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2009-09-01 09:03陈福祥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意境美的文本

陈福祥

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契合,它不是对文本的简单破译,而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读者通过阅读建构自己知识、精神、人格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而获得情感的历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意识,提高审美素质。

一、整体阅读,感知文本美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学生通过诵读,才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处,感受到它的抑扬的韵律与抒情之美。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运用精妙,语境描述恬静,思想表达欢愉。《春》就是这样贮满诗意的一个名篇。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歌唱春天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因此我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其美。诵读分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品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品味,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到文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激发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也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感受到文本之美。

二、加强语感,品味语言美

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音像、图片等直观教具与教学手段,但语文阅读教材这种教学媒介的主要载体仍是书面文字材料。因此,在学生的知识素养中语文学科尤其要突出语言理解、分析、转移、表达的训练培养。可以说学生的这种对书面文字“内化”与“外化”的水准、程度,是他们在语文教学中理解、感受进而鉴赏、评价乃至创造美的基础与关键。寓美育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由语言文字自身的种种美育因素深化对美的理解,激发对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美的渴求,相辅相成,有机融合,乃是阅读美育的基本策略之一。

例如,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正是由于作者巧妙贴切地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花花势之盛,花类之多,花色之美,表现出绚丽的自然美和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情感之美。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仔细品味这些句子,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咀嚼、分析、感受到《春》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之美。

三、驰骋想象,体验意境美

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氛围。一轮明月、几滴梧桐雨,一支芦管、几朵牵牛花,都能营造出美的意境。通过引入、朗读等各种手段,使学生学会真正领悟作家创造的意境,去体验美,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扩展、延伸。美的意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学生走入文学意境,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例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均以生动的语言,分别描绘了岳阳楼之大观、醉翁亭周边山水之秀美,四季景色之怡人。面对如此的湖光山色,学生通过想象感到了轻柔愉悦之美,体悟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所以阅读这样的美文,置身于柔美壮观的意境中,审美愉悦不可穷尽。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长期在文学的意境里出出进进,就会被作品中的境界和情感所感动,在实际生活中就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作文实践,培养创造美

审美创造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学实现。创造是写作的生命,在写作中,审美创造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审美创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给予创造自由,允许学生在限定的基本要求下,尝试自由发挥。教师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求新求活,写出新颖别致的华章。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使学生变审美情感为审美创造,激励学生朝更高的审美目标迈进。以内容为中心,拓展学生视野,把作文与社会、学校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用审美的目光去观察,从审美的角度去思考,用审美的技能去表达,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审美知识、审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创造美,提高其审美素质。

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把审美与求知巧妙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意境美的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打破平衡
春色满园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一朵花的意境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