及其境界[J].甘肃社会科学,2002(6).
[3]刘岩.自主学习之我见[J].新课程改革论坛,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